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磨刀霍霍向莱维

2004-11-0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著名的法国当代哲学家贝尔纳 亨利・莱维(Bernard-Henri Lévy)最近成了巴黎知识界口诛笔伐的头号标靶,有多达七本即将出版的新书,不约而同地批驳他的哲学思想,质疑其学术成就,甚至对其揽

财之道刨根究底。其中的数本书已保证要拆穿这个“学术骗子”的真面目,并说,莱维实乃外表漂亮,“腹中空空”的花瓶哲学家,在萨特、福柯和德里达等人去世后,莱维不配取代他们生前的位置、成为战后法国哲学家的代表。

莱维是法国极有影响的当代哲学家,在法国,人们可以不提他的全名,而只呼其姓名缩写BHL,足见其名声之大。他的作品在中国亦有出版。4年前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过他的代表作《自由的冒险历程:法国知识分子历史之我见》(作者译名为“雷威”),他也曾为许多法国文化巨人,如波德莱尔和萨特等人撰写评传,有些也曾出版过中文版。

莱维并非传统的书斋或校园哲学家,他极其擅长利用现代媒体。批评者说,莱维的名字在《巴黎竞赛画报》上比在哲学杂志上出现的次数还要多。30年来,他在法国的电视辩论节目中如日中天,这也与他英俊的相貌有关,他的头发总是精心打理,显得潇洒飘逸。莱维还因喜好“露胸”而闻名,他的上衣扣子,总是仿佛不经意间松脱那么几颗。

一本名为《莱维入门》(Le BA BA de BHL)的新书指出,莱维所采行的一种急不可待、投机取巧的研究方法,其根源在于他自认“法国最伟大知识分子”的“庞大的自我”,以及媒体对他的阿谀吹捧。

莱维与媒体的关系一直饱受非议。政治学教授埃尔万・普瓦罗(Erwan Poiraud)在其论文《莱维:一个媒体知识分子的社会学》(BHL:sociologie d'un intellectuel médiatique)中,深刻剖析了这种关系。

“如果他没有得到任何哲学家或大学的承认,媒体也不可能将他奉为大知识分子,”普瓦罗对《巴黎人报》说,“他的力量在于快速的思维。有些哲学家花五年时间才能完成的著作,他只需四个月便可成书,因为那都是给电视节目和电台写好的现成东西。”

法国电台的记者里夏尔・拉贝维尔(Richard Labevière)与格勒诺布尔大学的哲学家布鲁诺・让马尔(Bruno Jeanmart)合作,写成了《莱维的思想缺失》(Del absence de pensée chez Bernard-Henri Lévy)一书,指责莱维的作品“腹中空空”。

一家讽剌周报的记者尼古拉・博(Nicolas Beau)则与作家奥利维耶・托塞尔(Olivier Toscer)合作著书,调查莱维巨额家财的来源。据他们估计,莱维的财富大约高达1.5亿欧元。

名记者菲利普・科昂(Philippe Cohen)即将出版的一本厚达500页的书,据称火力最为猛烈,该书将对莱维的私生活做一次全面清算。科昂去年初与人合著的《世界报黑幕》(La Face Cachée du Monde)曾在法国新闻界掀起轩然大波。

分析家指出,当前的这股反莱维潮流,显然是对他过去数十年来骄奢的生活方式和学术作风不满情绪的一次总爆发。其导火索是莱维去年出版的《谁杀害了丹尼尔・珀尔?》(Qui a tué Daniel Pearl?)。该书写的是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珀尔在巴基斯坦遭绑架残杀的事件,但莱维却用了半是小说,半是调查的写法,结果引起了死者家属的强烈抗议。评论界也充满对此书的批评,理由是该书错误百出,而且结论荒谬――莱维说,珀尔之所以被杀,是因为他知道了太多基地组织开发核武器的秘密。

面对来势汹汹的批评浪潮,莱维似乎不为所动。法国媒体报道,莱维对朋友表示,他不会因而受到伤害,相反,他视之为巨大的成功。在他看来,这么多人对他感兴趣,正是他声誉日隆的体现。因为在他之前,还没有哪个作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为这么多图书的主题。他说,他今年56岁了,已经学会了怎么对待批评。“当有人攻击BHL的时候,他并不是在攻击贝尔纳 亨利・莱维……BHL不过是个招牌而已。”他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