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这个字眼在钱锺钟书先生和老舍先生的书中,代表着那个时代整个英国的缩影……它又是一支红色球队的名字,麦克・欧文是个帅小伙……它是泰坦尼克号的始发地,印在船身上的“L I V E R P O O L”这九个巨大的字母随这艘巨轮一起被海水埋葬为悲剧……它是叫人又爱又恨的约翰・列侬和披头士乐队的故乡……
来到利物浦,感到这是一个貌不惊人的城市。不似伦敦般摩登,也不若爱丁堡唯美,甚至不如上海舒适方便,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不曾加以修饰。刚开始真的有点失望,但后来发现利物浦的味道是要慢慢体会的。记得离开英国的时候,我告诉同伴相比伦敦和爱丁堡,利物浦在我心底留下了更多的东西,而同伴竟然也有同感。我们预订的酒店叫利物浦希尔顿,但来到利物浦才发现它竟然位于利物浦与曼彻斯特之间的小镇圣海伦,而且设施远不如国内希尔顿酒店的档次。刚开始我们不得不被每天坐火车进城出城拖得疲惫不堪,但后来发现正是走了这许多“冤枉路”,我们才得以遇到真正的利物浦。
建筑往往是对一个城市印象的开始和最终的沉淀。作为世界上最早兴起的工业城市之一,利物浦的建筑设计是非常功能性的,结构和颜色都十分整体。没有冗余的软绵绵的装饰,单纯而硬朗。那种平实给人以实实在在的存在感,竟突然觉得一切花在装饰上的心思都有点可笑了。从早期建造的船坞、仓库、工厂到较新的商场、住宅,这种风格一直沿袭,所以整个城市的气质十分统一。
曾经负载显赫历史的“帝国之城”如今沦落为全英最穷的城市之一,这一点多少令当地人有点尴尬。但和从没富过的地方完全不同,今天的利物浦虽然有一种颓废劲儿,却决不同于卑微。仅仅从个人喜好上来说,我爱极了城里随处可见的斑驳的墙壁和脱落的颜色,那些没落的细节和不完整性能带给人太多的想像空间,抽象了时空和距离。利物浦可以看到很多废弃的建筑,有的甚至突兀地只剩下原本的一半,内在的隔层和楼梯结构都历历可见,仿佛巨大的建筑结构课教学道具。究其原因,一些是遭受二战轰炸后的遗迹,另一些则是由于资金问题或建到一半或拆到一半的尴尬项目。有意思的是,利物浦人对城市外观现状的看法分为截然不同的两派,我们的两个当地朋友的说法就代表了这两种典型。曾是BBC记者的Tomas觉得利物浦现在太落魄了,真该好好向中国的上海学习建设现代化大都市。而作为利物浦双年展策展助理的Sarah则坚持认为如今原原本本的利物浦让人感到真实和力量,人们走在街上就能和利物浦的历史同在,如果盲目地将城市改头换面就会失去了它的性格。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和Sarah站在一边,我喜欢利物浦现在的样子,我喜欢平实而且到处藏着故事线索的利物浦,不愿意它变成第二个纽约或者说第二个上海。
最初到利物浦的几天,我们总觉得有些异样,这里的人显得出人意料的少。其时正值披头士纪念月和马修街音乐节,加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乐迷和游客,该是最热闹的时候。但实际情况是,除去几条举办音乐庆典的街道外,整个市区冷冷清清。很多地方没人,连市中心的店铺都关门很早。
这种“利物浦无人”的感受,我们在后来的采访中不断求解。原来,英国北方的一些前大工业城市都多少存在人口外流的现象,这种内城衰落的现象被称为逆城市化现象,利物浦算是比较典型的例子。一方面,这个工业革命时期的宠儿早已过了高速发展的城市化阶段,加上港口的优势不再,经济不断衰退,于是大量失业人口涌到附近的新兴小城市如绍斯波特、沃林顿等地或更繁华的伦敦等南部大城市谋生。另一方面,留在利物浦本地的较富裕阶层也不断迁向郊区,以追求更少的交通拥塞、更清新的空气、更安静的环境和更大的居住空间,并通过买车解决了交通问题。显然那些能够搬出的人都有相应的经济实力,而那些没有经济实力的则被城市衰败的螺旋所套牢。以此推断,市中心最后剩下的无非是穷人、失业者和学生。数据显示,利物浦在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时间段里流失了35%的人口,市区成了滋养社会闲杂的温床。
从20世纪中期开始,利物浦的衰败历程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几乎是一代人的时间。这种长时间的低落状态不仅极大地损耗了这座城市的实力,更对人们的心态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真的,如果是一座只有百年历史的城市,则有极大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了,但我有信心说利物浦不会。因为800年的时间已经让这座城市经过了反反复复的高潮和低点,历炼成熟,懂得如何去面对和调整自己,如何去忍耐和积淀而后再起。
目前,市政府和城市规划专家们已经开始着手一项可持续的市区再造计划,而申办2008欧洲文化之都让利物浦收获了第一次成功。今天我看到的利物浦人心态很好,他们可以坦然地面对种种难题和尚不够激动人心的环境,他们可以把自己当成一个新生儿,从头来过,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如果一个城市与它的名字多少有些宿命的关联,那么,应该的,Liverpool本就是生命之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