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编写误区 引进促进原创
■梁小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教授 著名经济学者)
目前我国高校经管学科的教材教辅出版状况总体上水平比较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经管学科教材教辅图书的出版数量很多,但是精品很少。不同的教材教辅读物内容常常互相抄袭,重复性很大。而美国的同类教材,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读者对象。比如我翻译的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非常适于非经济专业的读者阅读;迈克尔・帕金的《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教材则适合用于大学教学,还有一本《经济学:私人与公共选择》(中信出版社),书中许多专题都对经济学的问题有深度探讨。我们的教材与之相比,雷同之处比较多。各高校选择教材的标准常常不是在现有的教材中选优,而是只用自己的教材,实际上许多编写教材的老师水平是有限的,这无疑是教材使用的一个误区。另一方面,国内原创的经管教材,内容比较陈旧,不能及时、全面地反映这一领域最新的内容。而国外的经管类教材一般是三年一版。在教材内容的表现形式上,国内的教材写法比较刻板,而国外教材相对比较活泼,可读性更强。在国外常常是大师写教材,如曼昆,萨缪尔森,而国内却常常是水平比较低的老师在编写教材。此外,国外的大师写教材,基本是独立完成的,我们的教材往往是集体完成,毕竟每个人的学术体系和文字风格是有差别的,所以一个人主编,一群人共同来写,是教材编写的一个弊端。
今天我们引进国外的经管教材,数量比较多品种也比较杂,应该注意的是:一、要引进国外最新的版本,有些比较陈旧的教材不必引进,因为国外的经管教材版本更新很快。二、要引进国外权威的教材,国外的教材数量和品种很多,而权威的教材常常是学术界教育界有定论的。可以多关注国外的此类书评,因为国外的书评对图书的评价更客观。三、引进的国外教材要适合中国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学习能力。出版毕竟要面对自己的读者市场。有些国外经管教材定位太高,不宜引进。
引进是第一步,毕竟还是要着力发展我们的原创经管教材,中国学生有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国外的教材不可能完全适合中国学生的阅读。我心目当中经管学科教材教辅比较理想的出版状态应该是百花齐放,公平竞争,要依据教材的编写水平来选择所用的教材。
以现代视角关照现实问题
■胡军(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 教授)
目前我国高校哲学的学科建设,从量上来看发展得还是比较快的,像中国政法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原来没有哲学系,现在也开设了哲学系。但是我们的哲学学科划分是存在问题的,以北京大学为例,哲学的学科分法还是沿用前苏联的模式,分的比较细。在今天的美国高校当中,对于哲学学科的分法就没那么明确的细化,他们是按照哲学的研究课题将学科整合在一起的。中国的哲学学科建制和西方的不一样,我们的研究重点在中国哲学而并非西方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伦理、哲学、宗教等二级学科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学,学术研究也依据教研室为单位,我认为这种状况应该打破。这种学科建制目前已经体现出对哲学学科一级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阻碍了,学科建制的弊端已经暴露无疑。哲学学科分得太细,也不利于对学生的培养。高中生步入大学以后,马上进入各个细化的学科,这样的学科基础是不宽厚的,之后的学习道路会越走越窄。以后在某一学科下再进入更细化的学科领域,学术道路就更有局限了。
虽然我国哲学界、教育界已经意识到了哲学学科的这种现状,在短期内打破我国高校哲学学科的这种状况还是比较困难,毕竟这一学科建制已经沿用了50多年,学科建制的惯性力量是很大的,会继续向前滑,在短期内实现根本性的改变是不太现实的。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我认为哲学学科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是最明显最突出的,其他人文学科的情况要好一些。
现在我国高校哲学学科的教材教辅出版数量很大,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伦理、哲学、宗教等二级学科基本都有大量的教材。多个规模较大的高校也在自己编写教材,比如北大,我们自己就计划编写30多种哲学教材,从1999年开始,到现在还未全部完成。谈到我国哲学教材的出版,现在看来误区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陈旧。教材中哲学研究的问题比较脱离现实,要么就是传统的中国哲学,要么就是西方哲学,对反映中国目前社会的现实问题研究不够,这方面的教材非常少。当然,纯粹的专业研究是需要的,但研究必须要有问题意识,我们要力争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哲学研究如何紧扣中国现实问题,是值得思考的。
目前我国高校使用的哲学教材,还是引进的比较多。北大在引进国外教材的基础上,也对此进行了一些中国式的改进和阐释,但是其中的创新成分很少。现在的哲学教材,甚至都谈不上创新,北大哲学系历来的强项是哲学史,但我们自己的哲学思想和哲学理论创新不够。如果以“哲学家”这三个字来命名我们现在的哲学学者,我想我们都是不敢当的,因为作为哲学家要有自己基本的理念、方法和观点。
