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插图,在以文字为核心的出版物中,图,在人们的印象里一直是配角。近年来,这种现象大有改观。除了名著的图文本如雨后春笋般问世,当代作家的再版作品也以图文本的方式出现。图书策划人叶匡政曾为此提出一个新概念“新视像”:文学文本和艺术图像互为主题,双向解读,共同构成一种整体的视觉表达。在这种结构下
古典名著:永不褪色的风景线
在当今的图书市场上,四大古典小说名著成为无数出版社的出书热点,各种版本、各种形式、各种规格的这类经典读物,令人目不暇接。能丰富名著本身的内涵,图文互动,具有较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的图文本,更成为让人爱不释手的精神文化大餐。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的图文本《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视觉印象与文字感受融为一体,使用绣像插图,匠意安排,图文互动相映。《红楼梦》所选择的插图500余幅,皆为100多年前的画家所为,无论场景还是人物绣像,均为《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本身而作。画面中所表现的内容,更加接近于原著的本身,画面图像清晰,线条优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但充分吸取了线装书的某些特点,而且与现代图书最新的设计理念完美地结合,打开了名著出版物的新视野,带给读者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
时代文艺出版社推出了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书系图文本《儒林外史》,宗教文化出版社则将《诗经》、《论语》、《中华上下五千年》等一系列的名著增设插图出版。据业内人士介绍,图像最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图文书也会更好地吸引读者阅读文本,优秀的图像则会帮助读者加强文意理解。传统经典名著加入匠心独运的设计新概念,使得伟大的艺术作品变得更加精致耐读,充满魅力。
当代小说:新瓶佳酿仍叫座
自去年开始,一些多年前出版的颇具影响或争议的当代文学作品相继以“图文本”的形式重新包装出版。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陈忠实的《白鹿原》,曾先后获得我国长篇小说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人民美术出版社同时推出了这两部作品的连环画。陈忠实在《白鹿原》连环画一书的序中说:“这本连环画中的人物造型、人物的行为和形态,展示着人物的个性、内心冲突和情感变换,我以为把握得甚为准确,甚为传神,更有着画家自己着意的夸张和张扬。”
作家冯骥才最受争议的作品《三寸金莲》(作家出版社)也推出了图文本,书中收录了近千幅有关“金莲”的珍贵实物照片。冯骥才对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颇为满意,认为是“放大了小说中的一种意图,用大量充分的历史细节――实物照片,复原了那曾经活着的历史”。《丰乳肥臀》(中国工人出版社)曾夺得“大家文学奖”,相继被外译到日本、越南、意大利等国,再版时新增7章,23幅插图,由清华大学书籍装帧系主任、著名插图画家吴冠英担纲。
作家出版社最近推出了著名女作家陈染的长篇小说《私人生活》插图经典本。以“个人化写作”、“边缘写作”特立独行于中国文坛的陈染一直被评论界认为是严肃文学领域具有叛逆性并实现了个人化写作的代表人物,《私人生活》的广泛影响和所引发的激烈争议也使陈染成为“私人化写作”的肇始者。这本插图版的《私人生活》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书中插图是著名女画家申玲所作,画面性感、浓艳、现代、变异,具有强烈的超前意识和视觉冲击力。据作家出版社发行负责人说,各地经销商十分看好此书,其订购量超出出版者预先的估计。
《一个人的战争》于1994年在《花城》首刊,到现在已经整整10年了。当年的指责、争议乃至谩骂,如今早已烟消云散。在过去的9年间,一共有7个版本问世,一次次的修订,一次次的复原,这本书变得越来越完整。如今它已作为当代女性主义文学代表作被收入《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等大学教材。《一个人的战争》的策划人叶匡政认为,现在的读者已经可以用客观的眼光来审视这些作品的文本,以图配文等新的形式包装出版这些书是考虑到年轻一代的读者对图书审美功能的需求。
名人传记:价值体现一切
很多出版社把目光瞄准了名人传记,认为这些书以前并没有大量插图,如果精心配图再版,使其同时具有经典著作和图文类书两大卖点,对读者也许会有更大的吸引力。
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尼采是最不能忽略的人物,也是最富有争议的人物之一。由于观点和立场不同,人们对他毁誉不一,对他的思想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插图珍藏本《尼彩传――一个特立独行者的一生》,通过对尼采及其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回忆的钩沉,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了“二十世纪外国经典作家传记”,如《萨特传》 插图珍藏本 ,萨特是跨世纪的风云人物。他既是存在主义之父,一手缔造了存在主义哲学体系,成为战后青年的精神领袖,又是文学大师,曾获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回忆录保持了作者波伏瓦的一贯风格,书中收录从未披露过的珍贵图片,包括萨特的漫画、手记和书影。
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柏拉图十讲 插图珍藏本 》,是一本对柏拉图的思想和学说做普及介绍的通俗读本。读者可以将研究他的心得视为短暂的心灵的冲动和理性的诱惑。书中的插图占全书的一半,与正文衔接巧妙,传达出美学、哲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内涵,对文字起到很好的诠释作用,可谓画龙点睛。
所谓图文并茂,无论叫“图文书”,还是叫“新视像”,本质上都有共同的期望,即希望精美的图和优美的文字相得益彰,深化作品的主题。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表达了对经典作品图文化趋势的担忧。他们认为,经典作品本来就价值不菲,配上插图后价格肯定更高,读者是否能承受是一个问题;其次,图文并重并非灵丹妙药,一些以理性思维见长的内容,配上过多的图片,吸引了读者的视线,转移了注意力,有时反而会削弱其自身力量;第三,出版界“跟风”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经典作品的图文本极有可能成为今后的出版热点,如果众多出版社蜂涌而至,难以确保此类图书的质量,最终会失去读者,也失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