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之畔的雷峰塔,在坍塌了78年之后,已于2002年金秋在夕照山上重新建立起来了,称之为“雷峰新塔”, 以下简称“新塔” 。本来,盛世建塔,使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重现人间,是一桩令人高兴的盛举,但遗憾的是,此“新塔”不是雷峰塔。
雷峰塔,在我国造塔历史上是一座艺术精品,它是首创八角
一.关于尺度
早在设计方案定稿以前,省文物考古队已对雷峰塔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探明了塔身第一层平面的构造和尺寸。平面呈八角形,由外套筒、?廊、内套筒、塔心四部分组成;八角形边长10.4米,对径25米。根据这一八角形边长,从遗留照片中,很容易得出雷峰原塔(不连塔刹)的残高为57米上下。这是一个相当雄伟的尺度,我们不能不惊叹古人建造雷峰塔的浩大气魄。而就是这样一座大尺度的雷峰塔,在西湖之畔屹立了千年之久,受到历代诗人墨客的赞颂。但“新塔”的塔身高度只有45.8米,边长不足8米,比起原塔来是又矮又小,这好比把一个魁梧的武松改成了武大郎,完全丧失了雷峰塔雄伟的气魄和神韵。
二.关于造型
雷峰塔在坍塌以前,曾留下大量的照片;以及当地遗存的宋塔实物,如闸口白塔、灵隐双塔、六和塔等。因此,复原雷峰塔的原貌,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新塔”依然作了许多篡改。如(一)“收分”问题。所谓“收分”,就是每层塔身宽度,自下而上逐层收进。“新塔”改用常数收分,外形是直线,如几何圆锥的边。但雷峰原塔的收分却是变数,外形是弧线,如一颗冬笋的两边。弧形曲线当然比直线来得优美灵动,更显得宋代造塔在审美观点上的进步与高超卓绝。(二)雷峰塔的付价屋面之上,原有一层似须弥座的雕饰,使塔形更显华美,这层雕饰可能是为了构成竖向韵律而特意设置的,是使雷峰塔不同于其它宋塔的一项特色(有如山西应县木塔的付阶屋面为重檐的意象),但“新塔”却无故删除了这一层雕饰。(三)宋塔的外檐斗拱,其铺作是各层有变化,愈往下层(除付阶外),则铺作愈多,多姿多彩。但“新塔”从底层到顶层,一律是标准化的“六铺作单抄双下昂”(斗拱的构造),不但单调而呆板,也不符合古代斗拱科学承重的形象。(四)付阶外廊宽度,倒是比遗址尺度大了2米,(遗址只4米,现为6米),扭曲了造型比例,好像一个大盘子,托了上面4层相对小的塔身,显得滑稽可笑。(还可以从塔内销售的旅游商品――“新塔”的模型上,看得很清楚)。由于任意篡改了原塔的形制,“新塔”远不如原塔优美。
三.关于结构体系
以钢铁框架结构代替最有历史科学价值的套筒结构,被认为是最具时代特征的“现代烙印”,为此,笔者专门查阅了世界建筑史,发现把套筒结构运用于高层建筑,以抗御水平风力与地震力的先进做法,西欧还只有三十年的历史。如(一)美国休斯顿市的贝壳广场大厦,高217米,52层,采用钢筋砼套筒结构,建成于1974年;(二)美国芝加哥水塔广场大厦,高260米,76层,亦采用钢筋砼套筒结构,建成于1976年,(三)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高443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之一,采用束筒式结构,就是在一个大筒中,套九个小筒,建成于1974年。在高层建筑中,套筒式结构较之传统的框架式,每平方米可节约钢材50公斤以上。而雷峰塔早在千年以前,就创造了这种套筒式结构,用简单原始的砖块,砌成高达60多米可抗水平力的高塔,屹立千年。这简直是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其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是难以衡量的。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杭州人民的骄傲。这样一项珍贵遗产,却弃之不用,不在重建中使之再现,这样的“新塔”,还有多大历史科学价值?当然,时至今日,我并不主张仍用砖块来建塔,但可以用钢筋砼建成套筒式的结构体系,以正确传递历史信息。而且套筒式结构,可以把电梯、楼梯等隐藏在塔心内,使室内空间非常整洁宽大,在?廊内可以设置斗拱、平?、柱阑等,使游人始终浸沉在历史氛围中,而不致内外差别过大。但现在进了塔内,恍如到了宾馆的电梯间,但见透明玻璃罩内的两座庞大电梯,在中心部位上上下下;室内钢柱倾斜,天花单调,毫无一点古塔气氛。