对哲学教材和读物的引进自然是需要的。我们引进的历史其实不短了,从严复开始,到现在有100多年。我们引进的规模其实也很大,新文化运动时期,西方当时的一些主要哲学思想我们基本都引进了。改革开放后,我们又引进了很多。引进是重要的,但更加重要的是利用汉语对引进的内容重新诠释,要很好的消化,要有目的地取舍。比如实验主义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影响很大,我认为这与胡适等人对此创造性的解释,以及与中国实际情况的密切结合是分不开的。现在有些西方哲学思想体系,翻译过来,有些名词和概念都非常不中国化,不要说普通读者,即使有些文化水平很高的读者也很难接受,只有少数人才能了解,这自然不可能在中国的学术界站住脚,更不要说普及了。我认为西方哲学在中国最好的诠释者是胡适。
理想的哲学教材,重要的是教材怎样用自己的语言来对内容进行阐释,进而能够被大学生乃至普通读者所接受,这个工作目前做得非常不够。
我希望国内哲学界教育界要多关注《哲学概论》,中国哲学也不仅仅是孔孟老庄,要以孔孟老庄的思想作为今天中国哲学的话语背景,探讨今天中国哲学的问题,发挥哲学对社会的作用,慢慢地我们会有当代中国自己的哲学思想出现的。用现代人的眼光,以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如果这样的哲学教材出现,我想是最理想的。
以人为本 新作与经典并重
■崔丽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 应用心理学副教授)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学科,这一人文社会学科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提出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也就是以人为本,这其实是在强调一种独特性。然而心理学这门学科是要研究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共性的,同时在学科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如何从人文学科的角度对个人价值予以体现,如何进行规律的寻求,所以心理学探讨的人们心理的共性和独特性互为悖论,这也是心理学研究比较尴尬的地方。
心理学诞生至今有100多年,二战之后,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抚平战争给人们心中留下的创伤。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人本主义心理学诞生了,在此之前,心理学主要流派一个是行为主义,一个是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幼稚的,认为精神分析心理学是变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最重要的思想是对心理疗伤的关注慢慢淡化,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社会上的正常人,要为社会主流人群服务,要更多关注人们的幸福感,这也是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提倡。作为人文学科之一,心理学开始追随社会发展的潮流,这也是它自身发展所必须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健康的正常人,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从积极的方面进行关注。所以今天我国的心理学学科,更多是放在对正常人的心理关注上。
我国心理学学科建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这一学科的世界潮流是发展积极心理学,更注重对人的潜能开发,美国已经设立了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奖项,而我国心理学界对这一国际潮流的重视不够,没有及时地追随国际心理学科的发展。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心理学成为我国的热门专业,所以国内多家高校一下子开设了许多心理学专业,实际上我们并没有那么好的心理学师资力量,对这一学科的人才培养有些操之过急,进而导致了整个专业的良莠不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学科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学教材,在内容的编写上或多或少会受院校及教师经济利益的影响,常常是许多课题你也出我也出,使得教材的出版内容雷同,出版周期过短,自然无法保证教材的编写质量。甚至有些心理学教材的作者,并非本领域的研究者,教材的深入性和宽泛性势必有所欠缺。国内心理学教材的出版者也存在一些误区,对教材作者的选择常常不够慎重。一定要确定作者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此外,有些公认的好心理学教材,由于高校和作者自身经济利益的驱使,大家都不去选用。比如《心理学与生活》这本教材,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的非常优秀的心理学教材,内容上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互动性,并且始终在不断地修订、再版,北京大学的教授已经把这本书翻译过来,并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了。可是据我了解,目前国内没有哪个高校以之为心理学教材。
