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茫茫宇宙谁主沉浮

2004-06-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神舟五号”成功进入太空以后,中国人对宇宙的探知欲更加强烈。宇宙从何而来,将来会怎样变化?一直是人类探索的课题。陶同教授的力作《进化中的宇宙》,亦名《宇宙进化论》,最近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了第二版,增加了很重要的一节《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宜套用于宇宙――宇宙热寂说剖析》从而更有力地阐明了宇宙不断在

进化的根据和道理。

宇宙从诞生起是在退化还是在进化?这是一个重大的科学命题,也是极为重要的哲学命题。对此,《进化中的宇宙》依据科学实证提出了醒目的“两段律”。大意是宇宙140亿年来一直在进化,它是由系统工程数据来调控的,这些数据哪怕有一点变动,那么宇宙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或是早早就坍塌了或是迅速扩张而不得产生任何生物。由于宇宙自身调控得非常恰当,所以它的前一段即有序膨胀期是“一个由平衡微小平衡,由无结构向有结构,由混沌向递序,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的过程,用两个安来概括,那就是:进化。”(第21页)但后一段,由于引力和斥力的系统平衡被打破,或是引力大于临界值,或是斥力大于临界值而坍塌或失控膨胀,宇宙才开始走向熵增、无序、退化。两段律很重要。它清楚地说明了宇宙演化的过去和未来。打破了流行的宇宙从诞生起就一直在退化直到熵寂的“一段论”,从而使人们充满信心地面向未来。陶同提出的“两段论”,最近得到进一步的证实。2004年3月份美国宇航局宣布,哈勃太空望远镜拍下了“宇宙诞生后不久产生的最早星系”照片,发现“当时宇宙比现在要更为混乱和无序”(2004年3月10日,新华社电)

陶同的《宇宙进化论》每每通过立新论破旧论。这种立和破并非空想的推测,而是建立在科学的实证的和充分的说理上的。科学的创造,一般是综合,即把零散的孤立的当代前沿科学的实验和观测等,联系结合,发现其中的新的联系和规律。陶同的宇宙进化论所提出的种种理论和规律,之所以令人信服,原因在正在于此。特别要提出的是,科学上错误的研究结论往往会带到人文科学和哲学中来,影响人的生活态度。对它的突破就显得更为必要。例如一个流行的认识是:“生物学要研究的不再是生物或物种,而是一个基因。”(第203页)基因就等于生物。陶同指出像原子不等于是基因一样,基因不会睡、吃、交配、思维,也不等于是生物。把一个基因与其他基力、与非编码区、与DNA、与种群、与环境、与地球、星系、宇宙割开来自然就会错误地得出诸如:“成功的基因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其无情的自么性”这类荒谬的结论。陶同指出还原论的本质是退化论:把已进化了的高级系统退回到进化前的低级系统。相反,生物的进化是天促物进、多维协同、系统调控由渐变而突变发生飞跃的结果。

《进化中的宇宙》一书初版后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不仅《Newton科学世界》、《科学时报》报道评介了此书,给予很高的评价,而且一些理论刊物和网站、大众刊物也有广泛好评和回响。认为这是一本堪与国外创造的种种“论”相媲美的中国人创造的新“论”。出版社在再版前言中写道,他们之所以再版此书是因为:“《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阐示了宇宙是怎样诞生的,但还没有见到一本像《进化中的宇宙》这样激动人心的全方位描述宇宙向何处去的新作。”

科学是一个过程,总是处在不断突破“既有”,创造新的理论的过程之中。真理也因此总是掌握在少数率选突破的人手旦。当人们还在学习和熟记过去的理论和定律时,科学可能已悄悄地前进了。当然,要突破“既有”绝非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只有那些走在科学前沿,不顾个人得失乃至健康,含辛茹苦探索不止的奋进者才能做到。有一本书叫《科学遇难记》,就记载了科学创造特别是重大创造每每遭受打击的事例。有些人总要据旧反新,以至科学一方面在努力突破,而另一方面却总是在被阻碍中艰难地迈进。真希望有一天,这种情形不再发生,科学的创造和发现能一帆风顺地前进,那该多好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