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艺文资讯

2004-11-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资中筠:学术繁荣与翻译质量成反比

据《文汇报》报道,著名学者资中筠近日撰文说,翻译之为业,业内与业外理解有很大差距。在一般人,特别是不懂外文的人看来,只要懂外文(不论程度如何)的中国

人,拿着字典就能对付。惟内行知其艰苦,知道对一名合格的译者要求有多高――需要精通本国和对方的语言,熟悉所译的专题,跟上原作者的思维和广博的知识,等等。在这一切之上,还要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不做唬老百姓之事。但是这里有一个悖论,具备这样条件的人往往更愿意自己从事研究著述,而不翻译他人的著作,因为在多数情况下,这毕竟是为人作嫁。前辈大师如严复、鲁迅、巴金等从事翻译是抱着“偷天火”的精神,以此为“治愚”(严复语)的启蒙工作。他们创作和翻译两不误,都可以传世。还有一种情况是翻译本身就是专业研究,如傅雷译巴尔扎克及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其译文也成为经典。继承这一传统,随后的一批外国文学专业研究者,其翻译著作也是研究的一部分,并蔚然成家,尤以法国文学令人瞩目。但是一个很特殊的颇具讽刺意义的现象是:改革开放后,学术研究的繁荣与翻译著作的总体质量,居然形成了反比。

  评论家戟指80后作家郭敬明竟被批为“小太监”

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近日,首本专门评论80后作家的《十少年作家批判书》将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推出,韩寒、郭敬明、春树等在书中受到“批判”。

该书责编黄海龙称,《十少年作家批判书》以生猛的文风、清醒的文学认识对韩寒、郭敬明、李傻傻、张悦然、春树、孙睿、小饭、蒋峰、胡坚、张佳玮等十个“80后”当红作家和作品进行了集中批判。书中的所有评论者也都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写作者,他们的批评文章既有对商业化写作倾向的猛烈批判,更传达出一种写作者对这一代人的文学理想的反省和文学市场的警惕。此书采用了“酷评”风格。韩寒被批评为“一把破损的旧钥匙”,郭敬明被批评为“文学王国里的小太监”,春树则被讥讽为“没脑袋”。

南京“市骂小说”引轩然大波

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小小说月刊》在今年第22期发表了作家雅兰的小小说《南京呆B》,以南京的“市骂”作为小说题目的做法引起了轩然大波。11月5日,南京某报发表《南京人真那么丑陋吗?》的报道,并留下热线电话组织市民对此事件进行讨论。一时间,“捍卫南京形象”和“南京人该自省”两种声音针锋相对,“文学是否抹黑城市?”的问题被推上了争论前台。现在南京一家私立学校做教师的作者雅兰介绍说,“呆B”是南京的“市骂”,“南京人说这个都很随意,毫无遮掩地这样说,但我个人特别反感这个。他们大部分人都知道这是不文明的,但南京人为什么不反省?”当代关于“文学与城市”之间关系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上世纪80年代王朔描写北京的系列小说开始,到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再到近来最新出版的《深圳,今夜激情澎湃》,这每一部作品的出现几乎都引起轰动性的争论。

世界顶级博物馆  将在中国建分馆

据《新京报》报道,国际顶级的“连锁式博物馆”古根海姆即将在中国香港落户。香港正在规划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发展项目,由地产开发商长实和新地组成的“活力星”团队宣布将和古根海姆博物馆基金会合作发展西九龙,建设古根海姆分馆,把西九龙建成一个世界级文化中心。而身在纽约的古根海姆基金会董事长汤姆斯・克伦斯(ThomasKrens)于近日透露了他们和中国的一系列合作计划。

古根海姆一直对中国文化极有兴趣,1998年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曾与文化部合作举办“中华五千年”大展。合作计划涉及10个展览,其中5个是中国在古根海姆集团的博物馆举办,另外5个展览由古根海姆负责筹划到中国展览。他们还将会在内地开办训练博物馆行政人员的培训课程,提升中国博物馆机构人员的专业能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