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国最大的古代文学作品数据库完成研制

2004-09-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 由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鞍山师范学院等四所师范院校与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研制、总字数达1.5亿字的大型古籍专题数据库――《中国古代文学史电子史料库》 以下简称电子史料库 近日完成研制,并通过专家鉴定。《电子史料库》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启动,先后有50多位专

家学者参与,投资100多万元,历时近三年。这是继《四库全书》电子版之后又一项古籍电子化的重大成果,其规模超过《古今图书集成》,约为《四部丛刊》的两倍,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一个古代文学作品专题数据库。

由文史专家傅璇琮任组长,国家图书馆詹福瑞副馆长,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原主任张兴华任副组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15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在认真听取课题组汇报、观看数据库演示后,对该成果从作品选目、版本质量到软件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鉴定,评审委员会认为:

《电子史料库》是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全文数据库。该史料库充分吸收了古籍研究整理的成果,选目精审,版本可靠。史料库文献基本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史所涉重要作品,有1亿5千万字,随文插配的数千幅珍稀图片,有助于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拓展读者的阅读空间。史料库设计方案新颖,解决了多数据之间的复合关联等技术难题,结构合理,文字处理规范,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检索功能强大,速度快捷,准确性高,采用了较为先进的防盗版加密技术,界面美观,操作简便。该软件独创的动态联机字典、词典,功能实用,技术先进,能突破纸本书注释的局限,较好地解决了古籍阅读中的文字障碍。本项目是数所高校和专业文化公司联合科研攻关的结果,这是一种新的合作模式,提高了项目水平,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快了研制进度,节省了研制经费。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软件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成果的完成和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研究手段现代化已进入一个新阶段,代表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方向,并将对高校文科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电子史料库》从立项开始就确立了“高起点、高质量、新技术、新思路”的原则,专门成立了课题攻关组和学术指导组,从方案设计开始,认真组织书目挑选、版本确定、数据录校、插图选配、软件设计等每一个环节,使《电子史料库》成果整体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2002年3月,由傅璇琮、费振刚、张燕瑾等十多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电子史料库》建设方案进行了认真的评审,专家们对史料库建设方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是一项系统整理中国古代文学典籍的宏大工程,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化古籍整理和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所选书目充分吸收了近现代古籍研究的成果,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所需的基本文献,内容丰富,体例完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进一步深度开发的潜能。

2003年9月,该史料库参加了教育部2003中国首届高等教育软件展。其间绝大多数的教学软件都是多媒体课件,文学史史料库以一种全新的思路出现在展览会上,它以设计新颖、内容丰富、界面优美、功能强大等优点,从众多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的展品中异军突起,使参观者耳目一新,引起了不少高等院校的关注。

《电子史料库》的先进性、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电子史料库》所选先秦至晚清600多部古籍文献,涵盖了20世纪以来数十种中国文学史中所提及的重要作品,其中既有《全唐文》这种上千万字的皇皇巨著,也有《游仙窟》这种短篇小文,既有随处可见的“四大名著”,也有一般书店难觅踪影的“一人永占”。史料库选目工作由赵敏俐、钟振振、万光治、刘刚等四位专家担纲,反复权衡,分类编排,并数次征求专家意见,形成了一个能满足高校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用途的大型文学作品库。

二是精。《电子史料库》书目确定后,课题组对所选书目逐一排选版本,按照“优中选精”的原则,对入选的文学作品逐一确定所用底本,从源头上保证史料库的权威可靠。在电子化过程中,所有文档均打印成纸本,按照图书出版流程,严格实行三校三审,使数据准确率达到了出版质量。

三是快。《电子史料库》大大提高了检索速度。在任意范围检索一个字 词 平均不到一秒钟。在检索内容时使用者可以自由确定检索范围和条件,其检索范围既可是一卷书,也可是一部书或若干部书,使每部书都达到逐字索引的效果。强大快速的检索可大大提高研究人员查找文献的速度和质量,也可满足读者跳跃式阅读的需要。

四是新。传统的注释仅限于个别疑难生僻字词,并且一般只在第一次出现时加注。通过电子技术,可以实现全程注释,即通过建立专用字典、词典、数据库,用软件实现对文学作品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加以注释,以实现“字字可查”、“句句有注”的最优目标。为方便阅读,《电子史料库》还附有历代帝王纪年表,干支次序表,汉字偏旁部首表,六十四卦等多种附表,供使用者随时查阅。新思路的引入,新技术的采用,大大提高《电子史料库》的方便程度,增加了使用价值。

不久前,来自全国40多所院校的50多位代表共聚京城,围绕中文系教学改革与古籍电子化这一主题展开讨论,认为《电子史料库》的成功研发,为高校中文系师生提供了一套完整准确的中国古代文学原典,打开了中文系科研和教学改革的新路。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共同提议成立“高校文科电子信息资源中心”,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信息共享。目前,从首都师范大学得知,已有十多所院校有意参加“信息资源中心”,《电子史料库》在高校教学改革方面所起到的示范作用,已经有了初步的显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