就心理学学科来说,引进国外教材,要注意既要关注国外最新的作品,但同时也不要忽略经典作品,这些经典的心理学理论专著是学习心理学所必须的。今天引进的好多国外教材,仅仅注重时效性,这使得我们对于经典理论的引进非常不够,这样大家的理论功底就会变得欠缺。
期待内容形式“双新”教材
■邱泽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学教材中,有很多非常优秀的教材,其编写、设计水准都相当高。溢美之词我就不多说了,我简单说一些不足,目的是为了加速教材建设的进程,也为了使社会学取得更快更长足的发展。
时下的社会学教材一个非常突出的缺陷就是“系统封闭运行”――由本学校教师编写,本学校出版社出版,本校学生使用。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对“学术共同体”的积累不足。因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侧重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如果各个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不足,就很容易形成“学术壁垒”,这种“学术壁垒”会不可避免地对教材造成影响。教材的“系统封闭运行”使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而且会在教材选择中产生困惑。建议各个学校多进行些学术交流,多增强些教材建设方面的合作,打破“学术壁垒”,使学生获得更广的知识体系。
社会学教材至今仍未摆脱老教材的传统,“三段式”教材还屡见不鲜。所谓“三段式”,就是先提出概念,然后定义概念,最后举例说明该概念的应用情境或加以佐证等等,这种面貌陈旧的教材与现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不合拍,不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索兴趣,而且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因为“三段式”没有也无法把所阐述的知识背景介绍清楚,因此学生无法了解这些知识背后的知识,无法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些知识,当然更无法灵活运用了。这是教材建设中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
知识的系统性、积累性不足也是目前社会学教材存在的一大弊端。很多学生看了教材后对教材所讲述的知识没有整体的理解,只知道概念,但不知道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只知道各个学派,却不知道各个学派之间的联系。甚至由于系统性严重缺失,学生知道一个学派,却不知道这个学派内部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不了解这个学派的知识体系,不清楚这个学派的来龙去脉,这样显然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内容陈旧也是目前社会学教材存在的一大缺陷。这与教材编写者文献阅读量不足和编写理念保守密切相关。比如,各个学派发展到今天,各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研究成果,教材编写者对此没有整体的概念,甚至没有平面的概念,因此无法将各个学派前沿的研究成果融进教材,只好依然堆砌旧知识。再就是编写理念,社会学教材,特别是社会学基础课教材应该介绍既有的知识,这是教材的使命,但应该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来介绍阐述,脱离实际的知识是无法培养人才的。教材阐述知识、教师讲授知识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不是为了讲知识而知识,用是最后的落脚点。
社会学教材应该包含大量的丰富的案例,特别是方法类的教材,更需要多些案例。目前来说,社会学教材在这一点目前做得也不够好,不过值得欣喜的是,有些教材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已经吸收了很多很经典很有特色的案例,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这样的教材能加速“学”与“用”的转化,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把握国际前沿 实现引进教材本土化
■丁钢(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
就我所从事的教育学领域来看,我认为本科生需要教材,研究生不一定需要教材,可以选取某些前沿的研究成果或学术专著作为教学参考书,博士生更不需要教材,博士生要进行专题性研究,需要获得所研究的领域和方向的相关知识。因为本科教育是普遍性的知识传授,需要教材,而研究生是专业性较强的带有研究性质的知识传授,是研究和学习并重的一个过程,博士生则是一种更深更高层次的学习,其研究是主要的。现在很多大学都在致力于成为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也应具有一定的研究性,所以应在教材里告诉学生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高职教育是专业性的,其教材应该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现在有些高职教材抄袭本科教材,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这使得高职学习由专业性向学术性转化,这不符合高职的特点。
