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瞩望大学精神的回归

2004-07-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梁吉生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今春,国家博物馆内“百年南开”大型展览引来众多参观者,人

们啧啧赞叹、驻足留连之际,一本飘着墨香的新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也适时地在读书界流传开来。走过百年历程的南开学校如何从最初的严(修)氏家塾寥寥数名学童,发展到抗战前大、中、小学齐备学子三千的系列学校?以私立办学而取得如此骄人成绩,这一“兴学奇迹”又是如何产生的?由梁吉生先生撰著的这部专著以其丰富的资料,流畅的文思,深刻的理论分析,集中记述和解读了南开的办学轨迹及大学教育理念,为人们破解“南开之谜”提供了成熟的文本和可靠的路径。

南开学校是由民间力量而发轫,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面对内忧外患,国势危难的局面,张伯苓校长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教育救国”的坚定信念,“越难越开”,在政局动荡、条件简陋、经费拮据、外敌损毁的种种艰难困顿之中,顽强开拓,默默耕耘,由小到大,表现出难以想象的办学韧性。南开自建校之初,就明确提出了志向高远的办学目标,旨在通过教育传输科学文化知识,培育有公德有能力的新人,“以教育之力量使中国现代化”,达到“教育救国”的理想。通过最初十余年的创业和努力,突出教育质量,控制学校规模,合理利用资金,优化教学结构,终于声誉鹊起,从众多同类学校中脱颖而出,成为信誉良好的名校。在此基础上,进而建立大学部(南开大学),并力求在大学规格和质量方面向欧美优秀大学看齐,通过不懈的长期努力,最终与之比肩而立,以期呈“东西之盛”。明确的办学目标和理想,是南开得以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

比起常得风气之先的北大,比起办学条件优渥的清华,甚至比起民国时期得到政府大力支助的(原)中央大学,南开在引领思想潮流、享受特有资源以及持续扩充学校规模等方面,既不突出,亦无优势可言。可是,南开凭着稳健、踏实和敢为人先的办学风格,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批批合格、适用而又优秀的毕业生。他们毕业后的实践,为学校赢得了实实在在的声誉。张伯苓校长无论办学经费多么困难,始终坚持重质不重量的办学原则,不开“学店”,不卖文凭。南开更多是依靠自己的教育“产品”,逐渐建立起社会公信和知名度。而这样一种立足“教育本位”的发展模式,要求高度完善校内各项管理机制,在尽力压缩行政管理成本,提高工作实效的前提下,优化教学育人环境,为青年学子的成长提供充分机制保证。

南开的成长路径,是在立足国情的“本土化”诉求和追逐世界水准的开放办学的双重作用下,伸展开来的。这看似不甚协调的两个方面的合流运作,反映出张伯苓校长既实际又前卫的办学理念。尽管他在理论层面未作高深系统的阐述,然这一实践本身所昭示的思想内涵却有力地证明:南开的发展之路在中西文化汇流交融的大环境中实属“智者的选择”。南开在由中学向大学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取法于日本经验,继而仿效美国教育体制的探索,一段时期教科书几乎照搬外国教材,教师主体亦由留美归国学生构成。这样做使南开的教育规格起点高,直接与世界水准相衔接。张伯苓曾经数度远赴欧美考察教育,旨在与世界潮流保持同步。可贵的是,他较早醒悟到:先进的教育必须与中国的实际需要相适应,新教育必须为社会提供服务。这就是他所提出的立足本国国情的“土货化”诉求。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最早关注中国农村经济问题研究,并对华北区域的社会生活和物价情况展开系统调查分析,编制“物价指数”,在学理和应用两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学校还“制度化”地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社会,参观工厂、农村、机关乃至监狱,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地处天津商埠环境,南开大学积极参与本地区新兴工商实业的建造和营运,提供人才和技术,使得学校的壮大与所在地区的近代步伐同步行进,谋得学校自身和区域发展的“双赢”。南开大学较早成立了化学工程学系,又创建“应用化学研究所”,面向滨海地区的化学产业,尝试形成一条“产、学、研”一体的办学路向,既提供有效服务,也为学科发展注入活水源头。

早期的南开大学规模并不大,校长、教师和学生雍穆和合,亲如家人,既竞争进取,又互助协作。知名学者恋此环境,即使收益平平,亦能安心教书治学,累以时日,成绩斐然;青年学子增长学识的同时,仿效师长,学得做人风范,毕业后深得社会认同。注重做人教育,体现了南开校风的精髓。在教育方式上,尤其注重寓德育于体育、智育等多种活动之中。良好品质的养成,固然需要耳提面命的说教来塑造,更需要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互动中、在丰富多彩的课外社团和激情动感的体育活动中自然陶冶而不断完善,即需要健全的“校园文化”的濡染和熏陶。有人曾指出,近代学校体制偏重知识传授,却弱化了人际沟通和人格培养,可谓现代大学教育的一个“盲点”,而中国古代书院师生间交流切磋的传统则更具“人性化”。早期南开“家庭学校”的融融氛围可能为近代学校体制的弊端提供了某种“补救”。

时下,教育浮躁,盲目扩充办学规模,学校管理上行政权利无限膨胀,甚至缺乏基本的职业诚信,在利益驱动下大量制造学术泡沫等等教育弊端充斥国内高校,已毋庸讳言。重温张伯苓和南开的这段历史,从中体味大学精神的固有内涵,辨识与中国实际相吻合的办学路径,回归大学教育的本质,厘清办学理念,切实提升教育质量,这些将是决定“科教兴国”战略成败的关键。《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一书有几个章节,如“以教育力量使中国现代化”、“造成‘现代能力’之学生”、“大学最重要者即良教师”等,令人最为耐读,体现了张伯苓的办学特色和“南开经验”,而书中提供的“南开经验”蕴涵了上个世纪早期中国近代大学的精神和亮色,构成百年来大学教育遗产和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天人们瞩望大学精神回归所能寄予的一个实态样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