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贺知章有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有名的七绝《回乡偶书》对我国凡喜爱唐诗的人来说,几乎人人(甚至连三岁孩童)都能背得出来的。这首诗虽说诗文直白,但寓意深长。诗人少小离家,暮年归乡,一口乡音没有改掉,两鬓已斑白,家乡的孩子自然见了他不
现代社会提倡讲普通话,国人讲普通话蔚然成风,这本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大标志,是件大好事,可有些人对此却开始表示出“担心”来了。怕长此以往,会灭了方言、乡音。据说上海有的人对现在的孩子讲不好上海话也“发急”了,建议学校开设讲上海话的课程。前些时候,我从报端上看到一条消息,说杭州有人提出要保护杭州话云云。对乡音、方言,我们确有一种奇怪的、复杂的、矛盾的心态。一方面觉得“乡音”听起来令人感到很亲切、有一种感染和凝聚力,特别是在异国他乡,见到同乡,听到乡音、方言,这种感觉就会更甚。但有时,人们又为由于浓重的乡音、方言妨碍交流而感到费力与不便。因此人们又努力提倡说普通话。
既然有人提出要保卫“方言”、“乡音”,那么也就会有人提出“普通话”要不要保护,要不要普及?难道为了保护“方言”、“乡音”就让多年来我国政府部门积极提倡说普通话的胜利成果付之东流?所以我以为,我们不要去提那种保护什么“方言”、“乡音”之类的话。我以为,只要世上有国家与民族存在,就会有“乡音”存在。同时,时代、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语言文字也是要发展的。这里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日常生活中,人们说普通话时常用的“再见”一词,江浙一带的人以前一般都说“再会”,而现在的年轻人(包括有些中年人)喜欢说“拜拜”了。“拜拜”无疑是个外来词,它与中文的“再会”、“再见”虽然说法不一,但都是表达“告别”的意思。现在它被中国人接受了,并且不断以“普通话”和各种不同的“方言”应用于人们的对话当中,这就是语言的一种演化与发展。
我们现在有人为年轻人因长期讲普通话而上海话、杭州话等讲不纯正感到担忧,其实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而且也是多余的。因为人们各自有选择语言说话的权利与自由,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而不是目的。至于语言的纯与不纯,由于语言要演化、发展,也只是相对而言,但基本的语音语调是不会变的。现在有好多外省市的人,甚至外国人来上海、杭州等城市学习、工作、谋发展,虽然他们讲了一口自己当地的家乡话或外国语,但他们大多年轻好学,迫切需要和上海人、杭州人等城市的人进行交流,他们积极工作的同时,也需要娱乐,需要看懂当地的戏剧、听懂当地的流行歌曲,需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等。再说,中国人历来有客随主便和入乡随俗(这连好多外国人都知道了)的习惯的。所以,无论是外省市的人,还是外国人,他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融合到上海话、杭州话的潮流中来的,他们会学着说上海话、杭州话的。我们在电视等传媒中不也看到或听到了有些外国朋友讲起北京话、上海话、杭州话来甚至比我们自己有些人讲的还要来得地道吗?这些外国朋友能因为他们长期讲我国的汉语或城市方言而把他们自己的母语给忘了吗?可以肯定说不会的。所以我要说:劝君莫发慌,天不会塌下来,“乡音”是可以改掉的,但“乡音”是难以被人遗忘和消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