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3―5岁儿童识读六戒

2004-06-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国内外儿童发展的语言心理研究一般认为: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在2岁前后,书面言语发展的关键期在6岁前后。在“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与“书面言语发展的关键期”之间显然存在一个“发展着的过渡期”,这个“发展着的过渡期”,也就是3-5岁左右这个年龄段。这个过渡期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母语

教育的过渡;其二是,学前到入学初期的母语书面语教育的过渡。关键是“4-5岁年龄段书面语发展的过渡”。

母语教育关键期的过渡问题,涉及一系列基础性理论和实践问题,范围很广,是一个重要而严肃的课题。任何“无所作为”和“盲目开发”的做法都是需要质疑的。其中特别需要警觉的是“盲目开发”所带来的弊病,是为“六戒”,其中“过早、过滞、过度”三戒属于识读观念方面,即:

一戒“过早”。既然2岁前后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那么,这个时期的“任务”是否完成?完成的如何?这是进入过渡期的前提基础。一般说来,儿童在3―4岁时词汇量迅速增长(词汇1730个);4―5岁时言语交往异常活跃,发音明显准确(词汇2583个);5―6岁时词汇、句子质量已有显著提高(词汇3562个)(中央教科所史慧中课题研究成果)。这说明儿童识字接触书面语的时间当在4岁为宜,因为此时“言语交往异常活跃,发音明显准确”,而识字的基本前提是“发音准确”。此前,应当充分利用口语发展的关键期,迅速增长词汇量为“言语交往异常活跃”做好准备。儿童语言发展必须注意“一环扣一环,步步为营”,万万不可“操之过急、揠苗助长”。

二戒“过滞”。研究表明,在3―5岁这个时期,由于儿童走出家门步入社会化进程,拓展了活动范围和认识视野,开始了超出家庭范围的人际交流,学习、积累了基本的生活经验,这就决定了“儿童发展的语言需要”,这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社会发展今非昔比所使然。其中,脑科学研究的普及直接冲击着儿童心理研究、也介入了儿童语言发展研究,从而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理念。其要点之一是婴儿脑细胞数量与成人接近,而脑容量的增大是由细胞之间的网路连接决定的,网路连接又因接受外界刺激的数量和强度所决定,足够的刺激促成脑神经突触的增殖和网路连接的完善,成为儿童未来发展所需的学习能力。对于发育正常的儿童来说,这种脑机制的形成在3岁时即可完成60%之多,因此,书面语可以为儿童言语发展提供无垠的认知空间。如果至今成人们仍然按20年前(再早更不消说)的经验或标准,低估当今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智力发展水平,把目标盯在“看图识字”或“大猫跳、小狗叫”之类的儿歌上面,显然过于滞后。识读内容的选择要避免脱离语言环境的“蹦单词”,而以贴近自然与社会生活经验为依托,以扩展视野增长智慧为目的。既要有即时性内容,又要有指导性、发展性内容。

三戒“过度”。在适当的时期、选择适当的内容是实现尽早阅读的基本前提。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具有“过渡期”意识。既是“过渡期”就是一个过程,当然不是也不应该是“一步到位”的,而是循序渐进的。那种过度追求识字量的“快速”是要不得的。儿童识字为着满足读书的需要,读书的内容决定识字的字种和数量,满足不了读书需要固然无益、但识字过量而用不上也惘然,很快会忘记。两种极端都会给儿童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困惑,造成识读的心理障碍。

此外,属于识读方法方面还有“死背、强拼、硬写”三戒。

四戒“死背”。识字当然要记,但“记”也有方法的灵活与僵死之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之别。对于儿童识字来说,通常采用“僵死的”“有意注意”的方法居多,习惯于“死记硬背”,严重地挫伤儿童的识读兴趣。其实,“灵活”多变的方法,常常因其新异性刺激而有效地集中儿童的注意力,得到良好的效果。而在愉悦的游戏与平和的情境中凭借无意注意的识记,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所以,儿童识字读书不要“刻意地定时、定量、定目标”,而要提倡精心创设识字读书的情境(比如讲故事、逛公园、游大街),构思巧妙地排解心理负担的途径和方法(比如作游戏、看电视之类)。需要说明的是,“死背”儿歌不是正确的方法,一则识字关键是识“形”,所以必须建立字音和字形的对应,从指读开始,强调语感而否认指读是错误的;就汉字的特点而言,视觉分析字形的能力在儿童识读过程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所以,从小要养成“眼到、口到、心到”。

五戒“强拼”。不要以为“先拼音、后识字”是识字的唯一途径,事实上,那种几乎是强制儿童先学拼音的做法是不符合儿童认知心理规律的。儿童认识事物总是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运用头脑中的“图式”),通过“同化”完成的。识字是可以以已知的“字音”“字义”为基础,很容易地同化字形的。但是,对于拼音而言,儿童头脑里是没有“经验”或“图式”为儿童学习铺路的。强行学习拼音的结果挫伤儿童识字读书的积极性。我们主张儿童在“读中识”,就是充分利用了儿童已有的“口语关键期结出的硕果、形成的图式”,轻松实现尽早阅读。

六戒“硬写”。有些家长不懂得“书写有价、识读无价”的道理,硬是要求儿童识了字就要会写同步落实,这也是不对的。儿童年幼,手部小肌肉不发达,握笔和控制笔的力度不足;由于汉字是平面的方块字,所以,手眼配合的触觉定位是关键,幼儿的这种精确能力有限。过早地硬性写字,不仅会造成儿童滋生厌学情绪,而且会造成握笔姿势变形,难以校正,甚至伤害视力贻害终生。

总之,儿童识字读书要讲究科学化。通常可以从4岁开始,选择适宜的字种字量和适当的内容,运用轻松活泼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实现尽早阅读。要知道,在儿童多元智能的早期开发过程中,尽早阅读对我们是最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智能的研究沟通、迁移、激发、涉及、上述各种智能的开发与促进。儿童早期识读不仅直接推动儿童语言智能的发展,也可以通过早期识读的正迁移,发展多元智能并测试各种智能发展水平的变化。在多元智能的开发中,儿童的兴趣倾向大多源于直接经验的感悟,这就不得不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而阅读却可以使儿童的认知大开眼界、占领兴趣的“制高点”,这使其它种智能相形见绌。即使每一个儿童都有其不同的智能强项,也同样需要语言智能的支持获得积极的推动,这种支持首先是来自于早期识读能力的开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