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非营利组织研究的新进展

2004-10-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近年来,非营利组织越来越受到政界、学界和公众的普遍关注。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政府的治理模式以及包括社会保障、教育等在内的公共服务体系都面临着结构性调整。在政府治理模式上,中国开始由“全能型”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机构的规模日趋小型化,政府作用的范

围逐步收缩。在这种制度背景下,作为政府职能转换和公共服务的替代性提供者,非营利部门的地位和作用开始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20世纪90年代,作为非营利组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别,我国的慈善组织迅速发展,在扶贫和突发性灾难救助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于具有民间性和非营利性特点,它们往往在某些政府不便出面的时候发挥着政府不能起到的作用。但学术界对慈善组织的组织形式及运作方式却少有深入的研究,田凯博士的《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个案研究》一书是国内第一本对中国慈善组织的产生和运作进行专门研究的著作,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在本书中,作者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在对一家具有代表性的慈善组织做了翔实的经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中国慈善组织产生的制度背景、运作模式、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以及慈善组织在中国福利体系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构建了一个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非营利组织产生和运作的理论框架。从本书的选题可以看出,作者具有理论上的敏锐性,将对我国慈善组织的分析建立在比较前沿的理论基础上,将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理论水平。

作者发现,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迅猛发展的慈善组织绝大部分是直接依托于各级政府的民政部门建立的,很多慈善组织与民政部门甚至还是“一个部门,两块牌子”,慈善组织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直接来自政府。尽管它们具有慈善组织的形式,却是以与政府类似的逻辑在运作。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经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的层面上,而是以学术的敏感,意识到了这种独特现象蕴含的丰富的理论潜力,把这种现象抽象为组织形式与组织运作的偏离,并用“组织外形化”的概念予以概括。经过深入访谈,作者发现,组织外形化是非协调的制度环境对组织行动实施约束的结果,也是慈善组织面对制度环境的压力而采取的理性的生存策略。由于组织的形式与运作的不一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他试图创建一些命题来对这种现象进行理论化阐释。因此,尽管本书以慈善组织为经验研究对象,但提炼出的相关理论,却可以拓展到对具有类似现象的组织的分析,对于中国从政府内部分化出来的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和运作的特点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在研究策略上,本书以组织研究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和种群生态理论为基础,促进了中国非营利组织研究的范式转换。以往国内的非营利组织研究多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宏观视角加以分析,这一宏大叙事传统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前的社团研究中占据着主导位置。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团研究基本上是在中国式的话语体系下展开的,比如社团的“半官半民”性质、“半官方社团”、“自上而下型社团”、“自下而上型社团”等。尽管这些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我国社团的某些特性,可是往往过于通俗和口语化,与国际上已有理论的对话能力显得较为薄弱。田凯把中国的慈善组织研究和新制度主义理论、种群生态理论结合起来,采用微观分析的角度,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的前提下,把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研究建立在更为坚实的概念和逻辑推导的基础上。作者通过对经验现象的深入挖掘,从中抽象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理论假设,进而通过精细的经验论证和逻辑推理,得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命题和理论。田凯的研究为中国非营利组织研究的理论化做出了努力,更在此基础上,对组织研究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有所推进,从而使自己的研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对话能力,其中的理论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从现实意义方面来看,本书从国际比较的视角,通过对一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非营利组织的个案研究,将研究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集中在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上,对中国非营利组织运行的制度环境,对非营利组织的登记管理、筹资环境、组织绩效、决策机制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可以为政府关于非营利组织的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个案研究》田凯著商务印书馆)2004年7月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