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守护文化传统传承人文血脉

2004-08-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千百年来,春秋战国留下的哲学思想,让我们在做人、行为处事、治国等方面有所依据;《诗》《骚》以降的历代诗、词、曲、文等文学作品陶冶了我们的精神;周易、八卦、理学、禅宗等思想拓展了我们大脑的想象空间。这些经典,已经超越了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成为全世界华人永恒的精神家园。但需要我们重视的,并不仅仅

是这些诗文经典,还有每一代文化传承中对其作出的不同诠释、发挥、再创作,还有藉传统文化载体而传习的文化传统。中华文化脉流绵长,泽被四方,首先应当归因于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华典籍传承不辍,而中华典籍越数千年得以薪火相传、弦歌不绝,究其根底,得益于二:一是历代盛世政府征编修撰,系统的整理研究;二是诗书望族远绍近继,生生不息的家学渊源。传承文化之于学人,是其不容推卸的职责,也是其甘之如饴的精神追求。典籍的传承成就了文化的完整,而典籍的丰富、完整又同时有赖于文化世家对家族文献的整理、保存。世家望族的家族文献,以其巨大的容量、丰富的内容、多彩的风格,极大地充实了文献的内容与形式,钩沉出了文学传承的脉络、时代变迁的轨迹。因此,它不仅仅是“述祖德”、“备家学”,引起族人的自豪感,提高子孙后代对本宗族认同感之用,同时也是地方文献、乃至国家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后世学者研究人文风俗流变因袭的难得资料宝库。从文献学的角度看,家族文献的整理承担着“上以备国家搜访,近以供邑乘钩遗”的历史责任,对整个国家的文献整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正是基于古代典籍对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陶冶情操功效蔚然的认识,国家才不惜花费巨资,连续二十余年开展大规模的古籍搜集、整理、刊印工作。藏书界久有“世乱藏于家,世治藏于国” 《南唐书・鲁崇范传》 的说法,《南通范氏诗文世家》得以面世,不惟是范曾先生个人对先祖述作的搜集、寻觅、整理之功,也是借盛世之功,得益于古籍整理工程的东风送便。

如果再从更深一层探讨,我们发现,传统的文化精神凝结成为传统文化的灵魂,恰恰使传统成为联系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文化精神的传承实际上构筑起了民族文化的脊梁。西方舆论大肆宣扬中国在21世纪将成长为经济大国,甚至是军事大国,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从文化的独创性、发展的持续性以及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性贡献上看,中国的家族文化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文化结构的核心是“家”,而“忠”、“孝”、“仁”、“义”是搭起中国“家”文化结构的四根支柱:“孝”为根本,维系家庭与家族的基本伦理;“孝”向上延伸为“忠”,整个国家是一个大家族,帝王是最大的家长;横向扩展为“义”,“四海之内皆兄弟”,代表人际关系的谐和;而“仁“则是君主官吏或家族长辈对下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忠”、“孝”、“仁”、“义”上下纵横互为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衍生出了中国文化中大部分价值、伦理与道德的体系。作为文化世家的名门望族,则在中华文化体系的完善与中华文化精神的承袭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陈寅恪先生曾说,“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不可分离”。“文化名门世家”的背后,不仅有学术文化的底蕴,而且还有杰出学者、文化人的个体与其家族群体和时代文化相关联的历史情境。或许正是由于“文化世家”的存在,才使文化的多元性得以标著于世。在近现代的学术文化领域,当我们由陈寅恪而追思陈宝箴,由俞平伯而上溯至俞樾,或由梁启超而谈及梁思成时,总是难免在心中泛起一种文化幽情。“诗礼传家”是自古士族念兹在兹的共同理想,而家族诗文集汇聚家族成员的作品,使之如同系在一根绳子上的一个个结,由一脉相承的文学理念衍生出一卷卷在同一文化环境下一脉相承的作品,让后人得以从中慢慢体味其层层相因的微妙关系。

观诸中国历史,我们发现:文学家的家学与师承,使文学得以薪火相传,累世不绝,正是构成文学艺术纵向发展的主力;而同学、交游、僚属与姻谊等关系,则扩大其影响,造成时势,构成了文学艺术横向拓展的助力。其中,家学得于亲族之内,濡染最久,受益最大,最易于助其形成独特的风格,进而影响当时及后世的学术发展,其重要性,较诸师承有过之而无不及。范曾先生得以在艺术上超越前人,成其鸿业,实亦得益于数世家学浸濡,厚积薄发所致。民间有俗语曰“富不过三代”,文学传承亦难过四代,南通范氏家族“能以诗世家薪承火继延至十三代者,不惟中国文学史之所仅见,亦世界文学史所未闻”(范曾序)。也正是基于这种慎终追远的文化理念,范先生才不惜费数年之功,百万之资,将四百年中先贤诗文汇聚成册,刊行于世,乃是泽被当世,功德后代的文化盛事。

从另一个角度看,从家族文化、地域文化的角度观照文学现象,探索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同样为文学研究、文化研究打开了一扇独特的视窗。在我国的文化版图上,“江南”是一块神奇的区域,山润水软,晓风残月,“耕读传家”作为一种文化的烙印和文化的底蕴,潜移默化,已渗入每个江南人的骨髓,融入了每个江南人的血脉,也浸润了江南文学、江南文化。因此,对江南文化的研究,尤其应当关注作为江南文化的创造者、负载者、传播者的人、家族和社会。范氏家族作为江南文化型家族,具有江南世家望族的共同特征:家族成员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所从事的职业也以文化型为主;家族具有相当的文化积累,并有一定的文献储存;重视教育,注重家学;同时,特别注重家族文献的收集与整理,重视文化交往;整体的文化品位、文化素质较高,书卷气浓。正所谓:“世间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如果说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理念的凝固化的载体,那么古典诗文作品则可被视为是传统文化理念的生动形象化载体。《南通范氏诗文世家》汇集范氏十二代诗文作品,涵括古代文学、文献学、文艺理论等各个门类,诗文、辞赋、词曲等各种文体,洋洋大观,正是冀望于范氏文化理念有以溯源觅踪;冀望于这个“在人文中沉醉”的家族,其精神生命能仰仗先人著作的流传而至永恒,文化血脉能代代相承;更冀望于后生学子得以藉之启迪思维,回溯文化的源流,追寻文化的本真。

随着社会的剧烈改变,加之文化的浩劫,如今文化世家存在的空间已几乎无处可寻。?在的家道中落,外在的重组开发,足以使一个显赫家族衰微;而更堪忧虑的,是在过往家族的生活智慧与传家经典中凝聚的家族精神与智慧,连同其依附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认知,在现代文明飞奔的脚步声中渐行渐远。在这种情形下,对世家文化遗存的整理刊布,又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值得欣慰的是,世家的文脉也许因时代变迁而断尽,但是精神上的世家气(或者说贵族气),却可以草蛇灰线,薪火相传。只要人们在忙于经济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不忘注重文化资本的积累,我们的人文景观就不至于日趋单调,我们的文化传统就不至于日渐湮没。当代的知识分子,还任重而道远啊!

(《南通范氏诗文世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