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中国青年报》用一个版的篇幅报道了我国海外归来学者的专业履历及荣誉头衔的“翻译问题”,部分海归学者的专业履历及荣誉屡屡“局部失真”、夸大其词,这在学术界再度引起广泛争议。
想想也不难理解,海外某个项目的助理研究员一到国内就“升级”成了院士,在外国某部门工作过的经济学界人士,回到
抛开这些海归人士的真正水准暂且不论,如果说海归人士的头衔仅仅是翻译问题,倒也不难解决。就算是从事海归人才档案管理的人士没能力准确地翻译海归人士的学术荣誉或头衔,海归本人也应该清楚自己在海外到底处于何种地位,该是何种头衔。显然,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任何人都清楚,在当下的学术研究中,相当一些地方人们还是看重头衔的,而一个高的名头往往伴随着相对提高的级别、档次和收益。为了这些,即使在技术上冒一些风险,人为地提高自己的学术荣誉、提升自己的头衔,也完全是一件值得一试的风险投机。
这种投机本身又多少带有一些只赚不赔的意味:没有人提出质疑则天下太平;就算是有人提出质疑,也可直接归咎于东西方文化背景差异,可以归咎于翻译问题。这样一来,即便是一项有预谋的学术头衔“升级”的品德问题,也可以大事化小为一般性的技术问题―――翻译问题。而对于引进这些人才的单位而言,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出了高价却引进了一个海外职员,而宁愿为其隐瞒,求得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
这样一来也便形成了所谓的“社会需求”:很多研究机构需要带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为其撑起门面,而头衔无疑是评定其影响力的重要条件之一,于是便产生了头衔需求;尽管海归的相当一部分学者不具备响亮的头衔,却具有在权威学术部门工作过的履历,于是就有了“资源优势”;再加上国内大多数人不知其底细、人才素质考核评价机制缺位、潜在经济利益诱惑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于是一个假冒的学术需求与造假链条便生成了。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需求链条作用下,才产生了海外“镀金热”,海归回潮,以至于出现了发现造假也不了了之的集体失语。这固然有崇洋媚外情结的原因,更主要的还取决于学术生态的恶化:没有重头衔不重成果的错位学术思想,就不会有对学术头衔的过度追捧;没有响亮头衔背后的丰厚经济利益,就不会有人对头衔“失真”趋之若鹜;没有学术的头衔化、政治化,就不会存在只有专有头衔,难有专家水准或成果的尴尬!