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丁玲当啷,儿童诗掉出金币来

2004-11-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王宜振30多年来一直从事着儿童诗的创作,写了大量优美的充满智慧和想象的校园抒情诗。他的诗长着翅膀,飞到东,飞到西,只要有孩子的地方都能飞到。它飞到校园、课堂、田野、农村,飞到每个孩子们的心里
,也飞到灯旁、床边给孩子们讲故事的爸爸、妈妈的嘴上。大人、孩子都愿意读他的诗。秘密何在呢?就是因为他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大人的诗心。他不像有些儿童诗作者故意学着用孩子稚拙的口吻说话,他也没有把自己缩小成孩子,他的诗就是大人与孩子的平等对话,其中融入了他丰富的人生体验,它们凝聚成晶亮的诗句,雨露般地洒落到儿童的心田。他喜欢像《肢体的爱》中写的那样对孩子们说,“孩子,请敲敲我的耳朵”,“孩子,请拍拍我的眼窝”,“孩子,请瞧瞧我的笑靥”,“孩子,请摸摸我的骨骼”。他为孩子们写诗,就是为了给他们创建一个能启发心智、激活想象、美化灵魂的少年乐园。他是一个心里始终装着孩子的诗人,也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诗人。正如他的老乡、小说家陈忠实在序中说的,“宜振一生沉浸在儿童的心灵世界”,要补充的是,他的一生同样也沉浸在美妙的诗歌世界。我们分不清,是诗心鲜活了他的童心,还是童心鲜活了他的诗心。

王宜振的诗大多取材于四季轮换、生命不息的大自然,尤钟情于春天,除了专门编了一辑“春天的发现”外,其他几辑也没少提它。这大概是因为春天永远与童心、诗心相伴吧。此外,乡土、亲情、风俗、历史,乃至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都是诗人灵感的源泉,在儿童世界里没有诗人飞不到的角落。往往看起来很普通的题材,经过诗人心灵一蒸馏,就奇妙地变成一首首玲珑剔透的诗。譬如写作文,这是孩子们最头痛的事,你还能把它写成诗?嘿,他还真写了,而且写了不止一首两首,写了好多首,还都写得那么有意思,连老大不小的诗人梁小斌读了,都对那个“调皮的小逗号”发生了浓厚兴趣,引发他种种联想,甚至回忆起儿时窘迫的“造句生涯”。如果写作文是这样,“词语在她的手里/捏得扁扁长长”,“即便是一个/词腿腿/含在口里/也喷香喷香”,“一个个鲜活的句子/在她的笔下蹦?/像一只又一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那多有趣呀,你说,这样孩子们还会怕作文吗?

读宜振的诗,你不能不佩服他的构思,一本诗集读下来,没有重复的感觉,都那么新巧。就从写得最多的春天这一题材来看吧:春天是可以“撕开”的,“撕开”它你才能去发现很细微很美好的事物;“春天很大又很小”,小到钻进花苞里睡觉,大到把远山草地拥进怀抱;“春天是一只鸟”,冬天把它孵化,它又孵化夏天;春天能把很多很多的灯点亮,迎春花是“春天点亮的第一盏灯”;春天的嗓子很细,可以悄悄地“和种子对话”;春天的嗓子又很大,喊一声“就把一个冬天喊破”;春天有手,一把“撕去小河白净的封条”;春天也有脚,“赤着小脚丫”就来了;她走的时候却很慌张,丢掉一地花瓣、“一地细小的鞋子”。在宜振的笔下,春天可以变化出那么多美好的形象。对于春天景色的描写,那更是丰富多彩,美不胜收了。诗人还写了那么多关于母亲的诗,每一首角度都不一样,可首首都出自肺腑、感人至深,他不仅为孩子也为大人编织了美丽的献给母亲的花环。

可见,新巧的构思离不开鲜活的想象,鲜活的想象又必须通过生动的诗句来实现。构思、想象、语言三位一体,密不可分,共同营造童趣与诗意交融的开阔境界,这是王宜振儿童诗成功的经验。如一首《父亲从乡下来》。这首诗用父亲进城来看儿子这种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展开农村与城市、过去与现在、上辈与下辈的对话。诗的窗口很小,看到的时空却很大。诗人只截取了4个镜头就把父亲在城里的一段生活形象地概括了。这4个镜头都是经过精心考虑、选择,有道道的:前两个镜头是写父亲刚进门时的情景,坐下喝茶,拿草帽扇风凉;后两个镜头则是父亲住下后的生活,睡觉、抽烟、聊天等等,体会是如此细腻,写父亲磕烟袋时,“竟磕出一地乡情”。乡情也是抽象的,没法从烟袋里磕出来,可是如果想象父亲是边抽烟边拉家常,谈起农村乡亲父老的近况,时空不又回到当年了吗,你能不被乡情所包围?但诗人并不满足,他又加了第5节,写父亲的头颅“是一颗太阳”,“把一个个日子照亮”。让诗节很自然地从描绘渲染过渡到了象征,诗意升华了,这是感情蓄积到一定程度后必然的跃升,只有从心里体悟到父亲的伟大,才能把他看成太阳。这颗太阳照亮的不仅是农村的日子,也有城里的日子,不仅是父辈的日子,也是子子孙孙的日子。

而且,你随便翻开一首诗,就会丁玲当啷地掉出一大把充满爱心的想象与词语的金币。如,把母亲的嘱咐掐一段晒干带走,饥时渴时嚼一点,“嚼它/需要我一生的/时间”;把春天叠成有香味的大橡皮,把岁月写在奶奶脸上的字迹擦去,使奶奶“笑得像花朵一样美丽”;盲姑娘的世界被黑暗笼罩,可是“妈妈在她的心里孵出一窝阳光”……你想拥有它吗?那就去亲自打开这本诗集吧,你一定会满载而归。

《21世纪校园抒情诗》,王宜振著,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