有些大学直接从国外引进教育学教材,而且是全套引进,不加任何修改就作为学生的教材,这种做法不太可取。国外有些教材确实很优秀,但不一定符合我们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性的,一个民族的教育体系更是有其文化体系背景的,用国外教材全盘替代我们的课程体系,这就脱离了我们的文化体系背景,脱离了我们的教育学发展实践,这是不合适的。
教材应该具有时代性,不能总是回到经典。可以说,我们现在的教育学教学本来就是滞后的,如果再不能传授给学生前沿的知识,就很可能导致学生毕业的时候,所学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了。目前教育学的教材相对比较陈旧,没有把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包括进来,总是回顾以前,这使大学教育的内容大打折扣。教材应该将一些最新的东西囊括进来,不能总是四平八稳地拼凑一些基础知识,如果要成为研究型大学,这一点需要非常注意。
应该强调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现教材的跨学科链接,教育学是非常综合的一门学科,因为教育学是研究如何培养人才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教育学需要很多学科的支撑,包含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等等,应该在教材给学生多学科的知识链接。
谈到教育学教材的编写,首先编教材要瞄准国际前沿,将前沿的东西本土化,再加入自己的东西,这样的教材才有特色。具体可以这样做:先在课堂上将前沿的研究成果作为参考内容讲授给学生,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使这些知识实现初步本土化,这实际是一个对前沿理论进行修整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凝结出自己的思想,然后将这些思想写进教材。这样的教材是既有国际视野又符合本土化需求的,是既在世界领先又符合教学实践的,而且还有教师自己的思想和理论,这样的教材无疑会是优秀的教材。其次,教材不一定非要纸质化,应该实现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应该是立体的、多维的、互动的,有多媒体的辅助,教学过程就可以更生动,可以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比如讲到某一个概念,可以通过夹在教材中的光盘随时调出大量的资料,使学生对这个概念有更全面的理解,这就方便地实现了多学科的链接,就构建了一个更大的学习和研究平台。
让美学走进教材走出校园
■周宪(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主要从事美学、文艺学等方面的研究)
美学在中国地位非常特殊,而且研究队伍庞大,成为一门“显学”。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有很多著名的前辈学者,如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蜇等,都在美学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今,一批很有潜力的中青年美学工作者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大力拓展,出现了不少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假如说在国外美学尚属冷门学科的话,在中国却是一个有点热闹的“热门学科”。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自然离不开知识的传授,离不开对后备力量的培养,因此美学教材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有很多教师投入到了教材的编写工作中,并且取得了斐然的成绩,这是令人欣喜和令人振奋的。但教材和个人专著是不一样的,个人专著可以是个性化的思想和研究成果,可以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和倾向性,但教材不同,教材必须反映这个学科的总体面貌和基本范畴,反映一些已经被“学术共同体”所认可的知识和观念。所以教材真正是“天下之公器”!
现在市面上的美学教材种类和数量都很多,不乏高质量和高水准之作,但从总体上看,美学教材的建设还存有一些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是大多数教材的修订率比较低。国外教材常常能出好几版,随着学科的发展不断及时修订,显现出教材本身特有的生命力。在这方面国内的一些教材,由于种种原因出版以后就完事了,或是难以修订,或是被无情淘汰。在我看来,好的教材有其弹性结构,可以不断地加以完善和修订,它能随着学科的发展而发展。如果体例僵硬、观念陈旧、方法落伍,这样的教材无法实现教材的使命。对教材编写者来说,也是一种浪费,是非常可惜的。这需要我们仔细研究为什么我们的不少教材修订率较低,进而找到对策,改进教材的编写。
