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都知道知名作家石钟山最近写的一部作品《大院子女》吧,所以看了我这篇文章的标题,我想好多人可能以为本文作者要在此对这部作品进行一下大批判了,但作为一个生于80年代的作者,我的确不敢对那些描写七八十年代生活状态的作品大放厥词,因为那些确是我所未曾经历过的。我只能凭借自己多年的阅读经验,以一
曾经有一段时间狂热地热爱讲述知青生活的作品,可能是因为那时候从梁晓声先生的知青小说中受到了太多的感动吧,然后就陆续读到了张贤亮的《青春期》、《绿化树》还有池莉等当代作家的一些知青小说,从这些作品中读到特殊年代里那么一群特殊人物的生活、情感与追求,的确是从中受益颇深的。读这些小说更大的一个收获呢,是每当我和那些曾经历过知青生活现在已是不惑或者知天命之年的中年人聊起天来,总会不自觉地找出那么多的共同语言来。所以读到《大院子女》中有很大的篇幅都在讲述的是一个叫做章卫平的青年的知青生活,便吸引我将这本书“津津有味”地读完。
很多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们能够开创时代之先河,拿《激情燃烧的岁月》来说,这部作品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革命年代还有和平时期老一代革命先辈们的爱情故事,在影视作品吸引观众眼球的同时,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小说也由此出名。《阳光灿烂的日子》第一次向人们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一群生活在军区大院里的孩子们的生活,在中国的电影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也成为我们了解这部影视作品的重要途径。
那么以笔者的粗陋见识,不知道可否称石钟山先生的这部《大院子女》也算他的另一部开时代之先河的作品呢?因为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向我们讲述的是一群在军区大院里长大的青年人走出自己温暖舒适的小家以后在那个背景特殊的大时代环境下的形态各异的生活,有作为知青上山下乡的,有参军入伍的,还有成为军医的,在他们不同的人生道路上,发生了许多有意思的故事,有关于理想追求的,有关于亲情爱情的,作者对主要人物的心理描写都非常的细致逼真。这种内容的作品在我们的当代文学史上是空白,所以我们要说,这部作品具有一种别致的开创性。
尤其给我留下印象的是对两个农村人物李亚玲和刘双林形象的刻画,在以往的知青作品中对农民形象的描述大都表现在一种安于现状的质朴,而在这部作品中则对“人往高处走”的一种小人物极力向上爬的姿态给予了淋漓尽致的刻画,这是笔者以前所未曾读到的。如果说梁晓声、张贤亮的作品在向我们表现的是一种人性的善恶美丑,这部作品中则加进了更多的当代世俗观的因素,对于人性作者并没有耗费太多笔墨。
然而为什么笔者在本文的标题中又要着重强调“可看可不看”呢,因为笔者觉得该书的选材虽然很新颖,对人物的刻画也非常到位,然而当笔者读完该书之后,总体感觉是情节太简单,故事中的人物并不能多么强烈地依托时代背景而存在,更让人不能容忍的是,作者可能在创作时就考虑到这部小说可能要被改编成电视剧这一因素,所以“戏不够爱情凑”这一海岩式的创作方法在这部作品中又得到了空前的运用,章卫平、乔念朝这两位青年不停变换着自己爱情的女主角构成了该书的主要情节。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读者,在非常仔细地读完《大院子女》这本书后,我的总体感觉就是:“对于那些惜时如金的人来说,该书可看可不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