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门古老的语言艺术,诗歌在提升人类文化、精神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当今时代,诗歌的境遇也受到广泛关注,为了从整体上推进诗歌研究和诗歌创作的发展,北京大学诗歌中心于2004年6月成立。围绕着诗歌的价值和处境、诗歌研究与创作的关系、北大在新诗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中心”
的部分学者、诗人,进行了下面的笔谈。
诗歌研究与创作的结合
■袁行霈
北京大学成立诗歌中心,并请我们的老师、著名的文学史家和诗人林庚先生担任中心的主任,这意谓着中心的努力方向是致力于一种结合:将古代诗歌研究、新诗研究,与新诗创作的实际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推进诗歌研究和诗歌创作的发展与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诗歌研究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果,新诗创作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这是有目共睹的。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诗歌研究和诗歌创作之间,还存在着脱节的状况,诗歌研究缺少解决诗歌创作中各种问题的意识,诗歌创作也很少自觉地借鉴学术研究的成果。研究和创作还没有形成互相推动、共同繁荣的局面。而且同样是对中国诗歌进行研究,古代诗歌和现当代诗歌这两方面的研究,也缺少互相的交流和借鉴。
请允许我以古代诗歌研究和新诗创作的关系为例,稍加说明。我们研究汉乐府,可曾注意过乐府诗以及五言诗的出现,对新诗创作有什么借鉴意义吗?我们研究杜甫,可曾注意过新诗创作如何吸取其艺术经验吗?我们研究江西诗派,可曾注意到他们所走过的道路、他们的探索以及他们的成功和失败,对今天的诗歌创作有什么启示吗?我们研究古代诗歌的人,恐怕在不同程度上忽略了这些问题。关于新诗的状况,我不敢轻易评论。我知道五四以来新诗创作取得不少成就,但是和小说相比,或许有一点差距。当前的新诗人正在进行许多新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但是反映时代精神的脍炙人口的佳作不多,脱离读者的状况堪忧。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一些新诗人年纪大了,反而热衷于写作旧诗,这种现象背后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当然,新诗的问题,主要靠诗人的创作实践来解决。然而我们这些研究古代诗歌的学者,是不是可以从诗歌史和诗歌理论的角度,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呢?
至于古代诗歌的研究本身,我一向认为有三个侧重点:一是文献的考订,二是价值的阐释,三是审美的启示。就每一位学者个人来说,当然各有偏重各有所长,就研究工作的整体格局而言,三者是不可偏废的。不但不应偏废,而且要互相融和。
学术研究离不开文献考订,文献考订是研究工作的基础,弄清事实这项工作本身就是有学术价值的。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取得许多成绩,今后还要继续努力。至于价值的阐释和审美的启示,则是我们赢得广大读者,并对他们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的重要工作。我们有责任使广大读者更多地理解古代的优秀诗歌作品,更好地接受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进而丰富自己的人生,并得到美的感悟、臻于美的人生境界。
一提起价值阐释,也许会想到五、六十年代惯用的贴标签的简单做法,我对此的理解要广阔得多。我所谓价值阐释,基于一种基本的理解,即优秀的诗歌不只是反映了什么,而且它们本身就凝聚着生命的力量,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锺嵘《诗品序》所谓“昭烛三才,辉丽万有”,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对诗歌的价值,应当从更广阔的方面加以阐释,例如:究竟应当怎样看待生命?怎样看待死亡?再如:应当怎样对待他人?怎样对待大自然?又如:人应当怎样生活?怎样的生活才是真实的?怎样的生活才是快乐的?怎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等等。这些问题正是古代的大诗人经常思考并在诗里探索和回答的。屈原“独立不迁”;陶渊明崇尚自然;李白对权贵傲岸不屈,但是对住在五松山下贫寒农舍里的那位姓荀的老太太,却是那样谦逊;杜甫面对现实的精神的态度;陆游和辛弃疾旨在恢复中原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古代诗歌中经常表现的友谊、亲情、热爱自然和热爱生活的主题,所有这些都有待我们通过深入的阐释,将之化为广大读者的精神营养,以弥补物欲膨胀所带来的精神空洞。