其次,国内的美学教材雷同现象或低水平重复较普遍。千人一面,这对教材编写者来说,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教材一方面有其共识或常识的一面,另一方面又应该保持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因此,美学教材的编写在我看来,就需要一方面兼顾学科的基本知识系统和历史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有所创新,要把新的研究成果和观念反映到教材中来,处理好传统知识和前沿拓展之间的关系。这其实对教材编写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然,对美学新发展如何进入教材也应有一个辩证的态度。我的意见是教材的个性不等同于编者的个人观点,新发展出来的一些观念应该是引起学界普遍关注和讨论的问题,而不是纯粹个人的一隅之见。教材应该增强美学学科内有争议的问题的讲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他们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此外,美学教材应该坚持中国特色的,不能是纯粹西化的。有些美学教材没有将中国的美学研究成果包含进去,这其实是一种美学的缺失。中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审美民族,对艺术、对美有精致的独特的看法,因此中国的美学教材应是独具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美学教材,应该包含中国的美学理论和美学研究成果,能反映中国的美学教学实践。当然,这里的“中国特色”具体包含哪些内容,怎样才算是有“中国特色的”,还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但中国美学传统如何与西方美学融合而非“凑合”,是教材建设中的一个难题。其实中国特色并不排斥西方美学知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以中国视野来加以分析和评价。
最后,教材应该是开放的,应该将前沿的研究成果囊括进来,教材应该能够反映研究的水平。现在美学已经开始走进大众生活,美学的范围也在扩展,不仅包括传统美学,也包括一些新领域,比如生态美学、女性主义美学、大众文化美学等等,当然,新领域虽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如何把最新的发展写进教材,并在教材中对这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合理的阐述,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总体,国内晚近美学教材成绩很大,问题不少。有一些问题虽然反映在美学教材上,但根源却是非常复杂的。比如美学资源建设力度不够。研究和教学都需要资源做支撑,没有资源的研究就是闭门造车,没有资源的教学无法保证权威性和科学性,美学资源整理研究工作是一种很复杂的工作,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这对于搭建美学教育和研究平台非常有益。资源建设包括中国传统美学的资源和西方美学资源。前一方面如叶朗先生主编的一套中国古代美学文库是一个重要的举措,后一方面李泽厚当年主编的美学译丛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资源建设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西方美学著作的译介等等,它对加强东西方的学术交汇和对话是必不可少的。
教材应留有更多思考空间
■朱光磊(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 全国高校政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80年代初政治学专业在有关高校恢复至今,出版的教材不算少了。最近,我请我的三位研究生统计了一下,1982年以来仅政治学原理教材就已经出180种左右,引进版也有十几种。应该说,以中国之大,这是正常的,是一种好现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但是,也应当看到,教材的数量多,并不等于质量高。
政治学教材存在着低水平重复现象,教材相对粗糙。仔细阅读时下的政治学教材,会发现有些教材中存在着一些很不应该存在的问题,比如主观与客观不分,历史与逻辑不分,表述不准确、不到位等。有一个规律,教材质量越差,编写者的胆子越大,结论和说法反而越绝对。综观这些教材,可以发现,一些政治学恢复或建立得较早的著名大学的教材质量还是较高的。冷眼看,大略地看,书与书之间往往差不多,但仔细一推敲,差别就出来了。
结构上的开放度不够,是目前政治学教材存在的第二个缺陷。我们的一些教材的结构基本上是封闭的,层次感不强,不仅没有体现出前沿性的进展,而且留给授课者的发挥空间不足,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也非常有限。国外有的著名大学的教材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好,逻辑清晰,知识点明确。当然,他们也有不足,比如在表面上有一种说到哪算哪的感觉。在这方面,我们要向西方同行学习。开放度高的教材能把学生带到研究的前沿,使师生在课上形成良好互动,能让学生从教材出发,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这对学生充分领悟相关知识是非常有益的。
要想避免上述缺陷,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材,需要编写者在编写过程中注意:
编写教材的思路要严谨,逻辑结构安排要有开放性,层次感要比较好。教材在逻辑结构上,最好是开放式的。我喜欢的教材是,在内容上,比如基本概念、基本判断、基本结论的形成和表述要慎重,尽可能可靠,一时下不了决断就先不下,可以等一等,但是在形式上、逻辑结构上要尽可能开放,在知识的吸收上要尽可能充分,也即“有收有放”。教材的内容不宜太多,但要有深度,要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并能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探索。
