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看影片《美丽上海》

2004-07-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读者诸君别以为我是在写一篇影评。不是。我是想借《美丽上海》这部片子谈谈电影乃至文学艺术的正道,或曰应以什么为主流 请别把“主流”和通常所说“主旋律”混同 ,也即是说,提供给广大受众的电影电视乃至文学艺术,最主要的和最大宗的作品的主要方向和描绘对象应该是什么?

这问题在影视领域特别怵目惊心

。这些年来向观众狂轰滥炸的是什么 是大量不得不称之曰“精神复辟”的武侠片,清朝皇帝片和即使不很有害也谈不上积极意义的古装历史故事片。这些玩艺不但以荒诞陈腐的意识有如摇头丸似地侵害观众,而且训练得观众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知其臭,薰获莫辨,鉴赏味和情操日益低下,也即是说,文学艺术的土壤也给败坏了。

任何文学艺术的目的都应是理解人生和批判人生,包括历史理解和历史批判;现实人生的理解和批判是第一要义的,理解历史和批判历史也是为了现实人生,这是周知的常识。文学艺术之不同于哲学历史教科书,正因为它使人体美感,有愉悦作用,即所谓可供消闲。这也是周知的常识。世界上纯消闲的东西是没有的,你以为在为消闲而消闲,它却将想灌输给你的东西偷偷在灌输你,即所谓潜移默化。这同样是常识。但怪就怪在人们常要悖逆常识,以消闲为名,乃至以满足群众和繁荣文化为名,不仅容许而且奖掖这类负值文化,使之霸占市场,压倒本应占主流的关怀现实人生的文学艺术,这是不能不令人感慨系之而且痛心疾首的。

正是在因为影视市场劣货驱逐良货的畸形状态下,我特别为电影片《美丽上海》的出现而惊喜。在上海电影节参赛片的首映式观众反馈时,我评它五颗星――虽然,从影片的某种不足来说,它只值四颗星。

《美丽上海》以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母子兄弟姐妹间的感情纠纷为戏剧藤。它的题旨或所主诉的,简约而言之可称为“文革后遗症”。

文革灾难和彻底否定文革已经过去了快30年了,但如此惨重地搅扰中国大地的事变,其恶劣影响是不能轻轻松松就消除的。无妨说,在当今社会中许许多多的消极现象,倘要追根,都可以辨认出文革的恶果。关怀人生、关怀中国命运的艺术家都不能不关注文革,但为了“向前看”,为了“宜粗不宜细”,追究文革又是十分敏感的话题。因此,以文革为对象的有分量的文艺作品不多。在影视作品中,据我所知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据小说《渴望》改编的连续电视剧,当时的收视率还相当红火。但那是一部很不严肃的歪曲现实的胡编乱侃,我曾在1991年第4期《随笔》双月刊上作《如是我闻、我见、我想》一文 收于拙集《绿色呐喊》中 ,揭示其颠倒是非违捩事实之状。剧中虽然点缀了若干造反派打砸抢的镜头,但对人物的描绘全是远离生活真实的虚构。例如,在阶级斗争如此严峻的时期,一个女工竟会爱上一个狗崽子学生,当时的氛围下不要说当事人不敢,即使冒胆和阶级异己分子恋爱了,也肯定要被军宣队什么的弄到学习班里去批斗,斗得她要死要活,而这个女工竟舒舒泰泰地和狗崽子结婚,过幸福生活了。又如,当时的凛烈空气下,连元帅们尚且在造反派威迫下低头屈膝,剧中却有一个女人竟敢在红卫兵抄她的家时喝令红卫兵“滚 ”对当时紧张疯狂的暴行视若无物。看,文革竟是如此文明,这不是歪曲历史又是什么?

《美丽上海》所展现的是当前的人生现象,母子兄弟姐妹间的感情隔阂和彼此间尚未化解的怨恨之结。这些纠纷,这些结,都是由上世纪50年代发展至高潮的文革中家庭成员乖舛的命运,当时的环境氛围中彼此被迫伤害了对方遗留下的创伤。凡经历过文革惨祸的人都能体会出影片描绘的真实性及其震憾力。上海是美丽的,但人生并不全美丽,那段迄今留有后遗症的历史则是不美丽的,这种反差具有现实和历史的穿透力。

此剧的编剧和导演彭小莲也是小说作家,长篇小说《他们的岁月》和《回家路上》,在国外以英、法文出版的中篇《被磨蚀的渴望》,也都以诘问现实和历史为题旨,都可视为创作主体对自我经历的追怀和反思;这回的《美丽上海》也有她自身经历的影子。唯其亲历和切身感受,才更真挚动人。最可贵的是,她虽在美国学了六七年电影,却不追逐好莱坞的时尚风习,认真地走以艺术作人生批判、现实批判的正路。她编导的电影《假装没感觉》获得过向以严肃认真著称的意大利都灵妇女电影节2003年观众评选最佳片、最佳导演等三个奖项,但国内的上座率并不太好。我担心,在被负值片教坏了的中国,《美丽上海》的票房率或许也不会出色。可是它毕竟是艺术的正途,是中国电影应期求其成为主流的作品。多咱这样的影片拓广了空间,压倒那些乱七八糟的“精神复辟”的劣等货色,中国的电影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才庶几有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