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生命中必须承受的“重”

2005-02-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这是一本“老书”,可对于许多读者来说,并非“第二次握手”。

说“老书”,那是因为,此书的原型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推出的《中华文化通志・艺文典・散文小说志》,此次重刊

,只是改正了若干错别字。曾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的《中华文化通志》,是一套印刷精美的大书,共一百零一卷,售价人民币六千元。这样的大型丛书,自有其特定用途,比如作为外交场合的礼品,或入藏国内外各大图书馆;至于一般读者,我相信一开始就不在出版社考虑之列。可读书人都明白,同样是书,陈列在图书馆与搁在自家书房,命运大不相同。这就难怪,到目前为止,对于我的这册“老书”,知者、读者、评者全都寥寥。

这回的“老书新刊”,除了感谢气魄宏大的“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如果不是他们的热情邀请与严厉督促,就不会有此书的诞生;还得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没有他们的慧眼相识,此书也只能酣睡于图书馆的十里书香中。

对悠久而瑰丽的中国文学略有了解者,大概都明白,用三十多万字的篇幅,描述两千年来“散文”、“小说”两大文类在中国的演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初不自量力,迎接此等“挑战”;以致好几回梦中惊醒,担心无法完成任务。幸亏夏君不断晓以大义,方才挺了过来。因此,旁人评说的是作品的优劣,我则更看重写作的过程―――此书的撰写,不仅促成我学术视野、趣味及笔调的转化,更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命中必须承受的“重”。

按照丛书编委会的统一规定,各卷不设前言、后记。可我的习惯是,每写完一部书稿,总喜欢信笔涂鸦。“对于我来说,这最后的闲笔,并非无关紧要。感觉上就像吃饺子,非‘原汤化原食’不可。”于是自作主张,略为变通,撰短文《不是后记》。刊于1996年4月12日《南方周末》。其中有这么一段:“本以为全书完稿那一刻,会有戏剧性的场面,比如说大哭或者狂笑。三年辛苦,毕竟不寻常。可实际上,什么‘故事’也没有发生。如此平淡的结局,连我自己都大失所望。只记得当时伸了一下懒腰,小心翼翼地将文件复制到软盘上,然后便散步去了。”

当初的压力与惶惑是真的,结尾的闲散与平淡也是真的,不是吹嘘“举重若轻”,而是久而久之,感觉也都麻木了。或许,这就是人生。

写大书难,写高度浓缩的小书也不容易―――即使不说更难。记得韩愈《进学解》有这么两句:“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对于史家来说,提要钩玄,既需史料丰富,更得见识卓越。而这,不只牵涉学问功底,还有学术表达的能力。比起一眼就能看穿的“贯通古今”以及“穿越文类”的努力,我更愿意谈谈本书的述学文体。

对于讲究文章书写的人来说,“辞达而已”、“要言不烦”,那可是很高的境界。太松则累赘,太紧则枯涩,其中的分寸感,不是很好掌握。更何况我的论述对象,包括“古典”与“现代” 丛书编委会原本规定,所论截止于辛亥革命,我则要求延伸到1940年代末,目的是让古今之间“血脉贯通” ,这就更得直面文言与白话之间的巨大张力。在一部学术著作中,既有明白如话的自家论述,又有佶屈聱牙的古人文章,还有作为参照系的曲里拐弯的欧化语,三者之间如何协调 在日后撰写的《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以“引经据典”为中心》 《文学评论》2001年4期 中,我曾提及:“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所标举的先引原文,后加白话解说的方法,虽被后世大多数学者所接纳,但不知不觉中,解说文字不再‘明白如话’,而是略带‘混和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的文言腔。原因是,倘若正文 白话 的质朴清新与引语 文言 之靡丽奇崛之间落差过大,作者与读者都会感觉不舒服。也许是耳濡目染,古书读多了,落笔为文必定趋于‘雅健’;但也不排除作者意识到此中隔阂,借调整文体来填平鸿沟。”这段话,既是历史描述,也是夫子自道。而我之意识到此中缝隙,以及有意识地调整述学文体,正是基于撰写本书的经验。

在我看来,学术著作并非只是“观点”加“材料”,同样必须讲求“修辞”。正因为对述学文体略有考虑,我不太喜欢对旧作修修补补。不妥的段落可以删去,错漏之处应该更正,但如果伤及筋骨,则只能暂时搁置。因为,在我看来,任何文章 著作 的完成,都与学术机遇以及撰述时的心境密切相关。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除非你花很多时间“沉潜把玩”,否则,回不到原先那个思路,很难接得天衣无缝。与其新旧混杂,不如另裁新衣,或干脆打个显眼的补丁,让读者自己去鉴别。这也是我同意出版社的建议,只改错别字的缘故。

不改不等于自我陶醉,这些年,我在小说研究方面确实工作不力,但谈论散文,则颇有创获。比如,2000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文选》,以及即将由三联书店推出的《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便体现我这方面的努力。

真希望有一天,我能有精力与勇气,将此书重写一遍。若如是,则乐莫大焉。

(《中国散文小说史》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专题史系列丛书”

  第一批书目

《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杨宽著《中国散文小说史》陈平原著《中国舞蹈发展史》王克芬著《中国戏曲史》廖奔著《中国美术史》彭德著《中国典籍史》李致忠等著《中国服饰史》黄能馥等著《中国园林文化史》王毅著《中国景观史》吴必虎等著《中国杂技史》傅起凤等著

第二批书目(即将出版)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周振鹤著《中国天学史》江晓原著《中国简明史学史》瞿林东著《中国货币演变史》千家驹郭彦岗著《中国民间风俗史》高丙中著《中国东南佛教史》严耀中著《中国小学史》胡奇光著《中国甲骨学史》吴浩坤著《中国水利发展史》姚汉源著《中国禁毒史》王金香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