教材应该反映社会政治现象的基本矛盾。也就是说,要寻找一个一以贯之的线索,但这个线索,不是一个基本概念,而是一个基本矛盾,该领域的其他重要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包含着这对矛盾;相应地,教材的各个基本的理论部分,都是这个基本问题的展开和具体化。
要鼓励个性。比如研究一个国家的政府与政治问题,可以从制度或体制的角度来阐述,也可以从过程的角度来阐述;再如研究(狭义的)社会结构问题,可以从阶级的角度来分析,从阶级与阶层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如果是从阶层的角度来分析也谓然不可。不同的学派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教材编写者相对容易发挥个人特长,容易在教材中融进自己的知识背景,有利于把问题写得更深入、更透彻。各个学派都会有其局限性,但是,中国政治学的理论研究水平,则在他们之间的相互砥砺中,在总体上提高了。
应注意新旧教材的衔接问题。教材编写者要尊重已有的知识体系,已有的知识体系既然能流传至今,证明它总是有一定的道理和长处的。也就是说,这些知识体系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经受住了考验。这些知识体系往往包括一些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属于教材的基本内容。但是,教材编写者也要注意增加新内容,增加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要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前提下,将新的研究成果吸纳进来,对其进行分析和阐述。这样,学生既能接触一些传统的、基本的理论,也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理论;既能了解一些共性的东西,也能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这样的教材才能够具有生命力。
最近,中央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正在对包括政治学在内的基本理论教材做重点的规划。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通过全国同行的共同努力,力争用不长的时间,把教材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编写有中国特色现代化教材
■张三慧(清华大学物理教学顾问)
我主编的《大学物理学》自1991年出版以来,发行量达10万套左右,后又编写该教材的第二版,发行40万套、100万册,深受高等学校广大师生欢迎,获得教育部2003年优秀教材二等奖;2004年我主编的《大学基础物理学》,已经被多所学校采用;编写《牛顿定律古今谈》、《趣谈相对论》等7本科普读物;参与编译《现代科学技术词典》等4部词书;发表《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对量子婴儿的不同态度》、《加强对中学物理作业的指导》等教学论文30余篇;编写《Elctromagnetism》等英文教材,并用英语讲授,取得良好效果。
谈到物理教材编写的一些心得体会,不仅是物理学科,其他学科教材的编写也一样,追求教材的系统性和科学的准确性是大前提。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的运用、英特网的出现等都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但老师的讲课仍然应该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文字教材依然是老师教学的得力助手,因此教材的编写尤其要把好关,确保能促进老师教学的顺利开展,使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让师生都能从教材中受益。
当前我国物理教材的系统基本上还是定型的,也有人在编写时试图作大的改变,进行探索,但很少有人成功,取得成功的教材,也只是在原有教材基础上作小的改动;总体上说,尽管物理学科探索的范围越来越广,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整个物理理论还是处于一个完整的物理学框架里。基于这种情况,在编写教材时一定要注意用现代的观点讲述理论知识,注重理论性和可行性,一方面要把经典的物理理论结合当前的实际作一个对照,分层次,分类别,将典型的物理理论知识和新发现的规律、科学尝试融合起来,比如热力学、统计学等知识体系,要作一些改进,写得更详细明白一些,便于老师和学生接受;另一方面就是要注意可行性,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处于怎么样一个阶段,教材所阐述的理论知识学生是否能理解和接受,也是不可忽视的。
教材正文的内容要特别强调“现代化”,现代人编写的教材一定要注意现代化,体现时代特点。以往编写的教材、老师的教学更多的是注重理论知识,但是实践证明,物理教材的编写介绍最新的内容,结合新的事例和理论,从现代物理学大的发展来阐述知识,能让学生更易于接受,物理学的理论知识高深,相对枯燥,结合了新鲜事例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产生兴趣,比如在教材中可以引入崩极、宇宙背景辐射、CD―Player等新事物。其实就是要举有中国特色的例子,编写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物理学基础理论教材。
