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投稿趣谈说起

2004-06-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我把投稿当作我晚年生活的一种寄托,立下誓言:“生命不止,学习不止,笔耕不止”。每当稿件发表以后,有一种成就感,不免拿起酒杯小酌一番。

前些时候有一位公司职员给我打电话说:“看到您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的《读书与交友》一文中提到贾拓夫的妹妹贾珂敏之事,我的祖父与贾拓夫同在陕北一个县工作

过,我们的老人想与贾珂敏联系,请您告诉我贾珂敏的住址、电话号码。”并说:“我在网上看到您的不少文章”。因贾珂敏就住在我楼下,我当即把此事告诉了她,他们后来很快联系上了,那位公司职员还把在网上转载我的八、九篇文章复印后送给了贾珂敏。我从这件事联想到投稿确实给我增添了原来未曾想到的种种乐趣:

我曾在上海《新民晚报》上发表了《我的大姐》、《我的老师》两篇文章以后,幼时邻居沈天宝和小学老师闻吉甫的家属同我联系上了。闻吉甫老师的家属给我写信说:“闻吉甫已去世多年,想不到还有人惦记着他”。这事双方都感到意外,但却感到一种温馨的友情。

我在《北京晚报》上曾发表了一篇《意见箱是摆设的吗?》文章,说的是我陪老伴到某医院口腔门诊部看牙,大夫不按挂号次序,竟让一些熟人先看,提意见大夫不理睬,致使我老伴等了三个小时。我原先想写个书面意见投入医院设立的意见箱内,一个工人模样的患者劝我说:“那个玩意儿是摆设的”。我听他这么一说,我就改变主意改向《北京晚报》投稿。不料文章登出了以后,引起该医院院长重视,派人到我家中赔礼道歉,并说已给那位大夫扣发了奖金。后来我给这位院长写了一封信,赞扬并感谢他对舆论监督认真负责的精神。

我在《老人天地》上发表了一篇《忆何长工同志》文章,一位黑龙江省作家给我写信说,他在何长工同志任地质部部长时在其下属单位工作过,对何长工同志很尊敬,他知道我是一位老同志想约时间到家中来采访我。今年初他到我家中来过,我们谈得很好,事后他又让我在外交部找一位老同志采访,我给他联系办妥了。

投稿中最令我忘怀不了的趣事是,我在《北京晚报》发起的《离退休之后》征文活动中,我把离休以后当时我的主要活动是给报刊杂志推荐采访对象的种种事实,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做另一种红娘》。这篇文章居然得了奖,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同时我还接到许多读者来信。一位在广播学院学习即将毕业的学生给我写信,求我在他毕业以后为他牵线搭桥寻找采访对象,另一位中年妇女把她写的表扬其丈夫工作中许多优秀事迹的文章寄给我,求我帮忙推荐给哪家刊物,这两件事我都回信答应了。可是,另外两个读者的来信,我却无法答应。一封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劳改所某工作人员求我帮忙可否调他来京工作;另一封是一位妇女求我帮忙择偶,她误以为我是“西厢记”中那位红娘了,其实我是另一种红娘,我只好对来信采取来而不复了。

有人说:“老年人要善于自找乐趣,并且在力所能及情况下助人为乐,这对健康长寿有好处”。我觉得这话有些道理,我今年85岁,除了球迷以外,就是爱好写稿,不怕修改,锲而不舍,并且在本人投稿或帮助别人投稿中助人为乐。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也是我的一个信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