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听李岚清述说音乐的魅力

2004-11-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李岚清音乐笔谈》(含DVD)李岚清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这两天,一口气读完了《李岚清音乐笔谈》。掩

卷凝思,一时心潮难平。闯入脑际的第一个词汇,就是“认真”!毛泽东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在这本书中,一人一事,一曲一作,一图一像,从整体构思,到斟字酌句,无论是音乐家“传略”,还是作者的“札记”,没有一样不浸注着作者的认真精神。

那么,这样的认真精神是从哪里来的呢?依我的浅见,第一是责任心,即作者虽然不是从纯学术的角度去专论自己的对象,但他仍以严谨而高度负责的态度将一个完整、系统、准确、扼要的“欧洲经典音乐”文化呈现于当代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面前。第二,是尊重“他文化”之心。从以往大量报道中我们获知,岚清同志非常喜欢音乐,特别是喜欢西方古典音乐。而从《笔谈》中我们才真切感受到,他喜欢但绝不是盲目崇拜。书中所反复肯定、称颂的,是三百年来50位欧洲音乐大师以怎样过人的智慧和奋斗、创造精神来塑造本民族也是人类音乐文化的丰碑。他深知,这种创造及其硕果是每一位音乐家用生命写就的,所以,他在字里行间都表达出他对所有音乐大师生命历程的尊重,对他们留下的每一笔遗产的尊重,对他们所代表的文化精神的尊重。为此,在《笔谈》中,他才力求准确地撰写每一位人物生活经历、家庭和时代背景,精心取舍每一幅画像、图片、每一位作家代表作品的音响以及对他们作公允之论。在每一个细节上,如果没有认真精神,必然有损于人物、作品乃至历史,而损害了历史,也就损害了文化,这是为作者所坚决不取的。在拜读《笔谈》时,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拿它与许多本国同行的或国外翻译过来的专门著述相比,后者自然有它们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但就写作态度的认真,资料取舍的认真,遣词造句的认真,评人论事的认真,这本书给我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它所引起我心灵的震撼也是非常强烈的。特别是在这个颇为浮躁的时代,“认真”做事真是比金子还要宝贵啊!

我欣赏这本书的第二点,是作者的写作宗旨。他在“自序”中肯定了以往学者研究欧洲经典音乐的学术成就后,接着指出,它们“比较专业,普通读者不易看懂,难以引起他们对欧洲经典音乐进一步的兴趣。”“因此,我就萌发了一个愿望:有朝一日,作为一个非音乐专业的音乐爱好者,我可否也写一本这方面的书,以期更有利于广大普通读者对欧洲经典音乐的理解。”以“非音乐专业的音乐爱好者”的身份,写一本有助于广大普通读者理解并对“欧洲经典音乐”发生兴趣的书,这就是作者明确而直接的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作者确实采用了不同于一般学术专著的写作方法。概括起来说就是“深入浅出”和画龙点睛。前者,是很多写书的人的一种理想境界。但真正能够做到、受到读者完全肯定的,为数不多矣!但我认为,《笔谈》做到了。全书以不同时代、国度的音乐家为主脉,以欧洲三百年音乐史为背景,用“音乐家传略”和作者“札记”两种文本的相互映衬,加上流畅浅近却又言简意赅的描述和500余张不同类型的图片的直观性,让读者在没有那种专业自设的层层障碍的阻隔情形之下,进入欧洲经典音乐的艺术殿堂,实在太不容易了。后者,则指作者借“札记”形式所表达的对欧洲经典音乐、对经典作家、作品的真知灼见。例如,讲巴赫时与朱载育并论,谈巴托克、科达伊时以“两个匈亚利人和两个中国人”为题引出王洛宾和雷振邦,讲普罗科菲耶夫时转过去谈俄、中两个同时代教育部长卢那察尔斯基和蔡元培,其他如“芬兰值得一颂”(西贝柳斯)、“美国人惟一愿意为之加冕的国王”(约翰・施特劳斯)、“三位鼎鼎大名的同姓钢琴家”(鲁宾斯坦)、“音乐的新大陆”(麦克道威尔)、“从相差162岁的两个韦伯来看歌剧的发展”、“没有一座雕像是为了纪念批评家而设立的”(勋伯格)等,都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给读者很多联想和启迪。即使是引证一些故事传说新闻,也都是为了加深读者对音乐家和经典音乐的理解。例如,约翰・施特劳斯一百多年前受邀访美,虽然受到美国民众极大的欢迎,但他在结束访问后毫不犹豫地踏上归国之途,并且说:即使把加利福尼亚金矿的金子全部给他,他也不会再接受任何邀请。对此,作者有一句精彩的评说:他只渴望早日回到他深深眷恋的维也纳。一语道出这位大师的精神情操。