目前,双语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国外的教材教辅书也被引进了我国的部分高校,在物理学科,国外的教材内容新,使用的资料、事例更直接,贴近现代生活,讲到近代技术应用时,注重引用新的材料,结合新的发现,讲述理论知识时更清楚明白,这与国外物理教育的起点低有关。外版教材除了图片多、装帧印刷漂亮外,很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更注重教学法,重视教导学生怎么做习题,怎么样防止出错误,但外版教材的内容存在阐述理论过于?嗦、对某些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等缺陷。
作为教材编写人员,及时了解直接使用教材的广大师生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事实上,大多数教材编写人员都是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因此,他们能很直接地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的不足,及时知道学生的需求,从而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作出适当的调整,少走弯路,方便教学的开展。此外,出版社的信息反馈,也能帮助教材编写人员充分了解师生们对教材的期待。做老师就应该对学生负责,作为教材编写者,更应该对学生负责,做老师时,我对学生严格要求,现在退休编写教材,我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才无愧于莘莘学子。
出版人视角
用品牌占领市场
■莫建来(南开大学出版社策划编辑室主任)
要编写出好的教材,就需要结合出版社的特点,甚至结合学校的特点,确定宗旨,形成具体的工作思路。南开大学出版社现在已经有相对明确的工作思路。首先是“走系列化之路”,对教材教辅来说,一本书势力单薄,很难产生较大较强的冲击力,如果能在对市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一个好选题进行充分挖掘,使每个细分市场都有相对应的产品,就会大大提升产品的影响力。这种系列化的生产模式,不仅能增加产品的品种,照顾到方方面面的需求,而且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对形成品牌优势大有裨益。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类教材,就是通过系列化的方式在全国走红的。其产品按科目来分包括旅游专业必修课教材,旅游专业选修课教材;按读者群来分包括研究生教材、本科生教材、专科生教材、中专生教材;按版本来分包括原版教材,也包括现在正在做的引进版教材。这种系列化多元衍生的工作思路能使出版社充分利用品牌资源,牢牢占领市场。
公共课教材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是优秀的出版社充分展示实力的舞台,但其竞争也极为激烈。针对这种情况,南开大学出版社采取了“走高端路线”的具体策略,把编辑重点放在研究生用书上。因为相对来说,研究生用书的竞争要小的多。南开大学出版社与国外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朗文听说教程》系列研究生英语教材,成为许多大学研究生首选英语教材,甚至昂首挺胸挺进了北大校园内,这的确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
别人做的我们不一定不做,但我们一定做别人不做的。要认真研究市场,寻找别人忽略的,然后从选题策划开始,制订较高的编写标准,使书有较高起点,这样才能编出好书。正是在这种编写思路的指引下,南开大学出版社的日语系列教材才做得有声有色,学生用书、教师用书都得到了读者很高的赞誉。除此之外,南开大学出版社还注意了解学科动态,把注意力放在新兴学科上,比如现在全国已有一百多所大学开设个社会工作专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契机,现在南开大学出版社就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社会工作专业教材教辅图书,准备抢占市场先机。
高端和畅销间找平衡
■田小青(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办公室副主任)
电子工业出版社从2001年开始由科技出版社向科技和教育出版社战略转型,目前看来还是很成功的。这些年来我社引进出版的外版教材以其精良的品质赢得了读者的赞誉。谈到我社引进推出的外版教材,目前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是两个系列:《国外计算机科学教材系列》和《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已出版了近200个品种,深受广大读者的青睐,成为国内众多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必备馆藏”。《C 大学教程》、《操作系统:内核与设计原理》(第四版)、《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高速数字设计》等更是长期占据各大书店科技图书排行榜的前列。
