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史》
《幻想的瘟疫》
杨全强,江苏人民出版社编辑,策划《书写与影像系列》丛书(《草莽艺人》、《中国前卫艺术状况》、《伤花怒放》、《城市表情》等),编辑《政法笔记》
其实对鲍勃・迪伦一直没有很深刻的印象,在对他多一些了解之前,只知道他是个文化大名人。对他产生兴趣并多少产生一点了解出于三次偶然的机会,一次是大学时看袁可嘉编的《欧美现代十大流派诗选》,很厚的一本书,里面选译了两首他的歌;一次是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他是狄兰・托玛斯的侄子还是什么人,遂对他这个人有了深刻的印象,因为狄兰・托玛斯是我喜欢的诗人;还有一次就是大四的时候买了一盘他的磁带,上海中唱出的,那时候已经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了:小老头一般的嗓音一直低低地吟唱着,没什么特别的,因为我那时候喜欢的是“大门”、“皇后”。
现在我向您推荐的这本鲍勃・迪伦的自传《编年史》,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他在里面到底向我们抖露了什么(还没有译完呢!),我所获得的关于它的信息来自《三联生活周刊》2004年42期上苌苌的那篇文章,您可以找来看看,我想说的是,我和喜欢鲍勃・迪伦或者说对关于他的事情、他说的话有兴趣的您一样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对他的叙述,对他对人与事的记忆,充满了好奇。
齐泽克毫无疑问是我们时代最有创见和深度的思想家之一。他对拉康和黑格尔的思想加以糅合,文章充满洞见和趣味横生的故事、逸闻。在《幻想的瘟疫》一书中,齐泽克以他一贯的风格,讨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我们的时代充斥着幻想的瘟疫,我们的生活日益遭到抽象化(无论是以数码化还是市场关系的形式),同时我们周身又无处不是过量的伪具体意象,这两者的冲突日益激烈。传统的批判思想一般试图从具体社会现实中寻找抽象概念的根源;但是,今天正确的方法应当正好是反其道而行之―――――从伪具体的意象中推算规范着我们的生活的抽象结构。
齐泽克从各国对洗手间设计的悬殊构思,到网络性交和知识分子对波黑战争的反映,从变态性行为到罗伯特・舒曼的音乐,细致入微地探询幻想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幻想激发、规范欢娱并保护其不至过量的方式,拜物概念和幻想挑逗之间的关系,以及数码化和电脑空间对主体性地位的影响。熟悉这位学者的人可以从这本书中愉悦地欣赏到他们所熟悉的齐泽克风格,刚刚接触齐泽克的读者,则必定将因本书而与齐泽克开始一种悠远美妙的神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