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差南京,在新街口一家图书超市里,发现冠以“皮书”之名的书何其多也!诸如《经济蓝皮书》、《农村青皮书》、《文化橙皮书》、《网络红皮书》、《环保绿皮书》、《国际形势黄皮书》、《家电白皮书》、《IT产业紫皮书》……真所谓赤橙黄绿青蓝紫应有尽有。笔者点了一下竟有196种,如此之多的“皮书”质量又如
笔者随手打开一本《家电白皮书》该书为推销自己的产品竟毫无顾忌地贬低别人的产品。再翻开另一本“红皮书”,内容东拉西扯,东拼西摘,质量低劣,令读者大失所望。
在欧美发达国家,“皮书”皆为专家教授或科研院校专业人员所作,他们的看法与观点代表了对一个国家现实和未来最高的理解和认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而且出版数量少而精。而我国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经济蓝皮书》畅销于市后,接踵而至的跟风或打着“皮书”名号的“皮书”一时间使书市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起来。这种“皮书”挤兑和跟风现象如不及时治理,定将会导致今后的“皮书”出版混乱无序,形成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不良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