English

苏童的《米》热销西方

2004-06-0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2000年出版《米》的封面

苏童的小说《米》于今年在美国再次出版。西方读者认为:小说中的人物特别是五龙身上充满着原始兽性,他对权利和女人的

追求从来不满足。仇恨、怨恨是小说中弥漫的主要情感,人与人之间没有亲情和温情关系。尽管小说中的人物语言稍显粗俗,但读者总是禁不住想要继续读下去,以希望看看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说主要讲述枫杨树的一位叫五龙的农民,他在洪灾中逃难到城里谋生。码头上,他为了一块畜生吃剩的肉,受到码头恶霸阿保的捉弄。阿保将他踩在脚下让叫“爹”,五龙受到侮辱后就此种下了仇恨的种子。仇恨是他所有复仇计划的根源,也是他后来发迹的动力。

为了生存,五龙本能地从码头跟着装米的大板车到米店门口;米店冯老板收留他做了伙计。冯老板有两个女儿:姐姐织云,生性风骚,14岁那年被吕六爷包下做姘妇;妹妹绮云是个禁欲、清高的女子。她起初痛恨五龙来米店做事,千方百计刁难他。五龙在发现织云与吕六爷手下的阿保通奸之后,写信向六爷告发,阿保被扔到江里喂了鱼。这是五龙朝他向往的权利(恶霸势力)迈出的第一步,也是他复仇成功的首次尝试。

美国《出版周刊》认为:五龙是小说中的中心人物,他的性格主要被欲望所支配,一种不正当的有破坏性的欲望。他的占有欲望主要通过霸占米店、夺取黑帮权利、敲掉真正的牙齿换金牙等情节所展现出来。他对性爱的贪婪欲望已经被扭曲,表现为对女人的仇恨、对姐妹两人的乱伦、对其他妓女的虐待。企鹅出版社在新书推荐中说:苏童的小说《米》里面,蕴含有巴尔扎克和左拉在作品中所张扬的精神。

美国读者约翰・沃尔什认为:“这是一本在许多方面都给人以极大震撼力的书”,“3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缺少温馨的、丑陋的乱世,可喜的是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本书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可怕的冷漠关系,这种冷漠关系也是该书的核心和灵魂”。

理查德・伯恩斯坦在《纽约时报》上说:“拿起那本小说就很难放下。苏先生是一个富于想像力的技巧娴熟的小说大家。”安琪闵在袖珍丛书出版社新书推荐中写道:“我特别佩服苏童的创作风格。中国南方的作家,比较注重精巧和奇异的手法。苏童的笔法显得既节俭又残忍,他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文学天才。葛浩文的翻译也是非常杰出的,他就像在手里掬一捧水而从不让漏掉一滴。”

《米》在美国及英国先后有多家出版社出版,1996年9月由袖珍丛书出版社(Pocket Books)出版,1996年11月由企鹅出版社出版,1999年3月由威廉・莫罗出版社(William Morrow)出版,2000年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Simon & Schuster)出版,2004年7月哈珀・柯林斯出版社(Harpercollins)还将出版该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