第三,是作者对“经典音乐”的阐释和它在学习西方文化方面的重要意义。一般人认为,所谓“经典”,是指经过历史岁月的检验逐渐沉淀下来的各类文化典籍。说到音乐,作者自己的定义是:凡“久盛不衰,百听不厌,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的境界”者,就是音乐经典。对本书来说,这既是一种论域的限定,又反映了作者的文化理想:即要真正走进一种文明,一种文化,首先应该抓住它的“经典”,因为“经典”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真正代表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我认为,作者选择这个学习“他文化”的角度是极富启发性的。面对汗牛充栋的欧洲三百年来的音乐名作,如果不用“经典”原则进行观照取舍,根本无法把这一伟大文化遗产浓缩在一本笔谈之中,做不到这一点,也就失去了“深入”领略其堂奥的前提。当然,确定哪些是经典,哪些不是,又与每个人在特定领域中的学识直接相关。本书作者以50位大师和他们的代表作入书,让读者透过他们伟大的身影而管窥近现当代欧洲专业音乐的全貌,是颇为得当而又大有深意的。至少对于我这个长期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人来说,在读完《笔谈》后,就一直在想,我们可否也建立起自己的“音乐经典”观念,撰写出一套“中国音乐经典笔谈”,以满足普通广大读者之需,并借此大力宣传中国音乐文化经典呢?我觉得是非常必要的。事实上,无论是古代文人之琴曲、琵琶曲,民间之歌曲、筝曲、笛曲、丝竹、弦索、笙管、吹打以及少数民族的各类传世名曲,还是20世纪专业音乐家的优秀作品,同样有经久不衰、脍炙人口的典范之作,我们何尝不将它们认真取舍,深入分析,介绍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特色,揭示其文化内涵,让它们承载中国音乐“经典”之誉而逐步进入当代人的精神生活,成为建设精神文明的一笔珍贵资源呢?《笔谈》之启示,正在于此。

最后一点,是音乐经典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我们这些年谈得最多、提倡最力的就数学校的素质教育了。但素质教育不应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这些年从事教育的同行们在这一方面作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努力。而究竟如何施行素质教育,究竟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某些措施似乎还不尽人意。现在,岚清同志以自己在“非专业音乐”背景下学习欧洲音乐的经历和切身体验,写出这样一本旨在提高与他有大体相似经历的学人的音乐素质的专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堪称范例的成果。这一成果本身说明,素质教育的内容,既不能太专,也不能太泛,而力求在深浅、精博、雅俗之间把握住一个“度”,一方面争取最大的读者面,另一方面让他们在文化经典的陶冶中提高自己的素养。虽然,该著刚刚面世,但以我个人的感受而言,它一定会达到预期的社会效应。不要说是普通的非音乐专业的青年学生,就是对年纪较大,有相当文化艺术素养的各行各业干部,只要用心读、听(DVD)一遍,我相信,他的西方音乐感受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升,并对之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所以,《笔谈》不仅为我们在提高全社会西方音乐文化素养找到一条有效途径,还引出一个在我国如何推广素质教育的大话题。这对于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而言,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好书难得。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思想境界,也可以引起人们对一种文化或一个领域认知的变革。《笔谈》是有关欧洲音乐的一本难得的好书。我们真诚期望学者、出版部门携手合作,多出几本这样的好书,让它们在改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