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以其复杂、多义、混沌的文风氤氲了美国南方世界的玄秘和疏离,他的距离感还表现在他对生命的态度,对置身其间的南方生活的无奈和揶揄。福克纳研究专著《在心理美学的平面上――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论》(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2004年6月,以下简称《福克纳小说创作论》)中,朱振武教授以心理美学的全新视角
致力于人类灵魂探索的福克纳在1949年诺贝尔授奖时被称为“作为一个寻根问底的心理学家,他是不可逾越的大师”。与其超凡想象所缔造的艺术世界遥相对应的是福克纳隐秘的内心需求。如瑞典科学院所评,福克纳对其所描写的痛苦自身也有深刻体验,“这种体验要求把战败的苦果连同贫困、衰落和各种腐朽堕落的核心内容都吞下去”。这样一个饱受爱情折磨、身心自卑的灵魂,被世俗幸福所放逐,只能在心灵的废墟中寻找虚构的安谧与满足。他的作品强化了一往无前的悲惨境遇,主题回旋蔓延,首尾互相吞衔,浑然糅合虚幻与现实。这正是福克纳将生活的寂寞和痛苦融化其中,为陷入绝境中的自我寻找生存的支撑、欲求不朽的动力。这颗濒临枯萎的心在现实生活中收获绝望,却依然相信拯救的力量来自生命内部,他对创作的狂热,既是自我的拯救,也是欲望的出口。写作成了他挽救精神上消殆的唯一可能,是逃离、拒绝绝望的需要。在表达着南方人郁积的怨恨、饱满的痛苦的同时,福克纳在绝望中积淀希望,以此来抵御阴暗的现实世俗对困惑的现代人的不屑的蹂躏。
从福克纳创作的心理动势到文本的心理范式到结构的心理机制,整个追究过程中,《福克纳小说创作论》把无奈、冷漠、不信任等人性一再放大、比照,使读者得以凝视福克纳既旁观又参与的创作状态:家族衰败、爱情幻灭,个体生命在时间机器的齿轮下被碾为齑粉的危机之下,生存艰难、深怀怨恨却又生命热情淋漓。这是对疮痍满目但又滋长希望的复杂文本及结构从其创作者心灵创伤的角度来解读的一种尝试。
该著作得益于美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现当代发展。20世纪下半期以来心理学进入了精神的或认知的时期,心理学家们对人类思维、动机等古老课题的研究在揭示动机内在规律性上取得了新的进展,从把人的行为机械解释为被动受环境刺激或本能决定趋乐避苦的欲望,到将动机归因为有目的、有期望、有理性的主动认知和推断,无不大大影响了当代文、哲、艺领域的研究。
作为国内第一部采用心理美学理论对西方文学著作进行个案研究的专著,《福克纳小说创作论》以作家的心理特征为聚光点,笔锋深涉创作的心理动势和心理轨迹,发掘福克纳创作的深层原因及其小说的美学成就的根源,文笔诗性哲思相融,线条奔放,一气流注,为福克纳研究及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带来一缕清风。
《在心理美学的平面上――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论》朱振武著 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2004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