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位博士生的“谢本师”

2004-06-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这个标题写得实在有点平实,不像时下报章上常见的《拿什么献给你,我的△△》、《与△△的亲密接触》、《将△△进行到底》之类的标题那样亮丽出彩。我之所以要用这样的标题来写这样一篇文章,因为我实在想不出还有比这个标题更合适的了。事情是这样的:

一位博士生为感谢导师多年栽培的恩情,在通过博士论

文答辩的时候,动情地表达了这样一个心愿:他决定把已经准备好的置办谢师酒的经费,用来购买导师新出版的一本专著,寄赠给各地高校图书馆,以此来传扬老师的学术思想。博士生这一举动赢得了全体答辩委员会专家教授的一致喝彩,都认为这是最好的“谢本师”方式。

每年五六月间,正是全国各地高校忙于进行博士生、硕士生学位论文答辩的季节,同时也是谢师酒、毕业宴热闹红火的时候。学生为感师恩,设宴谢师也是人之常情。但时下的风气,似乎酒席上的碰杯实在太多太热,而实实在在的报本谢师又不多见。其实,君子之交淡如水,那些真有学问涵养高雅的教授博导并不稀罕学生的“礼尚往来”,甚至颇为反感,他们在乎的是学生是否真正接受了自己的教育,是否能继承学思文脉为发展本专业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做出贡献。据《多维视野中的吴宓》(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披露,上个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吴宓教授曾向学生亲友散发过一则《北平清华大学吴宓代售书籍》的广告,其中有这么一段动情文字:“诸亲友人士,如真爱我赞佩我而欲加惠于我,则请购读右列之书,比之送礼物,请酒宴,更使我感激也。”吴宓开列的希望学生亲友购读的书目中,就有他出版不久的《吴宓诗集》。在吴宓看来,学生向老师送礼物请酒宴实在是俗之又俗的不智之举,学生如果真正敬重老师,报答老师的栽培之恩,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买老师的书,读老师的文,弘扬老师的道德文章。我不知道吴宓的这则广告效果如何,是否真有学生为这则广告所动而去购买《吴宓诗集》,但是,吴宓是真诚的,甚至真诚得有点天真。他想用这种举动来阻止请客送礼拉拉扯扯的俗气刮进大学门墙。天真的吴宓当然不会料到,如今请客送礼早已是大学校园内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了。你不妨到大学校园周边看看,各式餐馆的雅座包间常常为师生所预订,不但老师有各种应酬,学生也有各种应酬,师生之间自然也有各种应酬,而每年五六月间学生毕业前夕,更是各种酒宴应酬的高峰期。在灯红酒绿频频举杯的一片喧嚣声中,那位决定不办谢师酒而去购买寄送导师著作的博士生,自然就显得特别扎眼,特别迂腐,特别不懂人情世故也就特别不合群了,但同时也特别使人“肃然起敬”――虽然这样的学生并不多见,但他们正是未来学界的希望,因为正是他们,坚守住了学界的一注清流。天真的吴宓如果泉下有知,相信也会拈须微笑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