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索尔蒂回忆录》之后,卜大炜同志又译出了《斯特恩回忆录―――我的前79年》,他将译稿送来给我看,并且希望能和《索尔蒂回忆录》一样,也为这本新书写个序言。对于是否需要再为这本新译著正文之前写点什么,当时我有些踌躇。就译作本身而言,《索尔蒂》一书出版后反映不错,这一新译著应已属“信得过产品”之列
艾萨克・斯特恩(1920-2001)是出生于俄国的犹太人后裔,未满一岁便随父母移居美国,10岁时举行首场独奏音乐会,15岁以后便开始了职业音乐家生涯,40年代起已成为美国最活跃的著名小提琴家之一。斯特恩是一位技艺非凡的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毕生未曾停止过音乐会演奏活动直至去世。北京音乐界和广大听众应能记得1999年11月19日在第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式,后来被称之为“世纪绝唱”的那场音乐会上,他应邀再度来京与李德伦合作,两老于20年后又一次联袂演出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的动人情景。此时他已年届八旬,距病故仅只一年多。他的演奏活动持续了近70年,如果照他自己所说,婚后也依然每年大半时光都在巡演中度过,一直到年老体衰才稍减音乐会密度,则认真计算起来他绝对应被列入演奏家演出频率最高档次。“献身”之说,仅此便已无可置疑。
斯特恩并非职业教育家,经历中没有专任或兼任小提琴教师一说,但他在成名之后对于同行后辈及青少年音乐学子们的热切关爱与扶持却是音乐界对他广为称道的为人特色,也许是出于他自身成长历程,他一生中对发现音乐人才的关注几乎全似本能反应,并将热心帮助具有天赋素质和卓越才华年轻人的成长视为职责所在,这的确与有些名家对待同行后辈的态度颇不相同。曾得到他的帮助后来成为乐坛明星演奏家的名字确实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名声显赫的平克斯・朱克曼和伊扎克・帕尔曼便是极好的例证,新近享有极高声誉的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和年轻的新秀王建也可纳入其中。北京、上海以及西安的音乐界都不会忘记他两度来华在几处音乐学院和大小音乐厅所举行的小提琴公开课,那么长时间精力充沛地对大、中学生们细致、耐心、生动、精辟的上课教学示范,赢得了那么热烈兴奋的雷鸣般掌声。斯特恩在回忆录中提到有人认为他是想当“教父”,他说:“我仅仅是在将过去岁月中朋友们赋予我的东西传给他们。”②回答得简单但却真切。和培养新人一样,作为著名演奏家,我倒觉得他对新作品的关切和支持、推动也是很值得大书一笔的,回忆录中提及的他苦练当代作曲家小提琴新作获得轰动并继续推广的经历,十分令人感动。
其实斯特恩和大多数著名音乐家最不同的一点并应该特别提出的是,他还是一位非常热心而且能干的“社会活动家”。这必须要与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事件联系起来说,这也成了他后半生音乐生涯中的大事。美国和国际乐坛许多人都知道,这主要是由于他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活动,美国的,也是国际最具有声望的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才得以从20世纪60年代初濒临拆除的危机中获救,终于能够保存下来。随后他又长期亲自参与筹款翻修,经营决策,使这座有着重大影响的美国“音乐圣殿”直到如今仍旧闪耀着灿烂光辉。这是斯特恩在个人职业演艺活动之外,不惜耗费已经有限的精力,又为公众音乐表演艺术事业的维护、开拓和进展,为众多音乐家,也是为公共音乐生活和社会演艺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这里当然不能不提及1979年6月斯特恩首次访华和后来获得奥斯卡最佳记录片奖的影片《从毛到莫扎特》的拍摄。这应该说是中美两国刚刚正式建交后的带有外交内涵、规模不小的一次大型“社会活动”。斯特恩虽只是以小提琴大师的身份访华,却除了合作的钢琴家、随行的全家之外,还同来了一个包括导演在内的电影摄制小组,著名的美国华裔作曲家周文中教授也应邀来参与协助工作,浩浩荡荡二十多人。这次访问尤其是音乐会和公开教学真个是盛况空前,就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中国音乐界而言,一位外国音乐家来华如此的规模和影响,确实从未有过,回忆录中有相当篇幅的记述。斯特恩在这项外交“社会活动”中大大显示出了他的“人民外交”才能。《从毛到莫扎特》记录影片留下了这次活动的不少镜头,影片于次年获奖后在许多国家公映,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反响。
这部回忆录是采取口述及由他人文字整理写成的,不似逻辑严谨著作,我开始阅读觉得比较松散,逐渐顺着著述者思路习惯听他娓娓道来,倒也感受到全书亲切坦诚的可爱,且惊讶于他那清晰的记忆力,但很快也就释然。试想他自幼拉琴背谱,长年积累浩瀚的演出曲目,靠的不就是出众的记忆力吗?数十年的锻炼,在回忆生活历程时能够清晰确切,这又有什么可奇怪呢?我想音乐界人士和音乐爱好者,而且还有绝对不止这个范围的读者,一定也会饶有兴味地阅读这本内容相当充实的回忆录译著。对著述主人公有着印象的读者还会引发兴许似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相关回想。
《斯特恩回忆录》中译本的问世不仅是译者辛勤劳作的成果,也寄托着中国音乐界和读者们对这位20世纪音乐大师深深的怀念。
①《斯特恩回忆录》引言②《斯特恩回忆录》第2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