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永远的人间情怀

2004-07-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苏格拉底说:“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从这句名言中我似乎看到了苏格拉底对“善生”的钟情与沉醉,也隐约感到了古希腊思想之所以历经沧桑仍为历史所宠爱的原因。也许,古希腊人所开创的那种对人生卓而不凡的向往与渴望,正是所有立志过人的生活的人所拥有的不变情怀。毋庸置疑,生命的诞生赋予了人思考自身

、诠释人生的权利,人在珍视和运用这种权利的过程中真实地感受着生命流动的畅快与美好。所以,才有了千百年来人生探索的匆匆脚步,才有了至今汗牛充栋的人生论著。然而,一旦将人生的探讨置身于喧杂、浮躁、物欲的空气中时,深沉与真诚的思考就变得更加不易了。

所幸的是,我从宋希仁的《人生哲学导论》(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中感受到了这种精神追求。在自序中,作者坦言对此书的思考始于1982年国内人生观的大讨论,至今经历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审慎研究,除了著作本身所透射出来强烈的理性之光与真诚之气外,我还不由自主地体味着作者是如何以一位长者对青年的关怀以及一位伦理学家对人生的热爱专著此书的,所以,相信读过此书的人,都会感到这是一本真正关怀人生、贴近生活、怀有美好憧憬的人生论专著。著名的伦理学家肖火昆焘先生曾专为此书作序,并评价:“本书的卓越之处就在于:超越了常识的浅见,从哲学上整体地把握了人生的真谛,”“宋希仁教授的新著,哲理深沉,情趣盎然,是少有的探讨人生问题的佳作。”

《人生哲学导论》是从生与死这对人生最大的矛盾说起,作者借鉴了生理学、心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以实证的方式说明了人首先作为一个自然生物的存在,无法回避生命的限定及必经的阶段。另外,作者更着重通过对中西伦理思想的分析比较,揭示人生社会实存的本质,认为人生并非是孤立、静态的,必须放到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去,任何人生过程都是“从个体自身与社会统一中产生出来的结果”。作者用科学实证、理性思辨的方法证实了人生真实的存在和本质,这种证实并没有因为缺乏西西弗神话的浪漫色彩而使我感到人生的冰冷与残酷,反而正是因为他说出了事实的真相而更激发起我胸中的使命感,无法回避的生死,无法游离的社会这是我要真正面对的人间生活。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将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呈现在人眼前,无疑人生的开始是需要这种直视现实的勇气与坦荡的。

当然,光停留在大胆的打量与认可的层次上显然是不够的。作者认为:“人生既不是机械的、被动的过程,也不是纯粹精神的、绝对自由的自我实现过程,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环境基础上,能动的、创造性的生活过程。”这种主体性的高扬源于作者对思想史上理性精神的准确把握。当然,作者立刻指出了任何创造都不是任意的、盲目的,他通过对自立与合群、竞争与协作、自利与利人、奋斗与成功四对辩证范畴的分析,说明人的创造性、能动性、自主性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干预。然而,在个人超越实然的渴望与社会普遍的原则之间长久以来存在着深不可化的矛盾,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矛盾,或以似是而非的口号代替深刻的思考,而是严肃地探讨了具有关键意义的“人生的应当”问题。他从黑格尔哲学中得到了力量,指出人生的创造在于按照应当践行。“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也是‘应当’产生的根据”,“应当”就体现特殊意志与普遍意志、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个别行为与普遍原则的关系;也就是要使个别、特殊上升到普遍,使个人之德行符合伦理的要求。所以,人们向善的追求就是按照外部世界的规律和行动的必要性,改造世界的实践。在具体的行为中,应当就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要求和道德责任。而人的主动性就体现在对合理的、正义的社会要求,对科学的、真实的应当要求做出正确的认识和选择,把客观的应当变为自己的意愿,并付诸实践创造自由和幸福,实现人的高贵性和人生价值。

“死”作为生命的解决,是人所共有的最终归宿。因为它的无法逃避,生才显现留连忘返的美好。事实上,在每个凡俗生命的原始心灵中,都渴望拥有美好人生的抚慰。然而,要说明什么是美则是困难的,诗人纪伯伦在《先知》中就说:不是从你能看到的形象、能听到的声音,却是你虽闭目也能看见的形象,掩耳时也能听见的歌声。所以,柏拉图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诫所有想给美下定义的人说:“美是难的。”《人生哲学导论》显然并没有纠缠美的定义,而是在观察美与生活联系中说明人生可达到的境界。作者认为,在哲学的理解中,生与死是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生命运动过程。“人生有限,事业无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正义事业中去,就能实现人生的不朽。”书读到此处,已近尾声,作者乐观的精神与美好的憧憬无疑给我多少有些悲观困惑的心灵一剂温暖的安慰和健康的刺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