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围绕“电视”是不是一门艺术,影视学界展开过长时间的争论。与此相关,电视文化的“雅俗”之争,电视社会影响的“正负”效应之争等也都相当激烈。而今,当电视剧已经成为广大百姓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大餐”,当若干电视娱乐节目成为人们竞相参与的“快乐之旅”,当无数电视大赛、电视节目主持人成为街谈巷议、评头论足的“话题和对象”,上述的那些问题似乎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上述的争论依然在延续,探讨不断在延伸。
但是,有一个事实是不容争议的,近十余年来电视以当仁不让的姿态,扮演着绝对强势的角色,并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生活和习惯。诞生于1958年,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电视近十年来一跃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载体。作为传媒媒介和艺术载体的双重本性,使得电视的触角伸到了各个传统信息传播领域和艺术审美领域,从而在多个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和作用。电视的地位与影响催生着一门学科的创立与构建,这就是“广播电视艺术学”。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广播学院设立“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并于1999年起开始招生,标志着“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正式诞生。2002年,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又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北京师范大学也获准建立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点,而同年北京广播学院又率先在国内建立了第一个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博士后流动站。短短几年间,以北京广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为创建主体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势头和表现,其成果和研究,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普遍关注。
尽管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建立时间很短,,但由于近年来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为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丰富多元且具高关注度的学科研究对象,使得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研究和建设呈现出相当活跃、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就当前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建设现状来看,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两种路径,多元格局。
所谓两种路径,是指由于其学术背景、学术理念、学术风格的差异,参与、投入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建设和专业研究呈现出的两种有代表性的典型思路、取向和方式。这两种路径分别以北京广播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为代表。
第一种路径是以北京广播学院为代表。北京广播学院1954年建校,1959年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1979年开始研究生教育,是中国公认的广播电视专业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北京广播学院在多年来广播电视教育的历史积累中,形成了与广播电视界紧密相连的特殊关系,同时还形成了以专业的广播电视教育为基础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的鲜明特色在于以广播电视传媒特性为集中的切入点和立足点,依托实践,指导实践。
近十年来,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有代表性的学术著作有:高鑫教授的《电视艺术学》、《电视艺术美学》,张凤铸教授的《电视声画艺术》、《音响美学》,曾庆瑞教授的《电视剧原理》、《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苗棣教授的《电视文化学》、《电视艺术哲学》,胡智锋教授的《电视美学大纲》、《中国电视策划与设计》。近年来,高鑫教授在关于全球化时代电视艺术生存的研究,张凤铸教授关于电视艺术与视听语言本体的研究,曾庆瑞教授关于电视剧的文化身份与构成的研究,胡智锋教授关于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的研究,苗棣教授关于美国电视节目类型的研究,等等,都以中国电视现实发展的实践为依据,力图为其寻求更具说服力和阐释力的电视艺术本体理论。这些研究已经在学术界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并伴随着中国电视传媒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断深化。
第二种路径是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为代表。该院院长黄会林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着手组织队伍,开展中国影视美学的系统研究,建设“民族化”的影视美学体系,并力图创建影视艺术的“中国学派”。由黄会林教授任主编、周星教授任副主编“中国影视美学丛书”(共八册),是多年来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在中国影视艺术民族化特质领域勇于探索、不懈努力所结出的累累硕果。黄会林教授的《艺苑论谭―――放言影视戏剧艺术民族化》、周星教授的《中国影视艺术研究》及相关评论、张同道教授关于电视纪录片和电视栏目的研究都显示出相当浓厚的人文气质。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高举影视艺术研究的“民族化”大旗,有着一定的基础和背景: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多学科而且人文社科有着明显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影视艺术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从传统文化学、古典美学的宝库中汲取营养是非常必要和必需的。北师大的理论与实践证明,将影视学科建设与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的学理范式、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相结合,展开深入的研究是可能和可行的,而且是相当成功和卓有成效的。
需要指出的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所倡导的“中国学派”是将电影、电视并称为“影视”,重视电影、电视的艺术共性和电视艺术理论的学理探讨,重视电视艺术所依托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学的根基和土壤。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建设,相对更关注电视作为传媒和艺术的双重本体及其特性的研究,注重将电视置于动态的发展与实践之中,将电视从技术层面到艺术层面,从传媒本体到艺术本体进行全面观照。
除以上这两种凝结较为集中的学术力量的路径之外,广播电视艺术研究还吸纳了诸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报刊杂志和社会团体的研究力量,由此形成了广播电视艺术研究的“多元格局”。他们遍布于广播电视艺术研究的各个领域,在方法上各有特色,在研究方向上各有所长,形成了多元并存、共同发展的良性格局。与北京广播学院和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不同,他们虽然没有形成一定的群体力量而显示出集体性的学术倾向,但也彰显出个性化研究的魅力与实力。秉持社会批评的立场从事电视艺术研究。这部分研究力量一方面对电视艺术作品和新近涌现的电视现象进行多元视角的批评,另一方面还致力于电视批评理论的建构。前者如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研究员,先后出版有《十评飞天》、《仲呈祥评论二集》、《银屏之旅―――仲呈祥论艺术》等,相当全面和系统地展示了20余年来中国电视艺术,尤其是电视剧发展的基本风貌;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教授的《尹鸿影视时评》、《当代电视》主编王啸文的《阅览时空―――电视艺术审美散论》,北京日报解玺璋先生的影视现象评论、北京晚报彭俐先生的电视剧评论,都充分彰显出社会批评的活力和价值。后者如中国社科院新闻传播研究所时统宇研究员的《电视影响评析》、《电视批评理论研究》,四川大学广播电视研究所所长欧阳宏生教授的《电视批评论》对电视批评理论的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美学和文化的视角介入电视艺术研究。这部分研究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方法的思辨性。北京大学艺术系副主任彭吉象教授的《影视美学》,上海大学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金丹元教授的《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对影视美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南方电视学刊》副总编朱剑飞的《电视文化思辨》,首都师范大学的陶东风教授、王德胜教授从审美文化角度对电视文化的研究、复旦大学的孟建教授从视觉文化研究角度对电视艺术的研究也都颇有新意和力度。
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发展与建设很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与时俱进,它不但与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紧密相关,而且还要从不断更新的国内外各种理论资源与研究范式中借鉴经验、汲取营养。但是,必须承认和认识到近年来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建设的努力还掩饰不住年轻的不足、力量的匮乏、积累的薄弱,在建设的道路上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诸多的概念和范畴需要梳理,诸多的理论和体系框架需要构建,因此,有待更多的研究者投身到这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并为此开拓前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