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杨东平:忙着环保、教研与写作

2004-11-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1996年第一次采访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时,他是正在兴起的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副会长。8年过去了,“自然之友”愈来愈壮大和受到更广大的认可。目前他的工作生活覆盖着三大块――策划和讲座、写作、参与民间环保和教育研究。

从特约策划最初的“实话实说”到后来的“世纪大讲堂”,杨东平认为电视

是一个难得的拓展空间,可以让学者思维如此贴近社会大众话题,正因为此,去年“世纪大讲堂”举办的“青年志愿者对河南艾滋病群体的调查”等专题讲座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说:“其实讲座比写文章更直接更有力,电视的兴起使讲座不再拘泥于校园,面向公众的讲座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于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风尚都将大有裨益”。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杨东平教授凭借极具个性化写作风格的“城市季风”系列在学界独领一时风骚,尽管受到部分专业学者的质疑,但热烈的市场反响有力地证明了它的价值,并导致其他诸多系列的城市文化丛书和地域文化丛书跟风而来。那时杨东平的榜样是林语堂先生和他的《吾国吾民》,林氏感性的文风感染着他。到今天他依然钟情于这种文体,“我向读者推荐费正清研究中心的汉译名著系列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都很好看又深刻,我有点儿不解为什么中国学术界的青年一代更崇尚后现代的晦涩文体。”杨东平说。

2003年杨东平出版了3本书,其中一本《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他创作了近三年。他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质感,使得教育的历史得以被触摸被亲近。完全有别于一般学术著作的教科书式写作风格,杨东平在本书的每章后面附上了一些反映时代特征的经典文本,30年代北京大学的入学考卷、40年代小学生的一篇作文、60年代红卫兵一张表忠心的大字报……整个20世纪各个时代的教育烙印鲜活地跃然纸上。

除了关注环保事业外,对教育现状的思考和献计献策几乎被杨东平视为一种人生责任。“无论是环保还是教育,都不可能只依赖于政府,它需要更多民间人士的参与。”杨东平说,他有一个想法:每年出一本民间的中国教育报告,不光有政府会议和领导讲话,还有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强调建言献策,让政府机构、官员、企业、大众媒体等各方面的声音汇集成一个共同探讨的平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