电子工业出版社在引进国外教材教辅的过程中,总体思路还是比较小心谨慎的,我们首先会考虑引进的图书是否符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力争根据国内市场采用的技术标准引进国外已经成熟的教材,而且引进版图书中所介绍的技术内容应使用国际标准单位。否则,技术再先进,也都很有可能因为不适合国内的市场需求而成为国内同类教材中的“鸡肋”。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出版界在教材教辅引进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误区:认为高端的就是最好的。形成这种局面往往与许多出版社负责外版选题引进的策划编辑多是学专业技术的出身,对市场需求了解较少,对先进技术有偏爱不无关系。对介绍高端技术的图书,国内当然有一部分读者需求,特别是高校老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需求,但引进教材的主要读者对象应该是广大学生,出版社在引进外版教材时,为保证基本的经济效益,需要在高端与畅销之间寻找平衡。
电子工业社在外版教材引进过程中还会特别注意引进的图书是否符合国内教学需要,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近几年,为适应技术发展需要,国内各院校的专业设置调整比较频繁。出版社应随时密切关注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更新调整,使引进教材选题与国内课程的对应关系紧密衔接。在引进外版教材时还应注意学校的授课特点,比如,近年来高等院校普遍在减少各专业课课时,增加选修课课时,大部分学校对双语教学比较重视。针对这种现状,在尝试改编外版教材时需至少注意两点。一是需要事先取得原著作者和原著出版商的理解和支持,经过授权后再进行改编。特别是对原教材的框架如何调整,原著作者和改编者如何署名,原著作者如何参与改编等细节性问题,往往需要较长的协调磨合过程。二是要积极进行市场调研,认真听取任课教师的意见,制订详细的改编方案,确保改编版本既保留原著的优点,同时符合国内教学改革的需要。
令人欣慰的是,国内一些有先见之明的教育类出版社正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从教材出版商向教学内容提供商转变。从方便教学出发,为教学活动提供完整的教学解决方案,即立体化全方位服务,已成为这些出版社努力的方向。
对引进的海外教材修订要适时适度。国外教材一般两三年修订一次,对于引进教材的出版社来说,是否每次修订的原著版本版权都要引进,需要视实际情况而定。对于确有较大幅度变更的修订版本,一般都要签订新的授权协议。对于变更很少的所谓修订版本,可与外方协商,跳过当前的版本,待确有必要时再跟进。当然,要避免因协商不利,造成不同的版本花落他家,造成实质上的“一女多嫁”,导致国内出版社之间因一本内容相同或近似的图书带来的恶性竞争。确有必要出版修订本时,要把握老版本的库存量,注意新旧版本的衔接,否则会增加成本负担,造成无谓的浪费。
避开误区理性引进
■王听讲(清华大学出版社对外合作部主任)
不可否认,就我国出版界目前引进国外教材教辅类图书的情况来看,是存在着一些误区的。比如同一领域无规划性的重复引进,引进过程不够规范不够严谨,出版社的三审制贯彻不够;再比如盲目引进现象严重,很多出版社不顾及国情差异,引进的图书不符合国内市场的需求,造成资源浪费。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对国外的一些热门图书,多家出版社无序竞争,哄抬版税,致使国外出版社获利丰厚,而国内出版社引进成本增高,给图书出版后的发行工作造成很大压力。另外,还有一个引进误区,就是国内一些出版社对国外某家出版社的出版物实行买断,这无疑让自己丧失了选择的余地。毕竟再好的出版社,其出版物也不可能做到本本都是精品,也会有良莠不齐的现象,更何况还有技术水平的差异及国情的差异。
国内出版界在教材教辅的引进方面,还有一些空白点。有些领域引进得不够,比如理工类图书,虽然引进的数目很多,但大多集中在计算机领域。再比如经管类图书,有一些引进的亮点,但还有一些亟需引进的。应该引进一些国内确实缺少的、其水平确实高于国内写作水平的图书,特别是理工类图书,应该引进代表国外时下先进技术水平的图书,而不是其老版本。对经管类图书的引进,目前多集中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等宏观的方面,对一些细化的、操作化的图书引进不足,比如涉及某具体产品、某具体项目的管理等方面的图书,国内市场上还是罕见的,这些图书其内容的可操作性强,对企业的发展很有帮助,在国内很有市场,而且这些图书在国外并不罕见,引进的难度并不大。此外,案例类图书也引进得不够,案例类书对研究生教育是非常需要的。应该认真观察分析研究市场,认真审核国外图书,引进一些高质量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图书,填补国内市场的空白点。
应多引进一些代表国外先进科技的图书。其实,这类书引进不足是有原因的,由于科技类图书很难成为畅销书,因此很难在各书店的书架上长期占有一席之地。科技类书是常销书,本来需要经常摆在读者容易发现的地方,但很多书店不会这样做,新出版的科技图书往往没几个月就下架,然后退货。其实这时的市场需要还是存在的,但由于其已在书店销声匿迹,因此造成一种销售已经终止的假象。由于很多科技类图书,销量都没能真实地反映市场需求情况,大大地挫伤了引进者的积极性,使得出版社对这类图书的引进热情不足。
在引进版教材的本土化方面,一是根据国内教学状况、教学水平和知识结构,出版引进版图书的缩减版;二是将引进的英文原版教材配上中文注释。毕竟很多学校的学生还不能够轻松地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对某些章节和某些重点词汇加上注释,将会大大减低其阅读难度。
国内出版社也可以出版一些很有实力的英文教材,比如,出版社拿出创意和策划,然后请国外专家编写。这样,不仅自己拥有版权,而且出版的书还会符合我国国情。当然,我们也应该积极走出去,把我们的选题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