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玻璃缸里的科学家生存

2004-12-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作者简介

卡尔・杰拉西,世界著名科学家,人工避孕药之父,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

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23年生于奥地利,1945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杰拉西在化学上卓有建树,先后发表过1200篇学术论文,不仅是唯一一位先后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美国国家技术奖章的科学家,还获得了首届沃尔夫化学奖、美国化学界最高奖―――普里斯特利奖等多项荣誉。此外他还入选美国发明家名人堂,并荣获17所国际著名学府的名誉博士学位。1999年,他被《泰晤士报》评为“千年最有影响力的三十大人物”之一。杰拉西在退休后转向文学创作,先后出版5部小说和3部剧本,赢得了国际性声誉。

多年以前,当拓展训练在我生活的城市里风起云涌的时候,我也站在某个训练场地旁边细细观瞧了一回。其中有一个项目是这样的:一个人站在高处,仰面朝天地倒下来,而他的同伴们则用手臂织起一道保护网接住他。据我观察,这项训练所考验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勇气,还包括他对同伴的信任。当我跌落的时候,那些手臂还会在原处吗?只在瞬间,相信或不相信成为无条件的选择。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同一纸无形的契约将这许多人拉到一起,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结成某种共同体。但是信任因何而来?在我还没有对这个问题想出一个所以然之前,我就被轰出了训练场地,因为外人无论怀着好意还是不怀好意地观瞧无疑都会增加参与者的心理负担。所以当我拿到一本名叫《诺贝尔的囚徒》的小说的时候,我又重新开始想这个问题,从上一次思考的断点开始。

《诺贝尔的囚徒》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科学界,一个在局外人看来洁白无瑕的世界。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是分子生物学教授康托,这是一位自信的科学家,据他自己认为,“只有少数科学家既诚实又富有原创精神”,而他自认他就是这样的科学家。他在某个凌晨灵光乍现,冒出一个将要赢得诺贝尔奖的想法―――用他自己的话来描述就是“非常谦虚地说,是一个天才的想法”。他为此而构思了一个实验。但恰恰是这个实验给他日后的研究生涯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烦恼……

有人把这部小说称作“学术生态小说”,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了一个巨大的食物链,在这个长长的链条上,每个环节都会各取所需,与此同时,在环境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它们又相互依存相互挟制也有可能相互吞吃。他们远离局外人的视野而生存,恰恰是因为这种距离,这个小小的生态圈被认为是安然详和而没有一丝杂质的,但是现在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小说作者将这个生态圈装进了一个透明玻璃缸,打上灯光,然后摆到了每个人的面前。于是局外人可以有机会近距离地打量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不仅如此,作者还让两位科学界之外的女性―――葆拉和莉亚进入这个世界,带着局外人对科学界的种种不了解去发问去观察,从而更深入地揭示这个链条中每个环节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者借康托之口呈现出科学界生存的一条基本关系:“在科学上有一种约束,或许可以叫作‘社会契约’。我们必须相信其他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可靠性。”“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利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如果他们的研究靠不住的话,我们的也就不可能可靠。科学绝对是一幢建立在良好信任基础上的大厦。如果不是这样,那就会陷入泥潭了。”但是信任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全盘接受,所以便有了克劳斯对康托实验的重复验证。然而,接连两次重复实验都遇到了麻烦,紧随其后的是那张对实验完成者斯塔福提出质询的神秘纸条以及斯塔福本人对质询内容未给出合理解释,如此种种,令康托不再信任斯塔福―――这位他曾经认为是他的学生们中最出色的一位。微妙的变化如同在这个长长的链条中加入了一个小小的变数,成为康托科学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也将故事一步步推向高潮,正如康托自己常常说的一句话,“一个我们没有意识到的实验细节,虽然很小,却至关重要。”而这句话又在斯塔福的获奖科学演讲中还给了康托教授:“如果说这次经历有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即使最微小的细节也应该记录在笔记本上。你永远也不知道哪个细节最终会被证明是至关重要的。”