在这方面我们不是做得太多了,而是做得太少了!我们应当充分肯定这方面工作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至于美的启示,也是读者十分需要的。现在人们整天忙忙碌碌,几乎没有心情和能力去欣赏真正的美了。我们有责任把古代诗歌的美告诉读者,有责任用美的语言把古代诗歌的美告诉读者,使他们感受我们自己曾经沉浸于其中的那种愉悦。这样的工作同样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需要高水平的研究为基础才能做好。
我还想就古代诗学讲几句话。我一向注意诗歌研究和诗学研究两方面的融合。中国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特的诗歌传统,也有独特的诗学体系。以我之管见,中国诗学总体的特点有三:一是实践性,诗学跟诗歌创作、诗歌鉴赏密切结合;二是直观性,长于印象式的把握;三是趣味性,而且有一种读者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的豁达态度。中国古代诗学中有一些概念和范畴,是西方诗学中所缺少的,如“意境”、“兴趣”、“滋味”等等。在借鉴西方的诗学以审视中国诗歌的同时,我们也要将中国的诗学介绍给西方,使之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与中国诗歌共命运
■谢冕
北京大学诗歌中心和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的成立,很容易使人想起新诗的诞生、实验及发展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与这所大学有着血肉不可分的深切的关联。北大是和新诗共命运的。五四新文学运动前后,北大师生为新诗的创立和建设贡献了他们的心血。新诗从无到有,从幼稚到成熟,北大不仅是见证人,而且始终是参与者。近百年来,新诗几经风雨,有过挫折,走过歧途,封闭之后是开启,禁锢之后是自由。新诗在磨难之后获得了新生,拨乱反正,新潮崛起,其中也留下了北大师生竭力争取的足迹。
北大参与了中国诗歌的现代化的全部进程。新诗的历史上印记着北大鲜明的身影。胡适是一个光辉的起点。红楼的一面普通的窗子里,传响过“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的呼声。它传达了青春中国的浪漫诗情。北大拥有一批最早也最具实力的新诗的实践者。在西南联大,在闻一多、朱自清、冯至讲课的教室里,也在穆旦、杜运燮、何达他们读诗的草地上,那里的活动铭刻着20世纪40年代艰难环境中可贵的坚持。50年代有一个乍暖还寒的早春时节,这里发出“是时候了”的呐喊。80年代有一个诗的狂欢节,一位年轻诗人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歌唱为新时代作证。
保存并光大丰富而悠久的诗歌传统,是学界永远的使命,同时,大学校园也是萌发并形成新鲜思潮的场所。产生在学校里的奇思,往往是变革潮流的先导。人们现在已经知道,大学的参与可以增广理论研究的科学性,诗对校园的加入却能够有效地改变学界与社会、理论批评与诗歌现实的隔绝状态。把诗歌的研究和创作的基础建立在北大这样综合性的、多学科交叉的、而且始终充满青春活力的高等学府,无疑将为诗歌事业的发展进步提供有力的保证。
新诗在上个世纪80年代经历了巨大的历史转型,新诗业已告别以往那样单一的发展模式,认可并适应了多元交叉的新格局。诗人的创作个性和写作自由已得到普遍的尊重。但当今人们依然存在着对诗的现状的不满,主要的不满来自诗人过度的自我化而导致对大众诉求的忽略。记得俞平伯先生在新诗草创时期曾有文论及“自由与普遍”的关系,那论点似是为今日而发。俞先生在强调诗的自由的同时,也强调诗的普遍。他说:“诗是独立的表现自我,但是一方也是在同类人们中表现自我”,“诗不但是自感,并且还能感人,一方是把自己的心灵,独立自存地表现出来,一方又要传达我的心灵到同时同地,以至于不同时不同地的人类”。温故知新,确是至理。
诗必归来
■骆英
诗的产生应该是源于劳动,所以,诗是劳动者的。到了近代的诗歌发展,实际上新诗的任务已经是着重于批判,我以为这是诗的生命主线。
21世纪飞速发展的是城市,城市化、经济全球化在席卷一切。在一个重经济讲物质、重自由讲个性的新的时代,人们似乎离诗越来越远。这是一个功利的社会,信息的便利、网络的发展、时代的巨变,都让人们焦躁不安,一切都是直接的;诗,自然被抛在一边。
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入侵的过程。在这个阶段,文化是杂乱的,价值观是混乱的,诗的前景是黯淡的。
但是,诗歌肯定是要回归的,因为文化的传承是不可能被豁裂的。中国的诗歌源远流长,在每个一时代的关键时刻,都不甘寂寞、勇于呐喊。当我们终于经过贫穷,现在能够把握住我们的发展时,我们会突然发现我们的心灵感到了空旷。我们需要人性、需要良心、需要隐喻、需要浪漫。这实际上是一场斗争,是世俗的和清高的明辨,是肉欲的和精神的区别。即便是这个社会只剩下了十个诗人,也决不要放弃呐喊。
