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摄影是摄影师长期关注,并对题材进行了深入采访而拍摄的有着社会学意义和历史文化意义的图片。相对于报道摄影而言,纪实摄影不太讲求时效性和新闻性,它的影响是长时期的。纪实摄影的目的不只是向人们讲述一个故事,它同时还能揭示出这个故事的丰富背景,更注重表现被摄体的内在精神。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纪实摄影系列图书――《你好,孩子》、《中国农民肖像》、《肉体与精神的痛》(图片主编曾璜,文字统筹何贝莉)展现了普通中国人的真实生活。
本版内容摘自该书系。
1992年3月。山西省静乐县神峪沟乡南岩头村小学的全校师生。
1993年10月。云南省红河县虾哩村垤玛小学,校舍年久失修,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学生们只好在露天上课。
1992年3月。山西省静乐县赤泥洼乡羊丈村学校,扛着桌凳去上学。
左:1991年12月。河北省滦平县拉海沟乡大店子村,烤烤冻僵的小手再继续上课。右:1991年4月。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周七家小学,一场春雨过后,教室一片泥泞,可孩子们仍然在这“湖心”小学上课。
(注:本版摄影解海龙)
在中国,平均每年有四万名小学生辍学。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为了资助这些失学的儿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1989年10月30日开展了旨在“让孩子都上学”的“希望工程”运动,争取海内外资金,扶助发展中国青少年的教育、文化和科技等事业。
截至2003年年末,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22亿多元,资助250多万名农村特困学生上学读书;援建了9508所希望小学和150多所希望网校;为1万所农村小学赠送了“希望书库”和“希望图书室”;为2000余所希望小学配备了“三辰影库”;培训奖励了12000余名希望小学和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评估报告表明:希望工程已成为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民间公益事业。
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2004年7月,曾龙就要大学毕业了。他的梦想是继续深造,成为一名学者。曾龙是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三年级学生、“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获得者,也是从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金寨县希望小学走出来的第一批受助大学生。1990年,曾龙所在的南溪小学成为第一所希望小学;1991年3月,他成为首批希望工程援助对象。“第一笔捐款是在我三年级的时候,由天津对外进出口运输公司资助的300元。后来,阜南县工商银行的刘敏阿姨每个月寄来30元,从没少过,小学最后两年全靠刘敏阿姨了。”刘敏和曾龙没见过面,曾龙说:“这是我一辈子都会感激的人。”
上初中时,曾龙一家七口人挤在三间草房里。为了供应曾龙上学,他的两个姐姐不得不先后辍学,外出打工,接济家里。曾龙回忆说:“那是我们镇上最后的草房,最难的时候,家里连大米都不够吃,一家人就吃红薯。大人的衣服改给小孩穿,两个姐姐穿过后才轮到我,补丁摞补丁。”1995年,曾龙以全镇第一的成绩考入南溪中学;2001年,又以全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谈到自己之所以获得第六届“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曾龙认为,“希望工程资助的贫困小孩,同样能够成才,这不仅是对希望工程的肯定,更是对所有在贫穷中求学的孩子的一种激励―――希望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
中国青基会秘书长顾晓今说:“希望工程坚持资助的是贫困家庭孩子上学的书本费,而不是生活费。在动员社会参与的时候,更加强调的是知识改变命运,而不仅仅是行善积德立功业。十几年来,希望工程资助过的贫困学生达250多万人,为他们提供的仅仅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而最终能否真正的改变自己的命运,则要靠孩子们自己的努力与选择了。
如今,希望工程早已为人们所熟悉,像曾龙这样,通过希望工程摆脱了没有知识的命运的孩子,更是不胜枚举。而最初将人们的视野集中于希望工程的,则是一张由解海龙拍摄的照片―――《大眼睛的小姑娘》。
一张照片与一个工程
“大眼睛”本名苏明娟。1983年,她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的农家,父母靠打鱼、养蚕、养猪和种田、种板栗为生,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简朴的乡村生活。
1990年的冬天。北京的摄影爱好者解海龙与几位朋友相约到太行山区采风。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他蓦然发现一面墙壁上写了这样一幅标语:“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当时,过早辍学的解海龙愣了,呆呆地凝视着那一幅标语,心里顿时升起一种无法言状的情怀,觉得自己应该为农村孩子们做点什么。回到北京后,他就给单位打了一个报告,决定用一年的时间对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进行考察。
1991年4月6日,张湾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小明娟抬头望向黑板时,那瞬间的眼神被解海龙的照相机捕捉到了。“跑了十几个村庄,最后在张湾小学课堂上看见了苏明娟,一双特别能代表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摄入我的镜头。”这幅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对求知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题为《我要上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
随着希望工程在全国的升温,“大眼睛”迅速被海内外亿万人们所熟悉、所关注。人们总认为“大眼睛”苏明娟是一个家境贫赛、几度辍学的贫困女孩,许多不知道苏明娟家庭地址的人,直接将汇款寄往“希望工程”,在汇款单上特别注明捐给“大眼睛”。
改变命运:从“拒绝”开始
2002年10月12日,这时的苏明娟已经如愿考上了安徽大学,她致信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诚恳地提出要退出希望工程对她的援助计划。尽管这件事情只是“大眼睛”的个人行为,然而她的主动拒绝,再度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苏明娟在信中写道:“多年来,我受希望工程的关怀和帮助,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进入大学后,我应当学会自立自强,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学业。而这笔捐助款应当用到更需要它的贫困学生身上。”
“大眼睛”停止资助的请求首先在互联网上博得网民的认同,人们普遍认为,“大眼睛”的请求是自尊自强的决定,“在自己处在困境中时,接受社会的援助是正确的。在自己处境得到改善,主动谢绝社会的援助,打算依靠自力更生来进一步提升自己,说明社会当初的关心已在这个女大学生身上收到了效果”。
北京社会科学院一位专家分析,尽管在行为上是对帮助与施恩的拒绝,但苏明娟的内心深处,一定是记着社会对她的这份情感的;不过她现在要独立要自我要尊严,拒绝施恩,求得心理平衡,这是她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而人们对这种“拒绝”的认同,似乎也表达了人们对“大眼睛”个人尊严的一种尊重。
希望工程进行了近15年,它的第一批资助对象,如果求学顺利,就会像“大眼睛”这般,正在大学里完成自己的求知梦想;同时,也是这群孩子到了步入成熟、渴望独立、树立尊严的年龄。他们现在接受的教育,已经使他们告别了无知封闭的农村生活;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下,只有当他们开始独立思考自己的未来,才意味着他们开始真正关注自己的命运,并试图运用自己的知识来规划自己的命运,也许这才是众人所谓的:知识改变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