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读书时间

2004-06-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1、《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总是让人看得很痛苦,在灵魂的一次次拷问下,一切虚伪都无处遁迹。也许上帝和撒旦真的选择了人类的心灵作为永远的战场,有谁能在情感、理智与精神三者之间的痛苦挣扎中得到完全的解脱呢?

2、《堂吉诃德》:这个最后的骑士奉行的是曾经风靡整个欧洲的最正统的

骑士精神与规则,但在一个已经从“黄金时代”变为“黑铜时代”的社会,他却在人们的百般戏弄中处处碰壁。凝视堂吉诃德与风车搏斗的滑稽而又悲壮的身影,不禁为那段永逝的岁月,那些失落的精神,还有那个脆弱的理想落泪。

3、《细雨中的呼喊》:其实一向都不太阅读当代小说,因为觉得自己本已脆弱的神经受不了那些充满荒诞、性与暴力的文字的撕咬。但因为同学的强烈推荐,自己还是拿起了被称为余华长篇中的经典之作的《细雨中的呼喊》。结果却发现叙事出乎意料地漂亮:没有作太多色彩的涂抹,作者只是清汤挂面式不愠不火慢慢道来的,用江南独有的湿润气息,将人笼罩在一片惆怅的朦胧中。并不像指认中那么美好、单纯的童年、故乡,在雾气中轻轻地向你招着手,露出有些残酷的形状,却又再次退入那并不厚重却分外浑沌的记忆的帷幕后,让你无法捕捉。

4、《沉默的大多数》:“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在这个喧嚣的话语圈,王小波勇敢地思考着自己的思想,不愿沉默。一篇篇不长的杂文随笔却拥有如此幽默犀利的笔锋和独立自由的思想,读之让人顿生畅快淋漓之感。

5、《庄子集释》:这种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经典似乎不必解释阅读的原因。叹服于内篇的逍遥齐物,汪洋恣意,也喜欢外杂篇的嬉笑怒骂,人间情怀。涵泳其中,总能看到一个清澈纯粹的世界,自己也觉得干净许多。

6、《古代宗教与伦理》:正如季羡林老先生的题词中写道的,这本广受好评的学术著作最大的特点就是“中西合璧”。不仅有对上古三代各历史阶段不同的文化气质及中国文化传统模式形成进程详实而缜密的考察,更有对国际前沿理论的灵活运用,这本部头不大的专著通过另一种视角为后世儒家思想所表现出的理性化与人间化特质的形成寻找到了根源。

7、《文化模式》:通常专用于个体的心理学概念在露斯・本尼迪克特这本影响极大的人类学著作中被运用到拥有共同文化的团体研究中,从而为寻求复杂文明行为的多种解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联想当今世界,普洛克斯忒斯床似的推理逻辑却被某些强权国家奉为圭臬,文化殖民愈演愈烈,书中所呼吁的“以一种更为现实的社会信念,把人类为自己从生存原料中创造出来的各种和平共存、平等有效的生活模式作为希望之据,成为宽容的新基石”显得更为引人深思。

8、《狼图腾》:据说这本书创作了今年图书销量的奇迹,也听说出版方在宣传这本以蒙古草原狼为主角的“旷世奇书”时,将阅读人群定为了“人”。不太愿意承认这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但书中散发出那股凌厉霸道的“狼气”也许真的是有着太多“羊性”与“鼠性”的众多国人所需要吸纳的新鲜气息。

9、《美的历程》:这可能是进大学后翻看遍数最多的一本书了吧,因为它绝对是一部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从远古的龙飞凤舞,青铜饕餮,到先秦理性、魏晋风度,再到盛唐之音,宋元山水,李泽厚先生用充满激情的文字和精辟深刻的分析,带领我们对中国这段波澜壮阔的美的历程进行了一次巡礼。

10、《哈利・波特》:勇敢的“铁三角”,神奇的魔法,莫测的谜团组成了一个充满惊喜的“新大陆”。尽管已经过了沉迷儿童读物的年纪,但我仍然愿意不时逃离有着太多压力的现实世界,随着哈利・波特的“光轮2000”自由遨游于这片大陆,享受最简单而又最浓烈的快乐与悲伤,触摸那些永远不能忘怀的美丽梦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