四.关于遗址安全
新塔建于遗址之上,被认为是划时代的创新之举,是景点建设与文物保护完美结合的典范,是最科学最合理的做法。但笔者仍有不同看法,试问,是在遗址上建一座防护性能良好的独立的防护罩安全呢(如兵马俑、南宋官窑等的做法),还是建一座重达数千吨的高塔,竖架在遗址之上更安全?何况这塔是公共游览场所,每日有数千至上万的游人,在遗址的中心地带垂直上下,凭栏高眺。这塔又是钢铁、铜材等非耐火材料构成,如何能防止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以免累及遗址?我认为国家文物局早于2000年3月在批复发掘雷峰塔遗址的文件中,就已专门指出“不宜在遗址范围内重建雷峰塔”,是非常有道理的。当时也有文物考古方面的老专家认为选址不妥,用书面提出劝告,但被置之不理。再说白蛇娘娘脱离镇压之苦,象征着妇女的解放,虽然是神话故事,但这种象征是相当美好的,不妨让它留着,何必非要重蹈故辙,在遗址附近择地重建不是更好吗?至于雷峰塔与保?塔同在一条子午线上之说,纯属无稽之谈。既然遗址是“国家级的无价之宝”,那么,保证它的绝对安全就是首要任务。但这种做法,对遗址究竟有多大程度的安全保障,是非常令人担忧的。由于在遗址上跨空近50米建塔,对复原重建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也使造价成倍增长,据公告,新塔建筑面积为3400平米,造价为1.5亿元,比原来设计预算高出4倍,并且耗用了250吨精铜,20多公斤黄金来炫耀门面,真可谓不惜“挥金如土”啊!
根据以上四点,试问这样一座“新塔”,能否传承历史文脉?能否弘扬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能否为西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添彩?这样的重建,对文化建设究竟有多少贡献?
有人提出“神似胜形似”,这话本身没有错。但如果认为“复原”就是“形似”,就是假古董;而改头换面,任意臆造却是“神似”,是世纪精品,这就不符合唯物辩证法了。清・邹一桂言:“未有形不似反得其神哉”,形与神是统一的。何况雷峰塔本身就是神品,如其不然,又何必重建?丽江古城在大地震后,已成一片废墟,如果不“依其原状”重建,则根本列不上世界文化遗产。
关于“重建”,只要在“复原”的前提下,以及在不刻意追求豪奢的合理设计预算限额内,我并不反对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如钢筋砼、电梯、音响灯光等等,(这主要受梁思成先生在《杭州六和塔复原状计划》的设计中,以“钢骨水泥,代替木材,是最得当的替身”的启发――见《梁思成文集》第一集279页)。不过要与建筑物的性质相适宜、相协调。如内外电梯应该隐蔽,灯光应该淡雅,装饰不宜过分花哨,因为这是佛塔,不是离宫别馆,就好像一个老和尚披了一件织锦绣花的袈裟,是很不合宜的。特别是像雷峰塔这座有着无与伦比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古建筑的重建,在大的方面,如尺度、造型、结构体系等是不能任意篡改的。否则,就不是“雷峰塔”,干脆叫“清华塔”或“××塔”,以正视听。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现把按遗址尺度及遗留照片设计的重建方案与清华方案的比较图,附录于后,请读者加以比较。
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于去年文汇报关于“古迹保护与修复”的专家座谈会上,曾心情沉重地指出:“如今各地造假古董成风,我们说假药、假货会害人,但假古董从文化上害人,这样伪劣的东西,会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
欢迎参与雷峰塔重建设计方案评审的诸位专家,领导及决策者,对上述评论及数据,如认为有错误或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新建成的雷峰塔实景
按遗址尺度遗留设计的重建方案
新塔建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