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向虚假城市经验投掷燃烧弹

2004-10-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一位文化杂粮的爱好者,出身是地质队员,在城市文化的地形图上,被他敲击的对象,统统成了值得开采的知识矿脉,尽管在很多人看来,这些考察对象是无用的石头,但石头作为地质地貌的信息携带者,在他看来,都带有知识考古与想像力考古的可能性。这本企图一网打尽的书,就是批评家张柠的《文化的病症―――中国当代经

验研究》。这本书既谈到了非常学术的文化转型,也有对非常“不学术”的媒体雇佣工―――“狗仔队”现象的考察,既有非常高雅的实验戏剧,也有非常通俗的肥皂剧等等。

对当代都市文化符号的识读,西方思想家、学者、艺术家和作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比如艺术家沃霍尔,被称为超美学现代拜物教第一人,他恶狠狠地把一堆用机械复制的作品扔给观众,他恨不得自己变成一台机器,而别人却在以技术开发的名义,制造科技神话的幻觉。我相信沃霍尔如此决绝和残酷,是作为绝望的最后一计,属于拯救的程序。

正如通过消灭艺术家来拯救艺术一样,消灭学术来拯救学术已经成为可能。如果有人能像沃霍尔,意识到自己的学术机器人的处境,那么,自由思想与深邃的洞见,才是衡量研究与写作的唯一标准,“学院派”终将成为一个假命题。

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尔曾说:我没有遵循学院的轨迹,也没有遵循体制的步骤。这位法国农民的儿子认为,农民的懒散是一种自然的能量,付出的与得到的维持着一种能量平衡关系,但城市的野心勃勃正在破坏这种平衡。鲍氏作为思想渊源之一,张柠在个人身份上,依然以农民般的固执,拒绝被学术围城收编,他习惯在自留地上,和城市经验喃喃细语,就像他在书里提到的农妇,和她的母猪说个没完没了一样,让张柠给城市文化写下最为翔实的病理报告―――《文化的病症》,而学院教授却在另一边,拿着学科基金,在西方论著和咖啡地图里,购买二手的城市经验,研究所谓的“大众文化”。

人和物的关系,横亘在城市经验的核心地带。这种关系被消费行为所陈述,是商品在改写人性的内容、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月光下,人与麦穗的低语,是如何转换成了人造光晕中那商品送来的脉脉秋波?而那些曾经属于精神领域的事物,比如戏剧、文学作品等,是怎样在消费时代,被换算成流通货币,造成“人民的钱包十面埋伏”的紧张局面?这诡计,和被疯狂复制的欲望,布满了城市天空的每一个角落。

经济学专业人士,无疑成了这个时代最风光的形象代言人。利益最大化,让这个曾经穷怕的国度兴奋得不知所措。一个最普通的农民,都是经济学行家,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公式就是,投入与产出的差额,成为我们选择的根本依据。比如,农副产品的年度收成和打工的年度薪金一比较,就知道,他是该留下来还是进城。

在更普遍的意义上,每个人都在寻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城市作为价值多元的活动平台,在我们的时代,被改装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大集市,充斥着仿冒的二手货,这也许是所有的欠发达地区的共性。古典主义的价值抽空之后,迫不及待地投向商业的怀抱,导致所有的人在向所有的人“卖笑”。“造假”是我们城市经验里的核心词汇,在城市符号中,张柠嗅出了文化外套捂住的膻味。并不是所有的交易都是肮脏的,肮脏的是偷梁换柱、以次充好,并迅速地被幼稚的市场接受。

张柠在书里承担的似乎是“职业打假”的角色。文化产品的工商管理者,非文化批评家莫属。于是我们发现,一个个伪先锋、伪叛逆、伪怀旧、伪乡村浮出水面。在张柠的审视中,先锋戏剧家变成了布道的巫师;靠叛逆起家的年轻写手在文化“红灯区”晃了一圈又“从良”了,成了主流文化的乖孩子;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被炮制成“文化可乐”;假古董商蒙蔽了被物质奴役的心灵……这仿冒的现代城市经验里,精明算计在左右着文化产品的生产,先锋、叛逆、怀旧、身体解放是被置换成商品标签,在市场上大面积地流通,让批评家忍无可忍。这些像细菌一样繁殖的空洞符号,疯狂的是符号,而不是我们。个体的疯狂,是对既定价值秩序的反叛,而不是披着疯狂的外衣,掐指算着外衣所带来的好收成。

城市化进程的呼声很高,以为把乡政府的牌子换成街道居委会就城市起来了,这是在政治冒进中自欺欺人的做法。更何况,那些被街道、小区结构起来的城市,在硬件上有一个相对的规模,而城市经验的细节依然是经不起琢磨的,这就是西方城市大众文化理论无法直接介入中国本土的原因,那更需要评论家有着艺术家的直觉,小心甄别城市经验的真伪。

到处都是文化致幻剂。一个文化批评家,作为城市经验的拾荒者,或者垃圾清理工,张柠亮出了文化食品安全问题的红灯。一个经验主义者,比任何主义都对经验保持兴趣和警惕。这个在城市文化街垒战中投掷燃烧弹的家伙,不是假惺惺的传统价值的卫道士。现代性的毛病不在现代性本身,而在于准现代或者现代得不够彻底,这一切都造成了一个从农民文明与封建文化中刚刚抬起头来,企图呼吸新鲜空气的社会,它不可避免的复杂性和暧昧性。

(《文化的病症――中国当代经验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