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还缺少了什么?

2004-07-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读了朱效文先生的大作《缺少的是什么?》(载6月14日新民晚报“夜光杯”版),启发良多,但也感到有所偏颇和不足,提出来和作者商榷。

作者认为现今儿童文学不景气,不是儿童文学作家太少,写儿童诗和儿歌的作家诗人太少,而是儿童文学的读者太少,尤其是大部分男生远离了文学。当然这和家长老师只关注孩子

与考试有关的学习,忽略甚至忘却了孩子精神和人格上的成长需要有直接联系。这是实际情况,值得引起研究和重视。但倘若追问一句,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不喜爱读某些儿童文学,而对《哈利・波特》一类的儿童图书却争相阅读呢?儿童文学的读者太少,恰恰和适合儿童阅读又能吸引儿童阅读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太少直接有关。儿童文学作家数量可能不算少,但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实在太少了。

我国的儿童文学往往过于强调教化功能,想像力又过于贫乏,情节老套,语言干瘪,老气横秋,缺少童趣。这是许多儿童文学作品长期存在的重要缺陷。今天的少年儿童信息来源多,知识面广,已远非从前我们孩提时期所可比拟。以男孩子来说,大多喜爱探险、科幻、侦探一类引人入胜的儿童文学读物,可是看看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品现状,这些题材常常是空白,即使有一点也十分肤浅,缺乏生动、新颖、独到、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人物、故事、情节。说实话,当年吸引我们阅读的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直到今天还没有哪一部科幻作品超越它们。一些儿童文学作家过于简单地看待和理解孩子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他们笔下的所谓“现实主义”作品,只关注校园生活、日常生活、家庭生活中的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和矛盾,总是围绕诸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家庭关系等老掉牙的主题与故事炒冷饭,想象空间越来越窄,而且还要从中进行生硬的表层化的道德理想说教,从根本上说这些作品完全缺乏浪漫主义色彩,缺乏儿童文学特有的魅力。须知浪漫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对现实生活是天然不满的,他们渴望想象,超出日常琐碎生活、充满幻想色彩的空间对他们有格外强烈的吸引力。儿童生活中充满着浪漫因素。浪漫离不开丰富奇特的想象,包括幻想,而“幻想是人们预见未来现实的一种惊奇的思维能力”(高尔基语),浪漫主义和少年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是完全吻合的。正是在这一重要的文学基点上,我们的许多儿童文学作品拉开了差距,有的甚至味同嚼蜡,这样的作品怎能吸引广大少年儿童呢?相比较成人文学来说,儿童文学更要强调浪漫主义精神,强调趣味性和可读性,没有趣味性和可读性就根本谈不上教育性,教育性只有寓于趣味性、可读性之中才能存活,才能起作用。

因此,在全社会都开始重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重视儿童文学特有的潜移默化、滋养心灵的作用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头脑清醒地认清如今的儿童文学创作现状究竟缺失了什么,该朝哪个方向努力。老师和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是重要的,一定要拓宽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面,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教材在培养学生阅读之能力。”“课外读物,正是引导你往深里广里研求的途径。”在这方面还有相当艰巨的工作要做。但是另一方面,简单地指责孩子尤其是许多男孩子远离文学也是不公正、不准确的。书市上缺少真正受孩子们欢迎的充满艺术魅力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才是造成这种“远离”情况的根本原因。

让儿童文学的浪漫主义色彩亮起来,涌现一大批直抵孩子心灵的儿童文学优秀作品!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责无旁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