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细说”与“戏说”

2005-02-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中国历代帝王,在历史发展的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他们的文治武功,作出突出贡献的,谓为明君;由于他们的昏庸残暴,成了千古罪人,则谓为昏君。明君主政,在适当的历史条件下,就可以创造出国富兵强、繁荣昌盛的治世。昏君掌印,就有可能把国家搅得民不聊生,甚至衰败、灭亡。

1996年初,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旅美资深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细说中国历史丛书”,读黎先生的“细说”丛书之后,觉得作者以精细入微之笔触、轻快流畅之文字娓娓道来,读上了就令人不忍释卷。黎先生所开创的“细说体”叙史体裁,是一种不同于古代之纪传体及现代之讲义体通史、断代史一类著作的新体裁。

200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提出“细说中国历史人物丛书―――帝王系列”(以下简称“细说帝王系列”)选题时,就引起我的极大兴趣,选题构想道出了我的宿愿。这套“细说帝王系列”,同“细说中国历史丛书”一样,能够为历史知识普及化起积极的作用。

“细说体”写史特点之一就在于据实说来,不编造,不掺假,尊重历史事实,维护历史尊严。撰写历史人物传记是以真实为基础,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是怎样就怎样,秉笔直书,不应有所避忌。今天在银幕与荧屏上“戏说”之风兴盛起来,完全不顾历史的真实。你若把它当历史,他会用“戏说”来敷衍搪塞你;你若把它当假话来看,他却又撑出一个朝代来吓唬你。看了这些非历史化的戏说“历史剧”,往往会误以为历史上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因而“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甚至把本来是错误的东西,竟当成了真实的历史接受下来。

上海人民出版社已有《中国通史》、“中国断代史系列丛书”,对中国历代帝王都有介绍,再说兄弟出版社也有多种帝王传记系列,再出“细说帝王系列”似有重复之嫌。其实并不重复,读者的需求是分层次的。由白寿彝任总主编的22卷本《中国通史》系大型学术性通史著作的典范;13卷的“中国断代史系列丛书”历51年之功,对帝王都有涉及,但均未着墨加以介绍,多从学术角度进行探讨。前者适合于大学本科教材,后者适合于研究生教材。“细说帝王系列”则着眼于通俗大众化。于是出现了以语言为载体的口头文学和以文字为载体的文本文学。正由于这种通俗的“细说”才会被邓广铭先生评为“标准的深入浅出的历史读物”,使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获得真正的历史知识,又能给治史学者以启迪。

古为今用,乃中国史学史上的一个优良传统。“细说帝王系列”的作者深刻理解历史的作用,在其前言或是后记都提及撰写的初衷。但是,他们在将历史人物作借鉴、求教训、强信心之用时,注重“循名责实”,一戒造假,二戒比附,一切从史事出发,正是史家“古为今用”的一种良苦用心。在取材上、用词上都能做到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其“用”集中表现在:一是阐明历史的发展规律,二是传播历史的知识,三是提供历史的借鉴。

史料是复杂的,一要鉴别真伪,二要诠释说明,以求得“历史事实的例证”,此可谓关键。“细说”,并非包罗万象、面面俱到,而是紧扣其人其事及其相关尽量详说,以显个性,让人读后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本系列作者们注意把散落于人们视野之外的珍珠串起来,使读者了解了鲜为人知的秘闻内幕和轶闻趣事。用讲故事的叙述方式,用质朴的语句娓娓道来,于是历史人物变得那么生动活泼,真实可感。在运用这些“秘闻轶事”材料时,十分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这是本丛书作者高明之处。

(此文为上海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的“细说中国帝王系列”的总序,有删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