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管理技术都需要相应理念的配合;对于从国外引进的管理技术,如果没有相应的理念来支持它们的应用,即便是再好的技术也不能发挥有效作用。”这是《理想的实现―――项目管理方法与理念》一书的作者汪小金博士给读者的忠告。而他的著作《理想的实现―项目管理方法与理念》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得到了社会相关人
然而,该书的走俏,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事。长期以来,我们的企业管理者们学习国外企业,由生产技术的引进,到对管理的重视,确实是前进了一大步,但是,这还是从技术到技术,学的都是表层的东西。技术让我们的企业,增加了一些能力,但企业的机制、企业管理者的意识,并没有提高。因为,我们没有观念上的更新。技术的提高,就如一个人多了一件工具,或者手加长了一些,但人的素质,依然没有改变。《理想的实现―――项目管理方法与理念》给管理者开了一扇窗,点了一个醒。人们发觉:“一个理想,就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就是一个理想。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当我们实现她的时候,就完成了人生或企业的一次飞跃。”人们还看到,“项目”可以灌入理念,可以赋予理想,由生硬变得生动而富于亲和力,而不是冷冰冰的一项任务。理想,人们是可以主动地倾尽全力为之奋斗的,而任务则是被动完成的。态度的差异,视角的不同,其结果当然大相径庭。
作为项目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计划技术,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由华罗庚教授倡导,引入了中国,而且有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名字:统筹法。虽然统筹法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国的项目管理学科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只是把网络计划技术当作一种技术来用,而没有去探究它所需要的组织、管理、理念等方面的配合。与我们不同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一直致力于后一方面的研究,从而把项目管理发展成了一门包含技术、组织形式、工作价值观和理念等在内的新兴管理学科。针对国内许多项目管理学者和实践者仍然停留在项目管理的技术层面上的状况,作为曾经以项目管理文化的博士研究成果获得美国项目管理协会最佳论文奖的人,汪小金博士特别提醒大家:项目管理已经不仅仅是一系列的计划与控制技术,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系列的工作价值观和信念(理念)以及一种与传统的金字塔加职能部门式管理有显著不同的管理哲学。如果没有后两个方面的配合,项目管理技术充其量只能充当别的学科的工具,而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如果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工作理念,人们对项目管理技术的使用也会受到比较大的限制。
汪博士曾以“传销”和“招标投标”作为例子,谈关于书中说到的管理技术的使用需要相应理念配合问题。他说,传销作为一种营销方式,在国外已经存在很长时间,它本身并没有错。为什么到中国就行不通了呢?这与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理念有很大关系,比如,虽然人们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但是人们做事又大多是从身边的人开始,从而极易造成在传销活动中“尽吃窝边草”的情况;还有就是许多传销人员缺乏“诚信”价值观,采取“骗着骗着吃”,使传销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招标投标是国际上大宗货物和服务采购的有效方法。我国20世纪80年代云南鲁布革水电工程的国际招标采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大大促进了招投标制在我国的实行。但是,近几年来,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招标投标黑洞”,招标投标在一些工程上不仅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而且带来的比较大的问题。错自然不在招标投标本身,而在于实施招标投标的人。中国人喜欢以特殊的标准而不是以普遍的标准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所以做任何事情首先都要托人情、拉关系和走后门,为自己与对方之间建立起一种足以让对方以“特殊标准”来看待自己的“特殊关系”。这种以“特殊标准”为代表的价值观,自然就会破坏招标投标的公平性。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为了管理与国际接轨,为了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们需要学习国外的许多先进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常说,国外的先进技术要与国内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当然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但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应当是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理念,尤其是许多中国人所共有的群体价值观和群体理念。当我们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时,必须要考虑一下我们有没有相应的价值观和理念与之相配合。如果没有,要么就不要用这种技术,要么就修正我们的价值观和理念。
另外,汪小金博士研究成果《理想的实现―――项目管理方法与理念》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中国,对国际项目管理界,也是一个不小的推动。国际项目管理协会创始人、项目管理协会教育基金会主席詹姆斯・斯奈德先生在为本书作的序言中就指出:“项目管理协会教育基金会认为他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我确信小金的新著将对中国和世界的项目管理工作贡献一些重要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