当然了,我们的诗毕竟开始回来了。这是因为文化有利于人们的生存,这也是功利的,但毕竟是值得庆幸的。可是,作为诗坛早已经被污染。许许多多的诗人,是诗歌的谋杀者。诗被写得很疯狂、很偏激,有许多网络化的表现。语言变得晦涩了,就无法传递信息;诗歌变得乱七八糟了,就不再具备审美的理念,这也是诗歌走向死亡的关键。其实,年轻者也可以把诗写得很现代,但是不要简单表现为对民族语言的反叛;年长者也可以把诗写得传统,但是也应该与现代社会的变革节奏有所关联。我所认为的传承就应该这样简单。
衷心地希望北京大学诗歌中心再一次扛起呼唤诗歌回归的大旗,唤醒人们对诗的记忆,促使人们对诗的反思与批判。当然了,一定要让诗像诗、是诗,不再被拼凑得像麦当劳的快餐。
新诗也无须气馁
■温儒敏
人们抱怨新诗已经被整个社会所冷落,据说出版社见到诗人都敬而远之,因为出现代诗集总是赔钱。但同样是诗,古典诗词却仍然大受青睐,各种唐诗宋词的选本一版再版,供中小学生欣赏的古诗词诵读这一类出版物,动辄发行数百万册。命运真是不一样。
当然可能其中有“非文学”因素,比如受考试的指挥棒左右,等等。但无法否认经典的力量就是大,也无法否认,在千锤百炼美轮美奂的古诗经典面前,年轻的新诗还是那样弱小,甚至可以说还没有充分发育长成,自然也就不可能像古诗词那样赢得最广大的读者。
不过,也应当注意到一种现象:一般来说,中小学生的阅读比较受家长、老师的支配,这期间古典诗词所占的阅读比例比较大,而到了个性阅读的阶段,比如大学生,他们可能就更多地主动接触新诗,许多人可能会模仿写新诗,甚至还会出现一段热烈而浪漫的“新诗年龄段”。接下来再进入中年阶段,如果还执着于文学,则又可能重新回复到古典阶段。这也许说明新诗的“功能”与古典诗词有所不同。古典诗词已经内化为整个中国文化的血肉,成为民族审美心理的积淀,不管你是否认同,她都是一个巨大的存在,而新诗虽然也有过大的影响,但毕竟年轻,还未能充分“积淀”;作为经典的古代诗词大都有充分完成了的审美形式,与其所属时代的汉语有完美的结合,登上了艺术的颠峰,而新诗如何充分发挥现代汉语的特质,形成独有的诗美,还有待更多的探索。
不过新诗也无须气馁,即使现在被边缘化了,也还要有一份信心,一种执着:因为新诗自有不同于古代诗词的特色,她有可能更贴近现代生活,更利于表达现代的情思。何况“功能”也不同,新诗可能更适合青年,特别是在“新诗年龄段”。我们不必期盼再出现过去那种非常特殊的“诗的年代”,因为新诗与激越的社会气氛有天然的联系。
当我们告别了激进的时代,也就很难再与大气的诗人相遇,年轻人也不再欣赏那些有广场效应的诗歌形式。新诗越来越个性化、贵族化在所难免,读者面的相对萎缩不一定就注定艺术的死亡。新诗的圈子小了,生产与传播方式变了,她可能正在寻找最适合她的生存样式。
研究者和批评家对当下诗歌创作中的种种媚俗、下作、商业化的现象进行抨击是完全应该的,这是责任;但不必采用古典主义的“试金石”来裁定当代诗歌的得失,也不必对所谓“边缘化”感到恐慌。只要人类有想像力和审美力,诗歌就不会死亡;作为现代汉语特殊审美形式的新诗,自有古典诗歌无法取代的功能,她还那样年轻,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也有许多生长点,前途无限量,一定会在不断的探求中走向成熟。古典诗歌的资源肯定是新诗诞生与成长的重要养料,如果将诗歌的古今打通,很有可能焕发诗思之活力,无论创作还是研究。我们有很多理由为中国诗歌传统的魅力而骄傲,对新诗的前途也抱有坚定的信心和耐性。
北京大学诗歌中心的成立就是一个证明。
让诗美走进更多人的心灵
■孙玉石
一次出外开会,与出租车司机出现了这样的问答:“去哪里?”“阜城门内鲁迅博物馆。”“鲁迅是谁?”“中国的一位大作家。”“有多大?”“他在世界上也是很有名的。”“有海岩大吗?”我无法回答。沉默中我不禁想:精神产品中,大众消费与美的作品之间,真的如此相隔如秦越!我所热衷研究的新诗,在颇广大的民众的心里,概亦如此。甚至新诗比鲁迅还更没有人知道,尤其是当代的新诗。
做为凝聚人的情感与境界美的精神产品,诗是人们心灵的产物,理应该走进更多人的心灵。但在整个严肃文学都越来越边缘化的今天,由于“私人化”写作追求的极端膨胀及其他诸种因素,诗却离人民群众的视野越来越远了。一个以诗的辉煌灿烂为自豪的民族,诗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多余物”。物质的丰富与精神的匮乏的强烈反差,追求美的素质情怀的坍颓与倾斜,正在销蚀着许多人的灵魂。面对迎面而来的美的东西,人们往往擦肩而过,视若陌路。
诗要走近更多的民众的审美视野,介入民族精神的提升,障碍在哪里?诗先得要人们能够大体看得懂。人们要有兴趣有品位接近那些美而深微的东西。这需要三个方面的努力:一,诗人应该注意改变过分“私人化”的艺术追求,选择一种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的有更为阔大弹性的美学空间,写出如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穆旦的《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那样沉厚雄大的诗篇。二,批评家应该不满足于历史的或宏观性的理论批评,而关注于优秀文本的分析。古典诗歌阐释学传统,现代解诗学传统,西方新批评的文本细读传统,应该得到继承发扬并大力实践。研究者批评家与诗人,与读者,更多进行关于诗美探索的对话,在切磋中共同增进对于诗美的认识。三,读者应该不拒绝陌生,不拒绝晦涩,不拒绝深微精妙的作品,在多种风格作品的接近与阅读中,培养自己接受深层美作品的趣味、思维能力。期待三者之间,实现一种良性循环的创造与互动,探索实现诗的“心灵交通”(朱光潜语)之路,让诗美走进更多人的心灵。
