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女作家吉本芭娜娜与中国读者熟悉的村上春树一起被誉为当代文学的“天后与天王”。短篇小说《月影》是芭娜娜文学生涯的开端,为她赢得了“学部长奖”。《月影》恰如其题目所示,故事情节的发展总是与月亮的阴晴圆缺相生相伴。由这篇作品开始,月亮的清辉一直遍洒于芭娜娜的众多作品之中,静静地表达着主人公
《月影》写少女五月的男友阿等死于交通事故,五月总是在彻夜难眠的黎明跑步到往日与阿等约会的桥头。最后在诡异女孩阿丽的指点下,五月体验了“七夕相会”,也完成了与阿等和过去的告别仪式。小说以单纯的故事情节、单纯的人物设置、单纯的道具和背景表达了生者对死者刻骨铭心的思念。五月第一次与阿丽相遇时,桥上“半轮月亮凄寒地挂在空中”。这半明半暗的月亮正是五月心理状态的象征,它体现了五月精神世界的亦生亦死。半月的意象在芭娜娜的其他作品中也经常出现。如长篇小说《甘露》中,主人公朔美因摔伤头部而失去了记忆,这时,也出现了半轮明月。能够通灵的挨压子看见朔美的第一眼就大声惊呼:“你已经死了一半!”同记忆一起被遮蔽起来的生活犹如月亮那被黑暗吞噬的一半,而现存的残缺人生就好像余下的依然明亮的一半。《月影》中,桥下奔腾的河流把空间划分为彼此两岸,桥上高悬的半轮月亮却统一了阴阳两界,仿佛无形中维系着被阻断的生命。
对于人类来说,月亮是一个永恒的存在,它的阴晴圆缺周而复始,永不止息。因此,它既可以映照过去,也可以映照现在和未来,无论是生者还是逝者都可以共存于同一个月亮之下。这样,月亮就超越了人类有限的生命,也超越了人类所无力改变的时间和空间,成为一个能够贯通古今、连接生死的媒介。对此,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人都存在着共鸣。唐代诗人李白在著名的《把酒问月》一诗中吟道:“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李白把酒向月之时,心中所想是千百年前也曾和他一样赏月的古人。时光流转,人世沧桑,而明月依然。在浩淼的宇宙中,月亮亘古地照耀着茫茫人世的古往今昔和生离死别。
《月影》中,五月偶然路过阿等发生交通事故的路口,思绪飘飞,心痛难当。这时,她全部的行动就是“神思恍惚地望着月亮”,连红灯变绿也没有察觉。因为月亮的幻影将逝去的往事同眼前的现实交错在了一起。“阿等眼中所见的最后景象,就是这交叉路口,就是这高楼与店铺鳞次栉比的夜色。”“阿等临死之前,是否感到恐惧?是否闪念之间想起了我?……月亮是否也像此时此刻高悬空中?”那月亮“宛如一颗珍珠,闪着银白色的柔光,美丽绝伦。”当五月心中充满对阿等的记忆时,月亮也如珍珠般纯净。这时的月亮象征着五月与阿等美好而纯真的爱情。月亮给人的感觉首先是神秘和虚幻的,同时又感伤、忧郁而美丽,因此它非常符合主人公复杂的内心情感和故事情节的发展需要。
作为小说最重要情节的“七夕相会”当然也离不开月亮。在这百年一遇的奇观出现之前,月亮“冻僵”了,并且“贴在空中”,“月光从微暗之中倾泻下来”。“冻僵”和“贴”两个比喻性的用词传递出一种等待未知事物时的紧张感。而幽明的月光则衬托出了大事件来临之前异常的寂静。随后五月看见了阿等的幻影,终于明白了何为阿丽所说的“奇观”。月亮也在此时“俯视”着发生的一切。同样的拟人化动词使原有的紧张感消失了,同时给人以真相大白的感觉。最后,随着太阳的升起,月光渐渐朦胧,阿等也同月光一起淡去,直到完全消失。月光的“朦胧”意味着神秘现象的揭开,月亮的完全消退则象征着阿等从五月的生活中彻底退出。整个过程都充满了月影的变幻。
这种物我融为一体的审美意境,源于东方古老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一传统不仅在历史悠久的中国,而且在日本也早已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日本著名歌人明惠上人创造的“以月为伴”、“与月相亲”的境界感动了无数读者,因而得到了“月亮诗人”的美称。明惠留下了许多关于月亮的诗篇,其中一首歌前带有长序、歌后又加注语的和歌《冬月相伴随》尤为著名。歌中写道:“山头月落我随前,夜夜愿陪尔共眠。”此句之后有注云:“禅毕偶尔睁眼,但见残月余晖映入窗前,我在暗处欣赏,心情清澈仿佛与月光浑然相融。”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我在美丽的日本》中引录了这首歌,同时还分析了明惠的另一首“以感叹声堆砌起来的”和歌:“明明皎皎明明皎,皎皎明明月儿明。”川端认为这是“坦率、纯真、忠实地向月亮倾吐衷肠的三十一个字韵”。仅此短短的两行,明惠已经同月亮“亲密到把看月的我变为月,被我看的月变为我,而没入大自然之中,同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正是物我相融的艺术境界,也是川端康成试图向全世界展示的审美感悟。同样,芭娜娜对月亮的描述也充分体现了这一传统意境。
月属阴,日属阳,这是千百年来人们早已达成的共识。月亮的明暗转换往往伴随着灵魂的出没,不仅《月影》中“七夕相会”的场面如此,《甘露》中挨压子在塞班岛放歌的一夜亦是如此。歌声伴随着“海上摇曳的月光”唤来了成千上万的亡灵,月光在浪尖的跳跃与歌声对心灵的撼动产生了共振,给读者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冷血》开篇,“我”独自走在陌生的坡道上,“灿如宝石的明星”、“西天淡淡的残红”以及“晚秋轻薄的云絮”都一点点褪去,“月亮也出来了。如指甲般细细的月亮”。这个场景中,月亮的出现遮蔽了美好的光晕和色泽,而且这并非一轮圆月,只是细细的一弯,它预兆着随后发生的一系列鬼魅故事。这里的月光显得凄清而阴冷,它所渲染的阴森氛围不由令人想起鲁迅《狂人日记》中开头几行关于月亮的描写。“狂人”的英文是lunatic,其词根为Luna,是罗马神话中的月亮女神。同一词根的衍生词还有lunacy,意为“精神病”。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月亮的朔望圆缺与人类情绪的涨落和心境的平衡密切相关。望月使人精神高涨,而朔月则令人情绪低落。因此,在无数自然风物中,月亮具有尤为丰富的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功能。芭娜娜以女性的纤细和作家的敏感牢牢地抓住并充分利用了这一功能。
从处女作《月影》到轰动了日本本土和欧洲的成名作《厨房》及至《厨房》的续篇《满月》,都是同一主题的延伸。不同的主人公完成了同一个漫长的心灵成长的过程。《月影》中的五月无可挽回地失去了恋人,正在苦寻精神救赎的契机,一如那或半边残缺、或隐于云霭的月亮。而《满月》中美影和雄一都顽强地活着,并且刚刚开始领悟到生存的意义,所以此时出现在他们上空的是清辉四溢的圆月。从半月到满月的演化不仅证明了《月影》与其后的《厨房》、《满月》之间存在的紧密关联,也奇妙地反映了作家吉本芭娜娜的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