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发展的情怀

2004-11-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今年初夏时节,我有幸随同中国出版代表团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国际图书博览会。我第一次到新加坡是在1987年的初秋。因此,这次算是故地重游了。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新加坡时,中国还处于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国家百废待兴,国人的观念形态也正面临着挑战。当时的新加坡给我的印象是:国土面积很小,城市景

观很新,多种语言交汇,各族同胞和睦,社会秩序井然,经济繁荣昌盛,人民勤劳善良,官员勤政廉洁,政府执法如山,国民遵纪守法,国家祥和安宁。新加坡,这个于1965年马来西亚退出后新崛起的东南亚城市岛国,以其独特的品位和风姿,引来了全世界的注目和重视。一个东南亚小国,为何能在短时期内迅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这确实是一个值得世人,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和人民思考的问题。

一个国家就是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就是一个国家,这就是新加坡这个国家的最大特征。新加坡国土总面积641平方公里,人口已接近(一说已突破)400万,华人占78%,马来人占14.5%,印度人占7%。马来语为国语,华语、泰米尔语和英语为公用语。新加坡可谓典型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工业主要有炼油、化工、造船、电子、冶金、机械、精密仪器、飞机制造、木材加工等。国际贸易和金融发达,它拥有东南亚最大的年吞吐量1亿多吨的海港(也是世界著名的转口港)和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发展迅速。这个国家没有农业,粮食依靠进口。花卉和热带鱼出口地位重要。拥有东南亚最大的航空港。岛上交通发达。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新加坡给世人的印象是:它犹如镶嵌在印度洋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那样的玲珑剔透。新加坡的天然资源奇缺,大量的工业用料和生活资源依赖进口,甚至日常的饮用水都是要从邻国马来西亚进口。由于国土面积狭小,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自然会受到限制。政府为此也想了许多办法,比如填海造地以扩大既有的国土面积。但此举的贯彻实施也并不轻松顺利。不仅是用来填海的土资源都成问题,而且,填海造地所致的自然生态平衡被打破后的影响,也难免会遭致相关邻国的不悦和异议。这对新加坡政府来说,也确实是一个令其头痛的两难问题。由此我联想到我们中国的泱泱博大,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不知为什么反倒常常对于我们自己的那种与生俱来的拥有缺乏一种情怀?

新加坡值得我们关注的另外一点是它的人口政策。这个国家尽管国土面积狭小,但该国政府仍然鼓励国民生育。这与我们的计划生育国策不同。在我的记忆中,1987年我访问新加坡时,该国的总人口大约是270万,现在约400万。17年间增长人口130万,增长比例是相当高的。在这个狭小的版图内不但不实行生育节制,反而鼓励生育,这不能不说是新加坡这个特殊国家政策的特殊性。

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由此而来的经济快速增长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新加坡当然也不例外。更何况这是一个华人占主体的社会。17年前,中国内地虽已实行改革开放,但内地人去新加坡的还很少。当我们一行入关时,一位看上去大约五十来岁的海关警员看到我们的护照,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惊讶和好奇,当他了解到我们是代表北京商务印书馆应邀前来出席新加坡庆祝商务印书馆90周年华诞的活动时,似乎勾起了他对故乡的眷念:“噢!商务印书馆,老牌出版社,有年头了!我祖父小时候就念你们出的教科书。”语言的功能竟是如此神奇,就是这样短短的几句家常性交谈,素昧平生的华人间的情感距离就一下子拉近了。还有一次,在我们下榻的来福斯宾馆门口,一位十四五岁的卖花姑娘走上前来要我买她的鲜花,并问道:“先生是台湾来的吧?”当我明确地告诉她我来自中国内地时,这位稚气未脱的小姑娘一脸惊愕,好奇的眼神似乎在发问:中国内地真的开放了吗?她把鲜花送给我后,转身就跑了。那小女孩转身时美丽动人的灿烂笑靥简直令人迷醉,这一幕情景至今仍深深地镶嵌在我的记忆中。17年前去新加坡,我在那里听到最多的是:中国开放了,中国有希望!而时隔17年后的今天,我在新加坡听到最多的是:中国强大了,人民的希望实现了!的确,中国的改革开放及由此而来的民富国强给了这些海外的华人及其后代巨大的精神慰藉。目前,在新加坡,人们学习华语的热情很高。资政李光耀也一再强调学习华文的重要性。新加坡政府还打算在今后有计划地培养一批精通华文的专家学者充实到政府的重要部门担任要职,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许多国家的政策都因中国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在像新加坡、马来西亚这样一些华人相对密集的国家,这种变化就更为明显。华人的子弟要学华语,马来西亚和印度同胞也学习华语。

新加坡是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印度尼西亚人等多民族人民聚居的国家。由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等原因,不同民族之间必然会存在着种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乃至宗教信仰和民情风俗等等。在这样一个国家,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如何让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我们知道,新加坡建国以来的最高领导人一直是由华人担任。资政李光耀乃是新加坡的开国之父。应该说,他在新加坡建国后的国家治理上是有一些独到的方略。比如新加坡在廉政建设方面是颇为成功的,因此在世界上享有良好的声誉和口碑。此外,在处理内政和民族事务等方面也显示出了领导人的智慧和才能。据一位资深导游讲,为了减少或尽量避免民间的冲突或纷争,新加坡政府在处理人民内部事务方面历来非常小心谨慎。比如,哪里发生车祸、打架斗殴等民间冲突或纠纷,涉事者中如果有若干民族同胞,那警察局或其他有关部门就会多去几个人,如果是涉及华人同胞的,就由华人警察负责出面处理,如果是涉及马来亚同胞或印度同胞的,就由马来亚或印度警察去处理。据说,这样处理事件使涉事者易于接受,因此也易于化解矛盾。新加坡在治理国家方面确实积累了许多独特的经验,这些经验中有一些是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