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个历史学家叫斯科特・帕金森。他在分析了社会组织结构特别是大型组织工作效率之后,提出了著名的帕金森定律:做一份工作所需要的资源,与工作本身并没有太大关系;一件事情膨胀出来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与完成这件事情所花的时间成正比。
其实,在学术界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有一个著名的笑话,说美国
每年全国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都会有大量的课题申报,每年也会有若干个科研项目完成。考察这些所谓的科研成果,其中有许多都是在视野狭窄的情况下,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得出的大而无当的结论。这种缺乏问题意识,而只是从书本中寻找只言片语,然后提出立项,并且进行循环论证的科研项目,不但制造了大量的所谓学术论文,而且制造了大量的教授和副教授。这种学术领域的资源浪费之所以长期得不到人们重视,就是因为,大家把学术界的自娱自乐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把学术活动中的无效劳动看作是正常现象。正是这些重复性的甚至是错误的学术研究,妨碍了创新性作品的问世,形成了学术界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有些学者著作等身,可是从来没有人认真分析这些学术著作中是否存在创新性的观点,因而这些学者往往能够获取各种荣誉,并且在社会上和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有些学者虽然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都不多,但在有限的学术文献中,提出了大量有真知灼见的观点,然而,由于这些观点被淹没在粗制滥造的学术文献的汪洋大海中,所以很难被发现。而我们现在的学术评价体制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对学者申报的学术成果进行形式上的评估。所以,一些耐不住寂寞的学者只好东拼西凑,走学术界的“终南捷径”了。
因此,在学术繁荣的背后,并不意味着学术质量的提高。相反的,当前的许多学术活动,大多是重复上个世纪早期学术界的学术劳动。这一点在人文社科界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现在所探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上个世纪早期学术界所思考的问题何其相似乃尔。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学术变迁,当代中国学人仍然不能走出上个世纪学术界前辈所营造的空间,这是中国学术界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