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本因选取的标准不同而面目各异,历来如此。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作为高校中文系的一门基础课,它与一般的选本又有所不同,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于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在解读作品的基础上,认识古代文学发展的史的脉络,认识不同时期、不同文学体裁、不同文学流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遗产中,要选出一部分作品,通过它来了解文学发展的全貌,谈何容易。首先要考虑的当然就是代表性,选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但谁具有代表性呢 有时就会遇到古今衡量标准差异因之选择也就不同的问题。有的作家,在当时影响很大,被认为是当时文坛的代表人物,但是我们今天看来,成就其实并不大。这类例子,可以举出不少来。刘宋的沈约、初盛唐之交的张说,都是当年的文坛盟主,我们今天却很难把他们作为那一个时段的最有成就的作家看待。他们在当时文坛作为代表人物,是一个层面;我们在文学发展的长河中衡量他们,用我们所理解的艺术标准衡量他们,是另一个层面。在选取他们的作品时,这两个层面不得不同时考虑,既要反映出他们在当时的地位,又要反映出他们的真正成就是什么。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确定他们在作品选中位置的轻重。
文学作品选作为一门基础课,它既是认识文学史的感性基础,它也要配合文学史的教学。因之它的选材,就必须考虑文学的史的发展脉络。它要考虑各个时段重要的作家作品,要考虑各种文体的代表作,要考虑不同文学流派的代表作;但是它同时又应该是优秀作品的集合。要在反映全貌和集合优秀作品二者之中取得平衡,实属不易。大名家优秀作品多,为历代所公认的名篇多,入选数量大,选择余地也大,较易处理。对二三流作家处理起来就较为麻烦。
在某些时段,他们是文坛的代表人物,但在整个文学的历史发展中,在某一文体的流变中,他们的作品在艺术成就上又并不突出,不选不能反映当时的面貌,选了又没有好作品,进退两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择优秀,而忽略一些虽是代表人物、作品并不突出的作家。例如,清初江东三大家中,龚鼎孳实在没有好诗,我们就没有选,而只选吴伟业和钱谦益。清中期说诗倡格调与肌理的沈德潜和翁方纲,在当时很有影响,但诗实在写得没有情思与生气,翁我们就没有选,而只选了沈的一篇。我们力图做到所选的作品在艺术上是优秀的。
文学作品是我们民族各个时期的精神风貌的某种反映,或者说,至少是一部分人的内心世界的呈现。其中有家国情怀、乡土情结、亲情友情、爱情,有对生命的关爱,有人生感悟,有对于黑暗现实的愤慨不平,有对于美好人生的祝愿,有对于善良人性的赞美,也有对于丑恶人性的揭露与抨击。它们对于民族精神的承传、善良人性的张扬、完美人格情操的熏陶培养,都有着其它意识形态所无法代替的作用。这就决定了作品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知识的传授,而且要考虑对优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理解。以往曾经有过的以阶级性、人民性、真实性作为衡量作品优劣、作为选择标准的做法,似嫌过于狭窄。这次我们在选择时,视野更为开阔些。一切具有善的道德内涵的作品,都在入选的范围之内。我们注重的是作品在反映上述种种思想感情时的真诚、深刻程度,注重它是否以真歌哭动人情怀。因此,在选目上与以往的作品选有不少的不同。
艺术上的衡量标准较为宽泛,或在某种文体的表现方法上有所创新,或具独特之风格,或形式的华美,或技巧的纯熟,或取其简洁明约,或取其含蕴深厚,大抵重自然而轻伪饰,重厚重而轻浅露。
文学作品选作为一门基础课,它的首要任务当然是尽可能准确地介绍有定评的优秀作品。但是这一点不可能是绝对的。对于作品的解读与评价,永远不可能定于一统。那种认为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的教学应该教给学生有定论的知识的说法是不确切的。一些历代传诵的名篇,说它好,可能是定论,但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就不可能有定论。有的作品,过去说它好,今天未必就认为它好。过去入选的,今天不一定入选;今天入选的,明天不一定入选。随着时代的不同,随着研究的进展,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选择与评价,可能是不同的。
这一次,凡入选的作家,我们都认真的翻检全集,对作品作了反复的比较,决定去取。是否确当,有待于使用此教材的各位同人的教正。作为一门基础课,在介绍作家作品时,我们尽量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介绍不同的看法。我们非常希望,我们对于作家作品的选择与介绍,只是作为参考,能够通过作品选的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激发他们对于古代作家作品的强烈兴趣,激发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理解去重新评价古代的作家作品,那就是这一门基础课的最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