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千帆竞发风鹏正举

2005-01-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这充满激情的话,曾让很多人为之激动不已。毫无疑问,社会财富,不仅仅是物质财富,还包括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

正是在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从十六大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一次次提上党中央的议事日程。

改革开放进程中,一点点探索、一步步推进、一天天积聚力量的文化体制改革,终于在2004年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先行一步的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9个省市,35家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院团等改革试点单位,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加强和改进宏观管理,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职能,实行政事、政企分开;重塑市场竞争主体,努力培育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大力推动公益文化事业发展,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气氛日益浓厚,涌现出一批改革的典型,发展的亮点。

“一年多的试点实践表明,改革不仅激发了文化工作者巨大热情和创造潜力,而且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赢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改革文化体制解放思想先行

解放思想,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已经深入人心20多年。在今天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仍起着关键作用。“我们以前是有编制的国家干部,以后怎么办?”北京儿艺在由事业单位转变为股份制文化企业的改革中,有的演员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公司要改变固守50多年的体制机制,单位内外有很多人议论,“新华书店日子过得不错,何必折腾?”

甚至一些管理部门也有自己的想法,文化产品首先要保证导向和内容不出问题,文化单位转企后怎样管理?

随着试点工作的开展,这些传统观念面临冲击,转变观念的艰巨性日益凸显。各地各单位为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组织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习、讨论,认真领会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深圳客商周志强对此印象非常深刻。2001年他看中政府投资5000万元建成的丽江国际民族文化交流中心,想租用下来做剧场,搞一台旅游的民族歌舞晚会。然而,他在丽江各部门间奔来跑去,游说了近一年时间,却没有任何结果。如今,在文化体制改革中,他的企业与丽江民族歌舞团合作创作的《丽水金沙》已经演出近1450场,总收入6300万元,打出了品牌,培养了人才,收获了效益。而且,丽江市还以《丽水金沙》为突破口,对民族歌舞团进行改制,并与他的企业合作,成立了旅游演艺公司。

谈起这些变化,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说,丽江试点的“第一功劳”是冲击和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破除了就文化论文化、文化部门是非生产性单位的观念,确立起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破除了单纯依赖政府投入和政策保护的传统观念,确立起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多元化投入的思想;破除了就经济抓经济、就发展抓发展的观念,确立起“发展要吃文化饭,文化要吃市场饭”的思想,认识到文化也能够发展成为一个地方的支柱产业。

重塑市场主体激发内在活力

中国出版集团是我国最有影响的出版集团,从组建那天起就受到国内外业界的高度关注。但它到工商局注册竟被拒绝,因为中国出版集团的身份是事业单位,不能成为注册对象。

这种因体制原因,给文化生产单位带来的困惑曾经很多。此前多年的改革中,虽不断有所改进,但对于文化单位的体制问题,依然等待有实质性突破。

2004年,注定成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程中值得记住的一年。转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单一的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成为这次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最大的亮点。2004年4月初,中国出版集团正式改名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转制为企业,成为第一家以企业身份出现的出版单位。有一大批试点单位通过转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内在活力,以崭新姿态投入市场竞争,有的已经成为产业的龙头和战略投资者。

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积极探索,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

浙江等省提出“转出一批、改出一批、放出一批、扶出一批”的工作思路,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对国有文化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公司提出“从上到下,企业到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全省112个市县新华书店进行全面改制,新上岗员工全部告别国有身份,领导干部一律取消行政级别,改变了沿袭几十年的事业结构工资制,实行岗位绩效分配制度。

体制机制的变革,激发了这些单位的内在活力,在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有的文化企业通过改革整合资源,盘活存量资产;还有的动作更快,已经以新的机制推出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重点项目,培育了新的增长点。像北京儿艺,进行股份制改造后,积极推动剧目运作机制和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转制不到半年就推出大型童话剧《迷宫》,以全新的创意和表现形式,受到小观众的追捧,几个月来已经上演近60场,获得两个效益双丰收。

政府转变职能强化市场监管和提供政策保证

作为本次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依法管理。

我国文化主管部门曾经在很长时期里,既主管又主办,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有些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身兼行政管理和文化单位的诸多职务。

“转变政府职能,从经办文化事业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转到管宏观、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上来,转到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上来。”

广东省新闻出版局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今年,他们将原来直属的出版社、杂志社和有关企业,全部划转出版集团公司主管主办,彻底结束了政企不分、管办合一的管理模式,整合重组了出版资源。

相对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要确保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必须完善配套政策,提供有力保障。各试点地区和单位全面分析本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和中长期文化发展规划,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和微观运行机制改革同步推进。

广东、浙江制定了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和有关经济政策,把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与文化大省建设一同部署。上海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宏观管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探索建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运用和完善文化发展基金,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各地文艺团体采取“一团一策”“一团多策”的办法,稳步推进改革进程。如北京儿艺与新闻媒体和国有企业合作进行股份制改造;而深圳歌舞团,直接转为国有大型企业下属文化企业;江苏演艺集团,由省6大院团合并、转制组建综合性表演企业等等。

一年多的改革试点,国家和有关部门针对反映比较强烈的关键性问题,出台了一批相关配套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

国务院为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下发的两个文件,从财政税收、投融资、资产处置、工商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人员分流安置等10个方面,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的政策性保障。

深圳、江苏等地规定,在文艺院团转制中凡自愿辞职分流人员,都可以得到一定经济补偿。

沈阳还提供优惠政策,集中开展大规模文化项目招商活动。

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建立了“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了做了一项开创性基础性工作。

放眼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我国,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发展社会的必然要求。事关重大,时不我待――2004年文化体制改革中的探索和收获昭示世人,这一深刻而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必将稳步推进,走向辉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