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登翰、林国平等著、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丛书》是一套工程浩大,内容丰富,很有分量的丛书。丛书包括《中华文化与闽台社会》、《闽台先民文化探源》、《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等11册,从各个方面论述了闽台共同文化、共同历史。各个专题都做了深入的研究,为闽台两地的
闽台同处我国东南,隔海相望,中间只隔台湾海峡,一衣带水。正如丛书作者指出的,地理资料可以表明它们是同根连理,考古资料可以证明它们是同种同文,历史资料可以说明它们是同气连枝。台湾历史文化和福建历史文化同根同源,都是来自中原文化。从民族、语言、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等方面看,都有共同的文化特征。闽台无疑是属于共同的文化区。从早期历史进程考察,台湾出土的旧石器时期的长滨文化和新石器时期的园山文化、大坌坑文化等,和福建出土的旧石器时期的三明万寿岩文化遗存、漳州莲花池山文化遗存及新石器时期的壳丘头文化、昙石山文化等,有密切的对应关系和亲缘关系。而对台湾先住民族来源的研究,无论从文化的研究还是对DNA的分析,都证明古越族是台湾先住民的重要来源之一。福建闽越族最靠近台湾,当是进入台湾最多的一支。可见,即使在石器时代台湾和内地也是不可分的。
丛书作者经过认真分析和考察,认为闽台都是移民社会,人口和文化的构成都和移民社会有关。中原移民入闽是在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到北宋灭亡时的靖康之难的八百多年间。伴随着大批移民的入闽,中原文化也南播福建,和福建先住民文化融合。台湾移民是在明、清以来的三四百年间,主要来自福建的汉族移民,即来自泉州、漳州的移民,以及闽、粤之间的一部分客家人。他们把植入福建的汉族文化带到台湾,并和多元的先住民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在台湾的区域体现,说明台湾的文化和祖国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文化是个广泛的含义,本丛书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把有关文化的主要门类在闽台的表现都作了深刻的研究分析。中原文化植入台湾,对台湾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是物质文化的传入,如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的传入,种植业的传入,以及捕捞业的传入,都对台湾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制度文化方面,宋元时期政府已在澎湖驻官设治,郑成功驱逐荷兰人后,在台湾设六官,照明代郡县制度划分台湾区辖。清统一台湾后,正式设府置治,增为一府四县三厅。这些都是内地制度文化移入台湾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语言方面,明清以来的祖国大陆汉族移民,从其移出地带来了汉语的闽南方言和客家方言。这些语言从福建移入台湾之后,成为90%以上台湾人的通用语。与此同时,“国语”,即“普通话”也传入台湾,成为台湾官方的正式语言;在民俗方面,民俗是一种生活习惯,福建的移民进入台湾,也把生活习惯和方式带入台湾。
正是由于闽台文化的同根、同源,台湾文化和福建文化一样,都是祖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凝聚力,台湾民众心理正是有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他们有着强烈的爱祖国爱民族的精神。当16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接踵侵略中国时,闽台人民展开了激烈的反抗斗争,成规模的反抗斗争即达20多次。
值得指出的是,针对日本占领者为推行文化同化政策、禁绝一切与中华文化有关的活动,如取缔汉语学校、禁止汉文报刊等等,台湾人民为保存中华文化而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从割台伊始,台湾的有识之士就掀起以“读汉书、写汉字、做汉诗”为中心的汉学运动。各地竞立诗社,一时台湾能诗者,依人口比例,居神州之前。而更多的人则暗中学习汉语,暗中开办汉学书房。这些都是台湾人民为维护民族文化而进行的有深远意义的抗争。
文化是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台湾人民和内地人民一样,有着共同的文化。历史和现实,台湾和内地都是在共同文化的基础上建构和发展的。这是一股潜在的巨大力量,是历史铸成的牢固基石,无论过去和将来都是维系台湾和祖国密不可分的支柱。
丛书的出版塑造了闽台文化关系的一座丰碑。在铁的事实面前,任何篡改历史、无视这种文化关系的做法都是徒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