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的博士论文《“新诗集”与新诗的发生研究》被评为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这是令人高兴的事。因为每年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评选,人文学科所占份额极少,几乎不到七分之一,而现当代文学大概人人都可以挑挑毛病,也就从来没有一篇入围,姜涛这篇是我们这个学科零的突破。现在这篇论文即将由北大出版社出版,我想
姜涛这篇论文重新审视了“新诗的发生”这个课题。本来这也不是什么新题目,有关这方面的讨论已经不少。翻开许多现代文学史,或者新诗史著述,所看到最多的还是对新诗发生发展轨迹的勾勒,诸如草创、奠基、拓展、衍变、深化等等阶段的划分,就成为描述新诗演进过程的一种常见的“叙事策略”。尽管在这种进化描述中也会注意到各种不同的诗歌流派之间的互相扬弃、递进、交错与组合,但研究者一般都还是相信新诗的演化总会依照一定的规律,曲折地顽强地向着某个理想的审美目标趋近。这种线性叙事对于文学史知识的积累传授可能比较实用而奏效,但在获得历史叙述清晰感的同时,也往往忽略了文学史上共时情况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对于像诗歌创作这样格外依仗个性、灵感等偶然因素的文学现象来说,线性描述和规律抽取的方式就会牺牲更多“文学的丰富性”。
姜涛这本书也是谈“新诗的发生”,但多了一些对线性勾勒“盲点”的警惕。该书绕开那种从观念到观念,从文本到文本的套路,除了对新诗的历史与审美的研究,又特别引入所谓“文学经验研究”的讨论,譬如新诗的结集、出版、传播、阅读的环节,及其在新诗“合法性”建立中的作用。该文重点考察了新诗“结集”对于现代诗歌如何形成气候,如何站稳脚跟的实际作用,其中有关新的诗歌阅读行为的培养形成,以及缠绕其间的历史复杂性,论者都有许多新的发现。这些讨论的意图是尽可能回到新诗发生原初的现场,从共时的层面展现错杂、丰富的历史样貌。
该书不是完整的新诗发生史,作者的目光集中在“新诗集与新诗的发生”,就是要以新诗如何结集、出版、传播、阅读等等现象的考察,来讨论新诗发生的复杂机制,包括其背后容易被人忽略的许多文学社会学因素。当我们从书中读到新诗自我建构和扩张背后的许多复杂的“事件”,了解新诗的成立除了自身观念、内容和形式的变革,还有赖于在传播、阅读及社会评价中不断塑造自己,这样,我们就会对以往所获得有关新诗发生“常识性”历史想象提出质询。能够引发这样的质询,正是这本书成功的地方。这种质询不但丰富了对现代文学产生历史过程复杂性的认识,也可能会启发我们反思以往习以为常的研究范式,开启文学史写作的多种可能和新的思路。对于一位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来说,能够达到这种创新的“境界”实在不容易,也实在可喜。
现在有关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著作出版很多,本专业的也看不过来。其实大部分都是套路雷同。有的书只要翻开目录看看就知道,其切入的眼光与提出问题的框架到底是否在创新。我的经验是,那种观点排列齐整讲究,线索描述又流畅清晰的文章,可能是中规中矩的“好文章”,却不见得是真正有创意有见地的论作。文学史研究适当保持一点“模糊性”,多关注“常识”所可能掩盖的特殊性,多一些反思与质询,也许更能接近真实。
这本书所讨论的“新诗的发生”,也引起我一些联想。我想起三年前,在南京参加关于“现代文学传统研究”的学术会议时,我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貌似普通的问题,没想到竟引起热烈的讨论。我提的问题是:设想一位从事现当代文学的学者,自己是喜欢新诗的,但是如果他有一个五、六岁的儿子,要培养孩子读一点诗,不用说,也会是李白、杜甫、王维等等的古诗,而不大可能让孩子去念新诗。这是为什么?会上大家谈到许多原因,包括艺术形式、审美习惯等等,但较少注意深层的文学社会学的原因。譬如“阅读行为”的养成,以及新诗和旧体诗的“功能”差异问题,等等。新文学所造就的普遍的审美心理、阅读行为和接受模式,显然都是不同于古代文学的,注意这些现象,也就触摸到现代文学的根源。新诗虽然也有追求格律和音乐性的,但已远不如古典诗词和音乐的联系那样密切。旧体诗的欣赏有赖吟唱,不加诵读,那韵味就出不来,这就决定了旧体诗的接受心理与阅读模式。而新诗则似乎主要是“看”的诗,依赖吟唱和朗诵是越来越少了。这种以“看”为主的阅读行为模式,反过来也会制约和影响到新诗的艺术发展。如果这种看法成立,那么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现代文学学者”也习惯于让孩子“诵读”古诗,而不是“看”新诗了。也许孩子到了中学和大学,又会有一段特别迷恋新诗的时期。这其中也有文学社会学的因素。对诸如此类现象如果不满足于做一般的推论,而是运用文学社会学与文艺心理学的方法,对新诗的得失以及作为“传统”在当代的延伸,进行细致的调查和深入探讨,我想也是挺有意思的。
姜涛原来是清华工科的学生,因为喜欢写诗,转入清华和北大的中文系先后读硕士与博士学位。他有较高的文学才华,又有创作实践,对“新诗生产”的复杂性也有切身的了解,这些都有助于他深入探讨这样一个涉及文学生产与传播的课题,并取得成功。他的这篇博士论文答辩时获得评议专家的高度评价。作为导师,我在与姜涛讨论这个课题时也学到不少东西。我真心希望姜涛能够再接再厉,写出更多能体现新一代学人锐气和识见的学术论作。同时我也非常乐于向读者推荐这篇优秀的博士论文。
《“新诗集”与新诗的发生研究》,姜涛著,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