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口服避孕药之父”以小说描绘科学 《诺贝尔的囚徒》展示学界众生相

2004-10-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10月4日至11日,本年度诺贝尔奖各个奖项相继揭晓,一如既往地吸引了广大公众的目光。就在这个时候,一部围绕诺贝尔奖而展开的小说《诺贝尔的囚徒》(原名CANTOR'S DILEMMA,直译为《康托的困境》)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在这部由美国著名科学家卡尔・杰拉西(Carl Djerassi)创作的作品中,诺贝尔奖并非仅仅代

表了桂冠和光环,也是不折不扣的牢笼;小说中的科学家在名利与良心的夹缝中难于取舍,陷于困境而不能自拔。

小说主人公、生物学家康托在学术上卓有建树,被视为诺贝尔奖的可能得主。他提出了一个肿瘤发生学的创新理论,并指导其得意门生杰里完成实验验证工作。这项结果被权威学术杂志《自然》发表后引起了轰动,康托还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然而,哈佛大学肿瘤学权威克劳斯无法重现实验结果,而杰里又被人指控可能在实验中作弊,这使师生感情出现裂痕。可是这个尚未真正获得证实的理论却博得了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青睐,从而引起了康托与杰里之间的明争暗斗。克劳斯更是利用自己发现的隐情,要挟康托推荐他为诺贝尔奖候选人,使康托陷入了无法解脱的困境。小说在学术研究活动之外,穿插了一些校园中的感情故事,刻画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杰里的女友塞莉容貌姣好,是化学高才生,在大学第二年就被年龄相差三十多岁的教授勒夫金勾引,但也从师生恋中获益,得到了后者的许多学术指导。塞莉的导师琼・阿德利希望在学术上出人头地,为了克服学术界对女性的歧视,宁愿不生孩子,甚至还更改姓氏,以求在论文排名时占先。主人公康托也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他不但是一个业余提琴手,还热心收集色情艺术作品和古代家具。此外,小说对学术研究中的优先权、人际关系、导师选择、发表论文、寻求资助等方面都有精彩论述。

科学界的伦理道德是小说的主题。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述:“科学界也是一个社会团体,有自己约定俗成的规矩,有自身的社会契约。科学精英们这种职业上的越轨行为,会对科学文化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呢?这类灰色的问题正是我想在这部小说中揭示的。”近年来,学术道德问题已成为国内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从“长江读书奖”的论争到“王铭铭事件”,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部小说对于国内有关人士透视和思考学术腐败、科研道德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正如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前所长胡亚东先生为中文版所写的推荐语所说,此书“堪称国外学术界的《围城》”,“极富教育价值”。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霍夫曼则亲笔为中文版作序,希望中国的科学家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在行走于科学之路上时,也对伦理和人类价值进行一些思考”。

该书作者卡尔・杰拉西被誉为“口服避孕药之父”,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杰拉西在化学上成就卓著,先后发表过1200篇学术论文,不仅是唯一一位先后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美国国家技术奖章的科学家,还获得了首届沃尔夫化学奖等多项荣誉,但却由于种种原因,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1999年,他被《泰晤士报》评为“千年最有影响力的三十大人物”之一。杰拉西在退休后转向文学创作,先后出版5部小说和3部剧本,赢得了国际性声誉。《诺贝尔的囚徒》在美国出版后已先后13次重印,并被翻译成德文、法文、西班牙文、日文、葡萄牙文、意大利文等多种文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