古典诗词与当代人
■钱志熙
我这里所说的古典诗词,一是作为诗歌史中的一个概念,包括从诗经、楚辞到近代的所有的古代、近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二是作为一种体裁,是指相对新诗与外国诗歌的一种古典的诗歌体裁。而我所说当代人,也包括着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当代人的文化与社会行为等多方面的内涵在里面。
古典诗词在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及当代的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说是由其巨大的思想价值及其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决定的。世界上几乎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语言,都有他们的诗歌,但不同的民族,诗歌的发展程度是不同,诗在不同民族的精神生活中的比重也是不同的。世界上的许多民族的诗歌,都长期处于原始的、自然的发展阶段,真正高度发达的诗歌艺术,是以高度发展的文化为基础的。当然文化的发展也不一定必然促使诗歌的发展,其中必须有适宜于诗歌的文化因素。这样来看我们中国古代的文化,其适宜于诗歌发展的因素,是极其丰富的,举其大端,如礼乐文明的崇尚、山水审美活动的兴盛、文官制度与科举考试,无不是促进诗歌艺术长期的繁荣并高度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诗歌,早期的成绩就十分辉煌,有《诗经》、楚辞、汉乐府诗三大系统,作为后来文人诗歌的源头与母体。魏晋时期,进入高度自觉的文人诗发展的时期,从此一直到近代,以文人为主体的诗歌系统,一直在连续发展,其历史之长,诗人之多,诗歌对整个社会文化影响之深,的确是举世罕见的。这样造成的古典诗词艺术,其审美价值之高,自然无需论证。文化与文学的历史既然是无法割断的,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的诗词在当代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自然也毋庸争议的。虽然,五四以来,出现了新诗的创作,其成就也堪称辉煌,但对于更多的大众甚至在知识分子群中,古典诗歌仍然在人们的诗歌欣赏与陶情治性乃至社会交际中占有主要的地位。用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也就是说,当代人对古典诗词,仍有很高的需求。
古典诗词与当代人的重要关系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当代人的诗词写作活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新诗兴起,所以20世纪的诗歌创作,从发展的方向来说,是以新诗为主流的。但在整个20世纪,诗词乃至于曲赋的创作,一直在延续。20世纪初,一些以旧文人为主体的诗词流派如同光体、晚唐体创作上仍然十分活跃。稍后一辈的知识阶层中,仍然有不少人擅长诗词写作,也出现了一些诗词创作群体,我认为至少存在学者、职业革命家、新文学家这样三个重要的旧体诗词创作群体,出现一大批重要的诗词家。他们的知识背景、文化观念、思想意识各不相同,但都程度不同地接受过五四文化运动的洗礼。所以,20世纪的诗词,并非简单地模仿与复古,而添进了不少现代的精神。当然,20世纪的诗词写作,是时有起伏的,有时不无衰落之态,文化的政策、文学的观念都有不利于诗词发展的一些因素。近20年来,从写作者的人数、作品数量、诗词活动之频繁、刊物之众多来看,颇有复兴之势,尤其是在青年学生中,旧体诗词的吸引力在增加。诗歌是青春的缪斯,青年人总是有一种天然的爱好诗歌、尝试创作的愿望。他们中间旧体诗词写作的增加,正说明当代人与古典诗词之间有着难以割断的血缘关系。更重要的是,当代人继承传统的诗歌思想,用诗词吟咏情性、刺美现实,使当代诗词在表现当代人的情感与思想、反映当代生活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功能。新诗的出现,无疑是古老诗国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对文化精神也是一种更新。但旧体诗词,是具有与新诗并存发展的价值的,甚至在审美与表现的功能上可以互补。所以,我认为,在诗歌界与学术界,亟须建立一种宽容大度、新旧体并重的新的诗歌观念,这有利新诗与旧体诗词的共同发展,以造就中华民族诗歌的再度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