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迎来了自己的勃兴,集中涌现了一批“新生代”新闻周刊,除《三联生活周刊》外,《深圳周刊》、《新民周刊》、《新周刊》以及《中国新闻周刊》(2001年拿到条形码后更名为《新闻周刊》)等一批优秀的新闻周刊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但10年过去了,这批新闻周刊直到目前为止仍然停
报纸大军里,有一批在全国享有声名的报纸,其发行量和影响力成正比,如《南方周末》;电视新闻节目里,《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和《面对面》等一批追求新闻深度的权威节目在全国影响巨大,和美国的《60分》相比毫不逊色;而相比较于美国三大新闻杂志位居整个杂志业前列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来说,中国却还没有一份具备真正强大影响力的新闻周刊,在中国杂志市场占据主要地位的依然是妇女杂志、文摘杂志、娱乐杂志和健康杂志。需要一提的是,根据新闻出版总署2001年的统计数据,在中国超过100万份年发行量的23种杂志里,《半月谈》以450万份的发行量高居榜首。但我们都知道,由新华社主办的《半月谈》至今还是没有勇敢出击市场而主要靠行政指令发行,由此而来的发行量是不具备比较意义的。
中国的各大新闻周刊在经过了近10年的发展后,在整个中国媒介环境中依然颇为尴尬处于弱势地位,充其量也还只是一种“半主流”或“准主流媒体”,与当初兴起时雄心勃勃试图打造中国《时代》周刊的宏伟目标相去甚远。中国新闻周刊究竟为何总是“火”不起来?
一种媒介形式所拥有的读者人群的多少,是该媒介形式能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理由。在美国,三大新闻周刊被描述成“中产阶级”的读物,中产阶级占到了整个美国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这是美国三大新闻周刊得以成长和成功的读者基础。而从中国目前的媒介背景来看,中国新闻周刊虽然形成了自己的读者市场,同时也是各方资本追逐的对象,但其所面对的目标读者群,却还是一个数量不大的正在成长中的群体,这恐怕就是中国新闻周刊直到今天仍旧“火”不起来的最根本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说:“新闻(采访)本身是很贵的,需要有相当一群人对周刊的需求,也需要有一定规模的资本去支持。”中国媒体作为最后一块回报最为丰厚甚至可以说暴利的“蛋糕”,自然是各方资本争夺的对象。在资本虚席以待的情况下,对新闻周刊产生需求的人群数量的多少成为决定新闻周刊能否成为主流媒体的重要前提。在现有各大新闻周刊老总公开发表的讲话中,“中产阶级”是一个出现频率颇高的名词―――各大新闻周刊均明确提出将“中产阶级”作为自己的目标受众,但同时让人心生疑惑的也正是中国“中产阶级”这一概念。作为中国新闻周刊目标读者的“中产阶级”究竟是怎样一群人?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至今尚未出现明确定论。
在“中产阶级”的各项衡量指标都还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社会结构确实正在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中国社科院曾进行过一次全国社会阶层抽样调查,2001年底出版了一份研究报告,其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结论是:“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中间阶层’人群数量大量增加,已经占总体人口的15%左右。”作为15%的中国的“中间阶层”显然还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中国新闻周刊的目标读者群还在成长。有人计算,若从现在开始,中国的“中间阶层”人数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那么,到2020年左右,中国中产阶级人数可以达到总人口的38%。与美国80%的中产阶级比例相比较而言,这个数字还差得很远。
另外,考虑到中美两国国情不同,我们同样也不能简单用同一个“中产阶级”的标准来框定各自新闻周刊的目标读者,《南风窗》总编秦朔就认为:“尽管美国《时代》周刊考虑的是中产阶级的阅读趣味、所设定的读者尽量是中产阶级,但是中国的社会分布和读者的细分差异非常复杂,恐怕不能简单定位成中产阶级,而应该更多侧重于共同的兴趣。大家对于中国的改革、中国社会的演进有强烈的兴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这种兴趣的人都应该把他看成是你的读者。”
的确如此,虽然新闻周刊原先瞄准的所谓“中产阶级”读者目前只占到总人口的15%,但却并不意味着中国只有15%的人渴望阅读新闻周刊所提供的深度报道和独特观点。在正处于改革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里,“对于中国的改革、中国社会的演进有强烈的兴趣”的读者太多了。在此种情况下,中国新闻周刊的高价又是压制其读者数量的重要原因之一,读者数量上不去,新闻周刊的市场自然红火不起来。
其实不独新闻周刊如此,中国期刊的整体价格均普遍偏高。一位旅居美国、曾是《三联生活周刊》专栏作家的娜斯在其随笔集《东看西看》中形象描述了中美两国杂志价格的巨大差异:“说到杂志,我对中国杂志的第一大感受就是:贵。美国杂志靠广告挣钱,又靠读者数量去吸引广告商,所以订阅杂志本身是一项极便宜的消费。美国杂志都有零售价与订阅价之分,零售价三至四美元,可是订阅一本周刊每期才几十美分,月刊可以是一美元一本,所以是便宜的事情。我一看中国的周刊杂志价格,就总吓一跳。周刊杂志如果订阅价格不能做到很便宜,争取更多读者将是很难的事情。其实现在没有人能做到一本周刊从头读到尾,或者期期能拜读。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如果不能如此,订阅一本杂志就是一件很浪费的事情。我在美国对《时代》杂志经常是随手翻一遍,挑一些文章读读而已。但不订又觉得不方便,尤其遇重大事件的时候。但这种周刊一年订费不过几十美金,所以订一份实在是不需要太多算计。”
中美新闻周刊的巨大价格差异和各自不同的盈利模式有关:中国周刊靠发行维持收支平衡,而美国周刊则基本上依靠大量广告赚取利润。美国杂志20强中,只有《电视指南》和《读者文摘》的发行收入超过广告收入。2000年,全美杂志广告收入为176亿美元,发行收入为100亿美元。美国新闻周刊的发行收入不高,但以订户资料为根据获得的广告收入很高。不少杂志为了争取订户,给予订户的订阅价格只相当于杂志定价的20%左右,所以国外成熟新闻周刊的读者70%-80%都是长期订户。而在中国,由于杂志还不是主流媒体,所以目前大多数杂志的广告页数远远少于编辑页数,目前的中国新闻周刊依然主要是靠发行赚钱维持生计。
中国新闻周刊的高价格制约了读者数量,而读者数量少的周刊自然不会吸引投资人和广告商的目光,在广告投放量稀少的情况下,新闻周刊又只能以相对较高的上市价格维持自身经济平衡,如此往复,恶性循环。
而像中国报纸那样先以低廉价格赢取读者市场、再以广告收入获取利润的发展路线对于中国新闻周刊来说,难度太大:新闻周刊本身成本较高,如走低价路线则需要非常强大的资本支持,哪个投资方能够具备如此的勇气和魄力?所以,当《南方周末》以低廉的价格提供深入的报道和丰富的信息时,当《南方周末》红火到号称“130万稳定发行量×5.8倍传阅率”的程度时,我们只好安慰中国新闻周刊说,这正好说明新闻周刊在中国有着多么广阔的发展潜力,《南方周末》作为开路先锋,正在为中国新闻周刊培养着潜在读者。中国新闻周刊“火”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