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世界石油争战频起波澜

2004-10-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 正如《福布斯》每年都要评选世界500强企业一样,各大权威媒体每年也要给当年国际舞台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排个座次。今年,国际油价的跌宕起伏,毫无疑问将列入榜单。6月2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以42.38美元/桶,创下从1983年3月30日开始交易以来的最高纪录。半个月后,由于伊拉克输油管

道恢复石油出口,纽约市场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迅速大幅回落。而自9月中旬以来,纽约油价涨势凶猛,10月22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再创历史新高,每桶突破55美元。就在油价舞蹈于峰巅浪尖之时,世界知识出版社《大搏杀―――世纪石油之争》一书的出版上市,着实踩了个正点。

据了解,《大搏杀―――世纪石油之争》起笔于伊拉克战争。该书作者对这场战争刻画得入木三分。实际上,不仅仅是伊拉克战争,自1859年8月德雷克上校在宾夕法尼亚州钻出第一口抽汲式油井以来,石油和战争就“剪不断,理还乱”:两次世界大战、历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很多的血都是为石油而流淌的。在这里,作者为读者展示了一幅气势恢弘的关于石油战争的历史画卷。

接着,作者对国际石油格局的变迁及走向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从根本上来说,国际石油问题是国际政治和经济博弈的焦点。在这个战场上,美国无疑是最大的“玩家”。作为世界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重点都紧紧围绕石油这个指挥棒转。对美国而言,地缘政治的重要涵义之一就是确保其海外石油供给,一旦其海外石油来源区域出现政治经济不稳定,美国必定“该出手时就出手”。凭借着强大的综合实力,美国意欲按自己的意志绘制世界石油版图。

当然,不只是美国对石油虎视眈眈,很多国家都在打石油的主意,所不同的是,其他国家没有美国那样的综合实力,因此它们的石油战略多多少少带有防御色彩。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们绝不会束手就擒。在这个世界新石油格局尚未最终定型的动荡时代,它们都在竭浑身之解数,以谋得未来世界石油版图上的一席之地。

该书的落脚点是中国的石油对策。伊拉克战争给中国石油安全敲响了警钟。作为一种应付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不少国家建立了国家战略储备,美国的储备一般维持90天,日本达到167天,欧盟成员国为90天。如何加强能源安全,有效化解油价风险,减轻油价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对于中国而言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这也许不算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哪部书像《大搏杀―――世纪石油之争》这样,以大量翔实的数据和鲜活的实例,通过各国对比和相互借鉴,为中国21世纪石油战略构想出谋划策,给所有关心中国能源未来的人们以启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