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漫说龙舟文化

2004-06-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又到了端午节,赛龙舟成为大家在此民族节日中不可缺少的活动。这一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中华文明元素,在新时代,随着国运的强盛,这一民族活动也在逐渐走向世界文化。

在《山海经》里,记载着一个“巴蛇食象”的故事。据说这个故事说的就是洞庭湖区的原始先民是以“蛇”为图腾的。后人称这种“蛇”为

巴蛇。据说巴蛇能猎取象一类的猛兽为食,这说明巴蛇是强悍的象征。对此之说,唐仲雍在《江源记》中有过一段这样的记载:“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曰巴陵也。”这一记载既说明了巴蛇之大,骨如陵墓;同时也说明了巴陵古城的来历。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洞庭湖区的祭龙活动就已经成为一种民俗之风了。凌纯声在《南洋土著与中国古代百越民族》中记载:“龙船,以民族眼光观之,即越人祭水神所架之舟。”可见,在原始社会末期,巴蛇不仅已被神化成了“龙”,而且还被模仿造成了龙船,并成为祭水神的“所架之舟”。从此,龙舟文化也就从水上滔滔的龙船开始上升到笔端而源远流长了。

龙舟文化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一样,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相传在周穆王时(前1001-947年)龙舟就出现了。并且,随着龙舟的出现,龙舟竞渡也就应运而生了。而且,逐渐演变成凭吊屈原的一种纪念活动。

无论在汨罗江畔,还是在古罗湘阴,或是在洞庭之滨,龙舟竞渡的故事是很多很多的。

“草船借箭”是人们所熟悉的故事,而“草船竞渡”却就鲜为人知了。

现在人们眼中所见到的龙船,一般长若20-30米,划手30来人不等,有舵手、旗号、锣鼓手。小型龙船一般划手8-12对,中型龙船划手24-36对,大型龙船划手多达48-100对以上。有的船头上还有司旗或一人玩杂技的。船尾都有舵手,船的中舱则是锣鼓手。这些多少流露出时髦装饰且大小不一的龙船,很多人并不知道它原来却是草划子演变过来的身世。

草划子原本是汨罗江畔和洞庭湖区一带的渔民与农民用来打湖草、捕鱼用的小船。船身只有5-7米长,约1-2米宽,坐几个人或上十人。随着龙舟竞渡的出现,原汁原味的草划子已经滞后了。于是,人们开始了对草划子的改造。竞渡时,在草划子的船头加一根翘,在船的中舷安一对翘杠,用一根粗粗的麻索从顶端的交叉处穿过,把船头与船尾紧紧系住。这样划起来可以减轻水的阻力,简捷轻快,又不要花多少钱,平时还可照样捕鱼、打草,竞渡时作龙船划,很受农民的青睐。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在湘阴的湖区还有一些用这种草划子竞渡的。

随着龙舟竞渡规模和“夺标”定则的不断完善,参赛的龙船也就都讲究美观形象起来了,草划子也就不适应了,于是一种专门用于龙舟竞赛的龙船产生了。而且,在造型、规模、规格、取材、管理、组织等方面都更加严密了。在解放前的湘阴县城,就是按照居民居住的保、甲,以龙船的红、黄、青、兰、自筹颜色作为标志,定规则,分组竞赛。有的还以龙船为单位组织群众性的龙舟会,负责龙船的保管、维修和组织竞赛等事宜。龙舟会的组织虽然是民间的,但权威性却很高。

在汨罗江一带,还有偷木材造龙船的习惯。这种习俗的理由是说“贼”的手脚麻利,行动敏捷,用偷来的木造船跑得快。再加上造船竣工的头天晚上还要举行“关头”仪式,这就更神了。什么叫“关头”仪式呢?就是在新造的龙船上放下排长长的油灯,龙头前放一张八仙桌,摆上贡品、香烛、油灯。香烛点燃后,龙身被照得通明,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时,领班的木匠出列主持,手持一只大雄鸡,划破鸡冠,将鸡血滴在龙头上,口里不停地念着咒语,众人则守候到天明。

祭龙仪式就更加隆重了。1992年,在岳阳市南湖赛场举行的“屈原杯国际龙舟节”就是在屈子祠举行祭龙仪式的。赛前,几十支参赛队抬着龙头,集结在屈子祠的屈原塑像前祭龙。仪式是很隆重的,大厅里灯火辉煌,香烛弥漫,鼓乐喧天,龙头云集,队列整齐。整个仪式约进行了20来分钟。参赛的国外队员和前来观摩的国际友人也都应邀参加了祭龙仪式,使他们有幸尝到了中国龙舟文化的特殊品味。

在传说中,不仅龙舟竞渡源于原湘阴县的汨罗江两岸,而且还有端午节的来历也有源于湘阴、汨罗的历史记载。早在南朝时(420-589年),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世人作粽,并带五彩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隋杜台卿在《玉烛宝典》中对此也有记载:“南方民族又竞渡,世谓屈原沉汨罗之日,并楫拯之。”

由此可见,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殉国”与“五月五日龙舟竞渡”(荆楚岁时记),以及五月五日“以竹简贮米,投水祭之”和五月五日端午节并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同出一辙的源于“屈原投汨罗(江)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演变而来。至此,龙舟文化也经历了一个由传说中的巴蛇――到神化了的龙――到龙舟――再到龙舟竞渡并升华到龙舟文化的漫长过程。而今,龙舟文化随着龙舟竞渡的鼓角,已从汨罗江畔响遍了神州,走向了世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