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先生在文章《听君一席话》(《中华读书报》,2005年1月5日)中提到他的从师经历,其中谈到他跟王瑶先生学习,最大的收获并非具体的知识传授,而是古今中外经史子集“神聊”。陈平原深情地回忆了自己跟王瑶先生“神聊”的情形,感叹没有及时地将王瑶先生的谈话进行录音。由此陈平原想到保存老教授的经验与智慧
陈平原先生的心情无疑是十分焦虑的,但现在我可以欣喜地告诉陈先生,一些大学已经意识到了制作这些录音录像的必要性,比如徐州师范大学,他们早在一年前就开始着手这项工作了。他们把这项功在当今利在后世的工作命名为“全国名师皆我师”大学生培养创新工程。
当代的教育家们都这样说:根本代表大学形象的,不是“大楼”,而是“大师”。建校半个多世纪的徐州师范大学,有美丽的校园,有许多大楼,有廖序东先生、吴奔星先生、吴汝煜先生等令人尊重的老一辈学者,有一群出色的中青年专家在这里辛勤地工作。所以,他们深深知道“大师”对于一个大学的意义,希望全国的名师们都能成为自己莘莘学子的老师,希望在徐州师大的校园中、课堂上能经常见到全国名师们的身影,将徐师大的“小课堂”转化为面向全国的开放型“大课堂”,使学生们尽可能地汲取全国名师这一丰厚的教师资源,为培养大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为此,专家学者们共同商讨和制定了“全国名师皆我师”的大学生培养创新工程计划。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采访全国著名学者,制作录像讲学。
这项工程首先由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率先进行。将采访的重点首先定位为60岁以上的知名学者,以及50多岁和一些更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和优秀学者。从2004年7月份至今,已采访了70多位国内语言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他们派专人登门摄制录像教学片并制作成系列教学光盘。学科领域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文献学等,受访的学者最高年龄达到90余岁,讲学的内容有学者们一生的求学经历和治学心得,有对某一学术领域的深刻思考和精辟见解,也有对某一专题的深入研究,有对研究生们如何进行学术研究的精彩指导,也有对本科生如何度过大学时光的谆谆教诲。
在采访中,名师们展现出来的高尚风范十分感人。前辈学者和中青年专家们对录音录像工作给予了热情支持。如徐中玉先生、卞孝萱先生、霍松林先生、贾植芳先生、钱谷融先生等,都已八九十高龄,仍然兴致勃勃,侃侃而谈;傅璇琮先生在学术会议期间,还抽空接受采访;章培恒先生、王运熙先生,不顾身体不适,对采访组热情接待;吴新雷先生已年过古稀,刚从苏州返回南京,顾不得劳累接受采访,长谈一个多小时,摄制结束,课题组准备送他回家时,他突然转过身说:“我有话没说完,还要讲一点!”接着又谈了半小时。类似这样的感人细节还有很多,数不胜数。
名师们的感人风范让我们深受感动。通过一个个录像画面我们看到了也许一辈子都难以见到的名师们,从他们的身上得到了人生价值的领悟,从他们的学术观点、学术见解中得到极大的启发。卞孝萱先生、周勋初先生、郁贤皓先生谈文史结合的研究方法,使我们认识到文学的研究必须把文学置于历史的情境中考察;王运熙先生、孙逊先生、陈允吉先生阐述了民间文化与文人文化、地域文化与文学发展、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等等关系,以及其与中国古代文学现象的联系,极大地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徐中玉先生、郭豫适先生、黄霖先生提出了治学要中西贯通,既要中西贯通又要尊重本土文化,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西方理论;曾宪通先生、黄天树先生、陈尚君先生、莫砺锋先生等从文字学出土文献、传世文献的研究谈如何治学,使我们对学术研究中的“三重证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赵宪章先生、朱立元先生、张伯伟先生对如何研究文艺理论、如何选择文艺学的研究命题、如何将西方的文艺学与中国的传统文艺批评相结合等问题,提出了深刻的见解;许志英先生、陈多先生、陈大康先生提出治学要有怀疑精神,不能一味迷信权威和陈说,不能一味盲从文献,引起了极大的思想震动;陶文鹏先生提出文学的研究必须回归文学的本体,蒋寅先生提出全面研究清代诗学的重要性,澄清了学术界存在的不少模糊观念。全国的名师们使我们登高望远,知学海之深广。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写到这里,我突发奇想,如果这样的工作我们能够早一点做起,那么像王瑶先生这样的老一辈学者的“闲谈”和“神聊”就能够永远受惠于后学了。唯愿这样的抢救性的“工程”越来越多,让陈平原先生所提到的那些遗憾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