不过,小说所讲述的并不只是一个关于信任或不信任的故事。随着作者看似不动声色的叙述,一条隐伏着的脉络正在愈发地清晰起来。

小说原名《康托的困境》,中译本则用了《诺贝尔的囚徒》,而无论是陷入困境的康托还是诺贝尔的囚徒,都暗示着一种内心的矛盾冲突,如同康托所言,“大多数科学家都具有分裂的人格:一方面,他们信奉严格实验的方法,相信它的规则,以及知识进步的最终的客观结果;另一方面,他们又是难免犯错误的人,具有一般人的感情弱点。我现在谈论的是人性的弱点。我们都知道,在当代科学中最大的职业风险是同时发现。如果我的理论正确的话,我绝对肯定,或迟或早,有人会有同样的想法。在我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可能很快就会出现这种事情。激励科学家的动力,即他的自尊,其实是建立在一个很简单的愿望上:得到与自己同等的人―――这个世界上的那些克劳斯们―――的承认。只有原创思想才能得到这种承认和赞誉,这就很愚蠢地意味着你必须是第一”。在这里,诺贝尔奖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如同那只著名的苹果,在撞击智慧之门的同时也构成了某种诱惑。

除了科学职业之外,小说中的科学家们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与情感,也有着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假如你曾经像葆拉一样问过相同的问题:“你们这些科学家,社会契约的支持者,当有人犯错误的时候,你们竟然会像其他人一样幸灾乐祸?甚至在他承认错误的时候?”那么在读过这部小说之后就会找到答案。有人也许会因为这个答案粉碎了心目中科学家的美好形象而感到心灰意冷,但在我看来,这倒是大可不必。在这个故事里,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分,只有一群有着聪明的大脑,但同时也会犯错会迷失的真实的人。

在为这个故事划上最后一个句号之后,作者在后记中这样写道:“在科学研究中,公然的欺诈是很罕见的。此外,在科学上,也不可能有完美的犯罪,没有永久无法侦破的谋杀,因为没有限制法令,人们可以一直追究下去,凡是重大课题,或迟或早,其实验都会被重复,其理论必定会受到其他人的检验论证。尽管如此,本书描述的并不是一个黑白分明的问题,而是一个比较灰色的领域,我们科学家有时候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迷失在其中。”

小说的作者名叫卡尔・杰拉西,作为人工避孕药的发明人,他本人就是一位世界知名科学家,是英国《泰晤士报》“千年最有影响力的三十大人物”中唯一的在世者。

短 评

学术道德问题,自从有学术以来就存在了,古今中外皆然。由于本书作者对于科学界的深刻了解,我认为这本书很值得一读,我们的学者和未来的学者们可能会从中得到特殊的启发和感悟。

―――胡启恒(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是科学家写的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发生在美国的校园里。其中涉及的种种道德问题,普遍存在于学术界和教育界,值得我们大学在进行学术道德教育时思考和研究。

―――吴启迪(教育部副部长)

最优秀的科学家也都是正常人,在巨大荣誉的吸引力面前,道德操守的堤防有时会裂口,从而造成悲剧。这是人性的悲剧,也可以说是永世长存的悲剧在当代优秀科学工作者群体中的表现。作者的出发点是披露而不是揭露,是对主角的同情和惋惜,而不是劝世或鞭挞。

―――王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家天文台名誉台长)

虽然是一本小说,但其中叙述的科学内容都“字字有来历”,而且各种主要情节都取材于真实生活,所以读起来有极强的感染力。

―――黄量(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把科技界看得过于神圣,不切合实际;容忍科技界的行为失范,有悖于道德。那么,该怎么办呢?这正是本书留给我们的思索。

―――秦伯益(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前院长)

链接:学术文化小说《诺贝尔的囚徒》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