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第一人吴廷康

2004-08-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在上海成立。它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同时,不可否认,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当时共产国际派出的代表是魏金斯基,中文名为吴廷康。吴廷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中共建党过程中究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在中国大革命中,他扮演着怎

样的角色?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以前没有一部专著能说清楚。这对于中国革命的历史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然而,新近出版的一部专著对这些问题作了系统的解答,这就是由青年学者周利生博士撰写的《吴廷康与中国大革命关系研究》一书。由此,广大读者得以从中全面了解吴廷康其人其事。

吴廷康(1893 1953),俄国人。俄文名格列高里・纳乌莫维奇・魏金斯基(Григоий Наумович Войтинскиий),又名查尔金(Эаркин)。吴廷康为其在中国工作时用的中文名。在《向导》、《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时用笔名魏琴或卫金。

1893年4月,吴廷康出生在俄国维切布斯克州涅韦尔市一个木材场管理员的家里。1913年,移居美国,开始从事政治活动。1915年加入美国社会党。十月革命胜利后,吴廷康回到俄国,在海参崴加入俄共(布)。1920年1月,吴廷康开始从事共产国际的工作,负责远东事务。4月,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分局外国处,向中国派出了一个代表团,吴廷康是这个代表团的负责人。他由此“有幸成为1920年在北京和上海与中国共产主义者直接联系的第一个苏联党员”。

吴廷康第一次赴华,主要目的是促进中国共产主义组织的成立。重要成果就是帮助建立上海“革命局”,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围绕上海“革命局”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如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以之为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开办华俄通讯社以加强理论宣传等等无不与吴廷康有关。

1921年4月,吴廷康再次来华,参加原定5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准备工作没有完成,大会没有如期召开。5月,吴廷康返回莫斯科。其后,吴廷康与马林就国共党内合作形式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反对马林力倡的导致共产党失去独立性的党内合作方式。其间,吴廷康起草了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通过的对国民党“一大”发生重大影响的《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的决议》。

1924年4 7月,吴廷康第三次来华。他先到海参崴,经中东路达北京。4月底5月初,到达上海,参加中共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会议。会上,吴廷康批评了退出国民党的情绪,并提出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工作,纠正国共合作中一度存在的右倾倾向。会后,吴廷康赴广州,由廖仲恺陪同会见了孙中山,并参加了太平洋运输工人代表大会。1924年11月底,吴廷康再次来到中国,参加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四大”,并对陈独秀和鲍罗廷之间愈演愈烈的矛盾进行了调解。1925年2月,吴廷康返回莫斯科。

1925年7月,吴廷康来华指导五卅运动。五卅运动走入低潮后所采取的“刹车”计划就是吴廷康和加拉罕共同制定、由吴廷康直接在上海推动中共中央实行的。五卅运动结束后,面对中共退出国民党倾向的再次出现,吴廷康提出应对之策:“从联盟转向联合”。针对国共之间的纠纷,年底,由吴廷康出面,邀集国民党方面的孙科、叶楚伧、邵元冲与共产党方面的陈独秀、瞿秋白、张国焘晤面详谈。这次会谈,对于挽救岌岌可危的国共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蔡和森视之为“向资产阶级让步的开始”。

1926年6月,吴廷康最后一次来华,在中国整整呆了一年时间。此次来华,吴廷康的身份是共产国际上海远东局主席。远东局开展工作后,立即面对两件大事:中共内部退出国民党的倾向和即将开始的北伐。吴廷康主张“从内部反对右派”,要求继续留在国民党内以“切实加强自己在群众中的影响”,同时大力加强国民党左派。对于北伐,吴廷康协调了中共与莫斯科的不同立场,陈独秀那篇著名的《论国民政府之北伐》是以吴廷康为首的远东局意志的产物。其后,吴廷康和远东局俄国代表团另两名成员拉菲斯、福京一起去广州进行为期近一月的实地考察。随后,向莫斯科提交的两份报告说明,此行的重点是围绕“中山舰事件”的分析。报告分析了“中山舰事件”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面对此后果所应该采取的对策。从1926年底开始,作为上海远东局主席吴廷康的在华工作陷入艰难处境。因此,吴廷康主动提出离华回国,要求莫斯科派出“一名有影响的代表到中国来指导整个政策”。这一请求得到莫斯科的批准,1927年6月,吴廷康起程归国。

回国后的吴廷康,脱离了共产国际的政治事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1953年,病逝于莫斯科。

(周利生著:《吴廷康与中国大革命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定价:30.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